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浙商与粤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大商人群体。在比较浙商与粤商重商文化的历史溯源和构成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两大商帮的商业文化、商业精神、发展模式和发展前景。通过全方位的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浙商和粤商的优势和不足,使两大商帮在融合中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文特性的越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商是改革开放以后崛起的商人群体,它是浙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浙商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对越商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本文基于人文特性视角研究了越商的起源,越商的精神气质,越商的传承和越商的未来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越商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3.
《浙商》2005,(10):82-82
2005年9月3日,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的300余名知名企业老总齐聚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参加主题为“打造中国先进商业模式”的高峰论坛。此次论坛由长江商学院、《浙商》杂志社、《苏商》杂志社共同举办,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新华信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共同承办。围绕“打造中国先进商业模式”,浙商、沪商、苏商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黄春霞 《浙商》2010,(9):52-53
近目,原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即将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接受一场“世纪大审判”。而在千里之外的潮汕平原,黄之轰然倒下,更像是那个本土商业群体一道心理防线的坍塌。事实上,先于黄光裕事发,潮汕商帮群体早开始经历“失去的十年”。进入新千年后,与走私、骗税、假货猖獗相伴,潮汕信用危机的爆发,非但令潮汕企业名声扫地,还被曾与潮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温州商人迎头赶超。黄光裕为首的一帮潮商的异军突起,曾令潮商群体为之一振,未曾想,此位“精神领袖”竟以更为剧烈震荡之方式落幕。  相似文献   

5.
浙商: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其未来走向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浙商是当代中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实力最强的一个投资者、经营者群体,是推动浙江经济发展和创造“浙江现象”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浙商成长的社会经济背景,概括了浙商的群体特征,探讨了浙商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白友文 《浙商》2009,(13):68-69
《浙商》杂志在本届浙商大会上发布的“2009浙商全国500强”榜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浙商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对了解浙商、研究浙商这一群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随着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目前我国存在着可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并称为当今中国五大商帮,受到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8.
徐王婴 《浙商》2005,(6):82-85
本刊关于16亿“小巨人”企业“超同”大败局的系列报道刊出后,在浙商群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日前,在本刊与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共同主办、浙商银行承办的“浙商沙龙”活动中,著名浙商汪力成、章鹏飞、钱沈刚、戚金兴、朱志平、夏建统等以超同事件为由头,就“浙商的新课题——系统风险控制”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互动     
《浙商》2009,(14):19-19
期待“虎云天下”有更多独到见解;对商品市场的趋势判断很准;影视产业合作机会多;《浙商》杂志帮我“找矿”;《浙商》越来越国际化了;  相似文献   

10.
周雪梅 《浙商》2007,(15):34-35
“温州商人就是浙商,浙商就是温州商人”、“浙商就是精明的浙江小老板”……当拿到调查结果时,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营销系教授顾春梅自己也颇为吃惊。”以前我们都是自己关起门来说浙商如何如何,现在走出去一了解,才发现淅商在他们心目中原来是这样的印象!”顾春梅两手一摊,有些不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董树荣 《浙商》2005,(11):57-58
近年来,异军突起的网络浙商,既让人惊讶,更令人兴奋。惊讶的是.“草根”著称的浙商,何以能在最先进的网络经济中纵横天下?兴奋的是,网络浙商的“加盟”,为出身“垄上”的浙商群体和浙商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10,(1):88-92
宗庆后、丁磊、李书福、陈逢干、张天任……有些名字十分熟悉,有些名字还很陌生。他们,或凭着新技术,或凭着产业的转身,或凭着延续父辈的重任,或凭着一颗慈善的心,将浙商群体在2009年度最斑斓最缤纷的图谱——展现。2009年度“风云浙商”评选活动已进入到了最后的“30选10”阶段。本年度的风云浙商将从以下30人中产生(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13.
周雪梅 《浙商》2007,(12):36-37
“浙商在转型.浙商在超越。哪里需要有人承担社会责任.哪里就有社会责任感的浙商群体。天下浙商.一起努力.让我们的企业更健康,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让浙商成为一个最富有社会责任感、最受人尊敬的企业家和商人群体!”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11,(5):75-75
有人视浙商群体为“机会主义者”。当市场经济日渐成熟之时,浙商究竟还有哪些机会?  相似文献   

15.
潘欣怡 《浙商》2009,(14):113-113
“浙商是目前我国商界最有实力、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之一。浙商就是当代的徽商!浙商到哪里,就意味着哪里会兴旺繁荣。”——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12,(10):110-111
江干区打造“浙商总部中心”,大企业集结号已然奏响 在浙商回归的历史机遇下,江干区提出打造“浙商总部中心”的目标,无疑将吸引高端浙商落户于此。而江干区内的钱江新城,凭借优越的市政配置和商务环境,在这股渐商回归浪潮中拔得头筹,成为大企业总部转移的首选地。夯实浙商回归决心,江干区政府提出一系列引导政策,包括对人才、金融、税收、财政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7,(10):116-116
近年来渐商纷纷走出浙江,在全国各地进行投资创业,这些异地企业由于尚处于初创阶段、文化背景差异等多种因素,金融服务需求在当地金融机构一时难以满足。招商银行杭州分行因势而变地提出银行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贴身随行”,值此十周年行庆之际,创新推出了“浙商全国行”金融服务品牌。“渐商全国行”通过调动整个招商银行系统的资源,联动兄弟分行,依托招商银行“点金/公司金融”特色对公业务,运用现金管理、网上国内信用证、备用授信额度等创新优势产品,根据每个浙商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为走向全国的浙商提供本土化的贴身金融服务,助力浙商在全国做大做强,使浙商与包括杭州分行在内的整个招商银行建立更紧密的全面合作关系,真正实现银企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周雪梅 《浙商》2007,(12):49-51
继2006年浙商大会推出全社会第一份“社会责任”榜单之后,“社会责任”这四个字已经成为浙商群体当中评价一家企业是否“优秀”的核心标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龚艳 《浙商》2006,(7):84-87
2006年6月2日下午.首届浙商投资博览会在浙江世贸中心开幕。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业联合会会长徐冠巨在开幕式上表示,要使淅商投资博览会成为一个合理配置资源要素的公共渠道.为浙商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窗口.把它办成“为浙商寻找投资项目.为项目找到实力浙商”的全国性洽谈平台。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10,(10):93-93
小企业以往办贷款多少有点麻烦,从申请到审批再到最后的提款,往往至少要一个星期。不过,自从浙商银行推出“浙商一日贷”后,小企业贷款就可以变得像存款一样方便了。“浙商一日贷”产品的担保方式涵盖了自有住宅、大中型市场的摊(商)位经营权、担保公司担保、村民保证,基本可以满足各种类型小企业以及小企业主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