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关联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可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财政农村救济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建设基本支出、财政价格补贴政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依次降低;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配置效率,应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在农业受灾之年要增加农村救济费用,适度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压缩财政价格补贴支出.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农民的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只有解决好农民的收入问题,农业、农村问题才能根本解决。文章选取我国198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描述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长期的推动作用,但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支出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收入增长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有积累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不断增大,但总体来看,这种正向冲击还是偏弱。最后依据以上的分析,提出有利益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政支农是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渠道,一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章通过对1990--201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重大影响,我国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支出、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4.
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经济计量方法,运用甘肃省相关数据,对甘肃农业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引起了生产性支出的增长,而财政支农中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增长均未明显拉动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运用1978~2005年云南省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别从财政支农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了云南省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财政支农总量没有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主要是由于财政支农中的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均具有正的长期效应,但其支出比重较低;而财政支农中的支农支出正向冲击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不明显,但其支出比重较高。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具有天生的弱质性和广泛的外部性,因此,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通过选取安徽省1988-2010年农业产出和财政支农支出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Barro(1990)财政支出自然效率法则,对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安徽农业产出与财政支农支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安徽省财政农业投入最优规模为11.7%。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保持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严格依据《农业法》的规定,建立财政支农稳定的增长机制;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与效益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支农资金作为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是全部财政支出项目中支农资金的汇总,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事业费;此外,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费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等支出也属于财政支农资金的范畴。安徽是中部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对其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和效益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改善安徽乃至全国的财政支农状况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财政支农支出的C-D生产函数,对1992-2010年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农业总就业人员、衣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总产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农业总就业人员、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总产值之间不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从短期来看,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财政支...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3--2011年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资金构成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财政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不显著;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农村恩格尔系数则与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的相关性入手,运用1991-2010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均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长期内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短期内农村救济支出没有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和特征,本文提出了促进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农业滞后及其引发的问题愈加突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关键的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在新形势下加强和保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全面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资金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保障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探索建立和健全财政农业投入的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着农业资源短缺、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等问题。其制约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所带来的"财政瓶颈"、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监督机制缺失。因此,农业大省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首先着力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大省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经营制度,加快循环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村金融不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泉,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效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省农村金融存在体制发展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缺失、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农村金融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乡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基于此,适时提出加强党对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激发农村金融支农活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发展农村绿色金融、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行农村文化金融等发展路径,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79—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阻碍农村经济增长,城镇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为此,应改变农村金融发展指导思想,逐步走以“功能观”为指导思想的金融发展路径。还要加大对农业科技项目的财政扶持力度,保证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