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额度屡创新高,不过国内一些学者基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垄断地位也开始置疑外商投资超国民待遇的合理性.本文研究了吸引外商投资的不同对地区间工业竞争力的差异的影响,证明这一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同时,又提出了外商投资对地区工业竞争力的推动作用存在两种实现方式,即建立在民族企业没落基础上的方式和与民族企业共同繁荣的方式.本文以广东省的五大引资工业行业为例说明了这两种方式的存在性,表明它们分布于不同的工业行业,并且不同性质的内资企业对外溢效应的吸收是不同的.如果对外资政策加以改革,应该视不同的工业行业和不同性质的内资企业的比重而定,不能搞一刀切.  相似文献   

2.
外资对浙江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益均 《浙江经济》2009,(18):48-49
外商投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在一些行业明显强于内资企业,且在这些行业中存在着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浙江制造业的出口大多是低技术产品,必须加快引进新技术,才能保持浙江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优势  相似文献   

3.
王洪庆 《亚太经济》2006,(3):106-108
利用2001、2002、2003年的工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外贸竞争力的途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提升,同时也发现,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和技术创新都是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因素,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提升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而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却降低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  相似文献   

4.
李军  刘海云 《南方经济》2015,33(3):1-23
本文分析了Meltiz模型的情境条件,发现生产率异质性是与其三大前提假设紧密相关的。中国情境下,改革开放后不同阶段的不同类型的出口企业:与外商投资相关的企业、生而国际化的企业、先有本土市场而后国际化的企业,它们国际市场竞争力来源不只是生产率异质性,而是存在差异的企业区位、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创新、品牌、企业性质、企业级别、资本结构、人力资本、成长率等多重异质性。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在多个细分行业存在生产率悖论,生产率差异不能有效解释出口企业竞争力,而多重异质性具有更强的解释力,是中国出口企业竞争力来源。  相似文献   

5.
FDI与中国工业自主创新:基于地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使用我国1998~2005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专利申请量作为内资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本文首次引入了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等自变量,分别分析FDI整体、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对不同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溢出效应的大小。此外,本文打破传统的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区域的方法,按照内、外资工业企业技术差距的高低,将我国划分为三个地区,并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三个地区的内资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溢出效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外资溢出效应与中国全球价值链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构建了一个时间跨度为2000~2013年,包含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和企业详细信息的微观数据集,研究了外商投资是否能够提高中国内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以及这种效应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显示,外资的水平溢出正向影响了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外资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每增加1%,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别增加0.0309%、0.0519%和0.0309%。该正向效应在考虑了滞后效应和使用对外资溢出的不同衡量方式后均保持稳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与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溢出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存在差异。外商投资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还受到外资的本地化生产程度、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距离,以及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一个时间跨度为2000~2013年,包含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和企业详细信息的微观数据集,研究了外商投资是否能够提高中国内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以及这种效应的实现途径。研究结论显示,外资的水平溢出正向影响了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外资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每增加1%,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别增加0.0309%、0.0519%和0.0309%。该正向效应在考虑了滞后效应和使用对外资溢出的不同衡量方式后均保持稳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与港澳台企业的技术溢出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存在差异。外商投资对内资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还受到外资的本地化生产程度、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距离,以及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外商投资的迅猛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越来越大,与内资企业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结果,又往往是内资企业的节节败退,呈现出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日益提高、内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日益下降的趋势。这种状况自然引起了国内各阶层人士的关注,从领导者到老百姓、从理论界到实业界、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都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但在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种观点认为外商投资抢占国内市场,冲击了民族经济,给民族经济造成了损害,应采取措施对国内企业加以保护、对外商投资加以限制;另一种观点认为外商投资促进了国内的市场竞争,丰富国内的商品供应,有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可推动民族经济的重建。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要大量引入外资,但民族工业又不能拱手相让,彼鱼”也,此“熊掌”也,两者可否兼得呢?在此看专家们如何分析。  相似文献   

9.
FDI行业间溢出与省区产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3-2008年中国省区工业细分产业数据,本文考察了FDI对内资产业增长率的影响。在控制了省区和行业的固定效应及产业间动态外部性的影响后,我们发现FDI对内资产业增长率具有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但是所有制和地区的差别导致对溢出吸收效果的不同,非国有企业可以全面地吸收外资的行业间溢出;而国有企业不能利用FDI后向溢出促进自身发展。在直辖市和西藏以外的地区,FDI对国有企业的前向溢出甚至都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吸引了许多外来企业的进驻,由此引发了民族地区企业本土化管理:外来企业在民族地区的发展对本土企业发展带来冲击,本土企业如何增强其竞争性:对于企业中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企业又如何管理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民族地区企业管理方式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研究.企业管理方式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即民族地区本土企业与外来企业.一方面是民族地区本土企业的管理,企业该如何将本土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另一方面是外来企业管理该如何融入本地文化之中实现本土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多样性员工的管理与提高企业员工素质.通过研究过程提出有利于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改革开放的历史,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部利用外资的历史。17年来,外商投资已由当初“小股部队”投石问路的初级阶段,渐入如今“集团军”大踏步挺进的佳境。随着外商投资的发展,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上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与内资企业产品的竞争也日趋‘名热化”。特别是啤酒、洗涤剂等行业,由于外资成建制地“吃进”,导致该行业国产品牌所占市场份额急剧衰减,引起了理论界、实业界乃至政界的极度关注,从而也诱发了有关“外商抢占市场,冲击民族工业”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外商投资抢占国内市场,冲击了民族经济,给民…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国现行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对内资企业形成了明显的“逆向歧视”.这无疑有损于内资企业的竞争力.对其造成现实的发展损害。  相似文献   

13.
李夏玲 《特区经济》2011,(8):262-264
本文利用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我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经验事实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工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产生的偏效应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现代社会,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存在于企业运作的多个方面,这一点根据企业存在的具体环境不同而变化。本文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方面出发,主要从信息化建设、企业文化构建以及企业的品牌塑造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并对企业在相关方面的实际操作提出了路径方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2005-2007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考虑到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我们采用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研究发现:行业外资渗透率对同行业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外资出口强度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的影响却显著为负.这一发现与多数使用发达国家数据的研究结论相左.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沈阳装备制造业合资企业的调查发现,外资控股装备制造业企业较多。沈阳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较多的城市,至2008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1733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3%。装备制造业企业中,85.1%为内资企业,3.6%为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3%为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为提升沈阳市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开拓国际市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FDI(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分析发现,虽然FDI对我国总体贸易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从内外资企业的角度看,两部门不仅在贸易发展上具有非均衡发展趋势,同时理论和实际研究还表明,外资企业不一定会时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增长产生积极显著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民族产业自主创新、实行更优的产业发展与引资政策,是促进我国内资企业贸易发展与竞争力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报告》2007,(143):1-15
2005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内资企业在研发经费、科技人员等科技投入上占主体地位,专利申请量也占了大部分。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科技投入占一半以上,专利申请量约占三成;私营企业的科技投入和专利申请所占比例较低。相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人员比例较高,但科技投入对应的专利申请量较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尤低。三资企业在劳动密集型及部分高技术行业均有较高科技投入,专利申请量也占较大比例,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全球范围内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环境管制的日益加强,使得环境管制强度和污染控制成本成为工业企业选址时的重点关注因素。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由于市场地位、企业文化、市场战略等方面的不同,选址时对环境监管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本文构建包含环境管制强度的泊松回归模型,采用中国2004—2007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管制因素对内外资企业选址策略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企业选址的传统影响因素,如劳动力成本和地理特征等因素对内外资企业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而运输成本和市场潜力仅对内资企业具有影响;环境管制强度差异对内资企业基本没有影响,对外资企业则有显著的影响,环境管制差异成为地方政府吸引外资企业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了“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竞争格局,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已经占据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大部分份额。面对新的国内国际环境变迁。内资企业面临的现状是要么跨国公司走进来战胜我们,要么我们迎战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必须学习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经验。提高内在的国际竞争力。取得全球化经营优势。本文就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内资外资发展绩效对比、全球化经营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产业组织、提高我国内资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综合竞争力的作一点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