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发展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支撑,而特色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宁波文化品牌,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宁波特色文化吸收了传统历史文化(包括商帮文化)的优点和精髓,并有新发展。以新思路、新举措来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文化品牌,可以提高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宁波持续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宁波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成为我们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坚实基础。宁波要建设文化大市,必须进一步创新观念,正确认识文化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经营城市中,用文化打造城市的个性、品位和风范。  相似文献   

3.
经济和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城市的灵魂和核心是文化。宁波经济和文化发展尚不平衡。宁波城市文化建设应从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中汲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和转化,以培植宁波的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为新一轮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宁波优秀地域文化资源是指蕴含在宁波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中,可促进宁波城市发展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元素。优秀地域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宁波竞争力,增强城市凝聚力,扩大影响力,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当前宁波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的过程中,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将之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建设中。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成吉思汗文化元素的体现,与伊金霍洛旗的城市形象息息相关。如何把成吉思汗文化的思想与精髓融入到伊金霍洛旗的文化建设、城市建设中?如何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如何能将成吉思汗文化推向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层次?是伊金霍洛人在未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内消费文化悄然兴起并逐渐取代审关文化成为社会主流。这种消费文化导致了一个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与建设创意城市密切相关。对于宁波而言,旅游产业可以作为文化产业一个重要典型发展,是宁波创意城市建设大厦不可或缺的一块砖。  相似文献   

7.
正"十三五"时期宁波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与之相应,宁波也要实现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迈进。文化强市建设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建设"文艺之城",进一步增强文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宁波城市文化特点及现实基础,接下来将重点在打造"书香之城""影视之城""音乐之城"上做文章,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文化内涵发展,在"三城"建设中打造一批文艺精品,为全省全国文艺繁荣发展做出宁波贡献。  相似文献   

8.
《宁波经济》2013,(10):22-32
时尚产业与都市化发展密不可分,是城市经济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响亮名片。那么宁波距离国际知名的"时尚之都"有多远?如何加快发展设宁波的时尚产业?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打造"时尚之都"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富有创新意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齐齐哈尔市鹤文化建设要由目前的一般性研究迅速转向重点项目研究,进行全面规划,科学论证,加快实现硬件开发步伐,全力推进鹤文化人文环境建设,彰显城市主题文化形象;要把鹤文化建设与城市品牌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着力打造“中国鹤城——齐齐哈尔”城市品牌形象;鹤文化建设的载体要由经济统领的“观鹤节”升级改造为由文化统领的“鹤文化发展论坛”。实现三大战略升级必然引领鹤文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城市世纪",城市发展的走向至关重要。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是新世纪城市发展最值得关注的大趋势。"文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想图景和先进思想,将是21世纪最具前景的城市。宁波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的"热发展"中,必须对一个城市应具有什么样的人文传统、文化特色和城市精神等问题予以"冷思考":把握发展趋势,研究文化发展战略,以文化城市为导向,创造性地推进现阶段宁波文化强市建设,为从"文化强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悦 《宁波经济》2007,(11):10-12
9月底,作为2007中国宁波人才科技周一项重要活动.以“人才开发:环境与效能”为主题的演讲吸引了各方的关注。如何优化人才使用环境,如何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等,成为了与会专家破解的内容,而这也将为宁波更好的使用人才提供见解。正如论坛主持人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阎勤所言,“必将会有力的推动宁波人才科技工作、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俞华波 《宁波经济》2004,(11):29-30
10月17日上行,SCOPE的两位专家在经过长达3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后,抵达宁波,未作过多停留,旋即赶往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的奉华藤头村,他们是如此迫切地想要亲眼看一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中国,一个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样本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而这也在无意中传达出了此间召开的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暨SCOPE科学顾问年会的主题“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宁波是一座与影视发展渊源深厚的城市,宁波人为新中国电影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近年来,宁波着力打造"影视之城",做大做强影视文化产业,真正把宁波建设成为东方影都和中国影视文化发展的新标杆。今年3月,宁波提出"影视宁波2020"建设计划,目标是将宁波打造成全国一流影视拍摄示范区,不断增强宁波影视品牌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站在打造"影视之城"的新起点上,宁波影视正大步流星往前走。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水平,既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又是城市形象的表征与灵魂。如何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在协调发展中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精心规划成都城市建设蓝图,延续与弘扬城市文脉,打造良好生态环境,进而提高成都城市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鹤文化为城市主题文化,以建设打造世界鹤文化特色名城为总体战略目标,以实施城市主题文化"三大武装"战略为主要途径,力争到2020年末,把齐齐哈尔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鹤文化艺术学术创作及产业研发成果发布与交流中心、鹤文化产业集群高地、鹤文化商品与服务集散地、鹤文化观光旅游圣地。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城市不可能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努力打造城市主题文化品牌,以此来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元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其主题文化建设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上,并没有使其真正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齐齐哈尔市打造城市主题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就是要树立核心城市品牌形象,进而带来城市品牌效益。  相似文献   

17.
《宁波经济》2008,(6):59-60
创新,是一代代甬商的传奇经历所诠释的精神内涵,也是日新月异的宁波城市建设的主题和目标。"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尤其是作为城市财富创造者的企业的参与。在近年不断涌现出来的充满创新力和生命力的企业中,蒸蒸日上的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正是以不断创新推动企业乃至产业发展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8.
李永晖 《发展》2008,(7):35-36
临洮县作为甘肃省的一个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更是一个历史文化大县,县级城市建设中带有很多普通性和地域文化特色性,如何发掘资源优势,把临洮县打造成省会兰州的卫星城、洮河流域的明珠,是新时期临洮县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方琳 《宁波通讯》2006,(5):44-45
随着宁波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东扩趋势更加明显,作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东钱湖,无疑是宁波打造旅游大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笔者就东钱湖在宁波城市总体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未来开发建设重点等问题,采访了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马兆祥。  相似文献   

20.
2014年5月30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投入使用,使宁波地铁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具备了可行性。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嵌入文化元素,提前布局文化发展空间,未雨绸缪,无疑是践行宁波文化强市口号的最好举措;汲取国内外轨道交通的文化空间建设经验,少走弯路,无疑是实现宁波地铁文化起步晚而发展又好又快的最佳途径。构建宁波地铁公共文化空间,一方面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潜在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