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存差"规模过大,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历史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当前流动性严重过剩,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其原因不仅有宏观经济环境层面的因素,还有微观层面的因素,最后从汇率制度改革、宏观金融环境的改善、商业银行业务改进等方面提出了克服流动性过剩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反映了货币供求状态与实体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当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时,说明相对于实体经济形成的总供给,货币市场持续出现超额供给,即货币市场提供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或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没有形成真实的商品供给。由于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量与金融体系提供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流向紧密联系。因此考察流动性过剩现象应该更多关注金融结构,进而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的变化。本文结合金融结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M2/GDP偏高现象,揭示金融结构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开始,我国银行体系就已出现广义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存贷差比例加大及贷款增长过快等流动性过剩现象。近5年来,尽管宏观调控措施和力度丝毫没有减弱,但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缓解。2008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4%,增幅比上年末  相似文献   

5.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测度方法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并被普遍认为是近几年来我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如何测度经济体中流动性过剩的严重程度,进而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提供依据,理论界和管理部门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最优货币供给规则为理论视角,提出了适度货币供给增长率概念和及其定值方法,并以该方法对1999-2007年的实际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体在1999年1月-1999年10月、2002年7月-2004年8月,以及2005年5月后的三个时间段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并且辅之以其它政策工具吸收沉淀于银行体系和流通领域中过剩的流动性资产,应是现阶段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由于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从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角度来看,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中外汇储备过快增加造成的。解决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外贸政策以及金融市场政策等方面应该协调配合,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7.
银行流动性过剩:当前金融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突出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M2与M1持续背离、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等.本文深入解释了银行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具体原因,着重从微观运行的角度剖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出现对银行经营特别是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并基于金融结构创新的视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领域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正严重威胁着经济及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在分析流动性过剩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对策的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领域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正严重威胁着经济及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在分析流动性过剩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对策的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的流动性问题逐渐成为目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过多的货币投放量和待投资的资金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进而导致货币贬值和商品、劳务价格的快速上涨.因此,当货币超发时,银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货币发行,通过降低储蓄利率等方式对经济流动性过剩问题加以控制,保持预期货币存量的均衡,避免引发物价持续上涨.本文将对经济流动性过剩现象进行简单介绍,目前这一现象已成为全世界经济运行的普遍现象,本文将着重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邵捷 《新经济》2013,(26):22-22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流动性货币剩余几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形势中的一种常态.本文从全球经济复苏现状和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产生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讨论了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应如何应对流动性货币过剩和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引发机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货膨胀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风险。本轮通胀的重要特征是"结构性"突出,引发因素是流动性过剩,表现在过多的流动性导致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结构性通胀爆发。当前我国结构性通胀的形成机理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部门发展的不协调及部门间物价涨落幅度的差异,而流动性过剩则对我国通胀的生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有效治理通胀,必须对症下药,采取加强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管理,把回收流动性和引导流动性结合起来,把治理通胀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存贷差的不断上升,商业银行的风险逐步集中于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困境。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显现的原因入手,进而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银行和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流动性过剩在宏观经济层面和微观市场主体方面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文从宏观经济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和资产市场体系的角度着眼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做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从2006年7月份以来连续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虽然对中国的产能过剩、经济过热起到了一些调控作用,但难以有效抑制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针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这一热点问题,应尽快利用货币、财政手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之谜的出现是因为传统的货币论的解释力有限,对我国全局性流动过剩及过剩程度的考量仍存在争议,巨额顺差的出现有宏观经济层面的一些非货币原因,最后提出化解流动性过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蔡纯 《经济论坛》2007,(19):36-38
一、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货币因素分析:"双顺差"形成的B和Ms的过量增长 1."双顺差"产生的背景:全球流动性过剩和我国现在经济增长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就全球经济状况来看,这两年国际经济环境相对稳定,世界各国前几年大多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以流动性慢慢积累起来,形成了全球性的问题,这是中国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姚骞 《经济论坛》2011,(11):123-125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明显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加强流动性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及原因,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期我国流动性过剩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管理层等多方高度重视。流动性过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每个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工作,为此,我们着重分析和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流动性过剩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曾经饱受资金短缺和流动性不足的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流动性过剩现象,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一个十分遥远的问题。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流动性过剩这个“幽灵”就悄然降临到我们的面前,成为影响我国银行业发展和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试图从不同方面对它进行剖析,解读流动性过剩及其带给我们的种种问题,寻求缓解乃至消除流动性过剩的对策。现将我国学者近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做一综述,以期推动我们关于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和讨论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