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任秀梅  汪波 《商业研究》2003,(10):66-67
我国加入WTO后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 ,我国在会计计量方面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历史的看 ,一种经济理论有历史的局限性 ,新事物出现之后 ,它无法解释 ,而存在不足 ,那么 ,一种自然的选择就是取长补短 ,兼容并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会计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可适时的选择相应的计量模式 ,所以 ,多种计量模式并存会是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
田蒙蒙 《江苏商论》2016,(11):62-64
从历史成本计量的绝对统治地位到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体、多重计量属性并存,再到公允价值和现值的广泛应用,会计计量属性随着会计史的变迁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演进.会计计量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准确理解和应用各种计量属性至关重要,因此从我国会计史的发展过程,探讨会计计量属性的演进过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及新经济利益格局的逐步形成,无论是会计实务还是会计理论都对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分析会计计量模式定义及演化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我国目前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的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计量、会计概念等都将产生冲击,进而推进会计学的发展.知识经济是现代高科技革命对经济发生深刻影响后出现的新的经济形态,具有显着的特征.会计计量要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计量模式应是:既有历史成本又有现行成本等多种计量属性同时并存;既有货币计量又有非贷币计量的多元记账.  相似文献   

5.
赵莎  徐翔 《商业时代》2004,(36):55-55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计量模式也要相应的发生变革。本文拟从会计计量与会计计量模式的基本概念,现行会计计量模式变革的必要性,以及构建多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存的混合模型方面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汪兴乾 《现代商业》2011,(33):254+253
历史成本作为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原则的。在历史成本计量下,不管现时环境变化与否,计量金额固定不变,这个缺陷使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信息无法揭示资产的经济实质──未来经济利益,导致企业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严重背离,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经济前景。而公允价值、现值等价值计量模式是动态的,可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和风险,具有高度决策相关性,并且能披露传统会计所无法处理的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等会计信息,使资产负债表更能体现企业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在经济信息中的地位,因而打破了历史成本法"一统天下"的局面,引起了会计计量模式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正在逐步向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变迁。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荣 《商业研究》2003,(19):40-43
会计计量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会计计量模式,除计量对象(被计量的客体)外,还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知识经济时代会计计量模式是在知识经济革命,特别是知识资源成为企业核心资源以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后的会计计量模式,将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和多元记账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会计计量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祥国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224-225
传统的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但随着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对其进行改进乃至彻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结合会计计量模式的理论、方法、国内外比较,对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但随着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对其进行改进乃至彻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结合会计计量模式的理论、方法、国内外比较,对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康璐 《现代商业》2014,(14):190-191
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关于会计计量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以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为计量原则的会计计量模式,很大程度上不能对知识经济特征的事项作全面、立体、动态的衡量,所以我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文便是在此现象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原因,综合得出会计计量多种属性的并存和非货币计量的应用,以及在多种现实情形下对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黄湘颖 《商》2014,(42):161-161
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这四太环节构成了会计系统的基本框架。会计计量一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而在传统会计计量当中历史成本计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经济格局的不断演进导致历史成本计量这一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也不得不面,摇改革。改革的全新产物;一种新的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会计也就应运而生了。然而公允价值在会计理论和会计运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难点和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基础上就对公允价值相关的概念所存在的误解进行了修正和详细说明,并且针对公允价值在实务操作当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具有潜在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使我国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向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结合的混合计量模式发展。面对这一新的计量模式,引发了人们对计量属性的深入思考。主要从资产计量属性的研究出发,在对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行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思路及对该计量模式的整体评价,最后对我国计量属性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0)
会计作为一门商业语言,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步骤来一步步将经济事项阐述清晰,其中计量是关键的环节,会计计量基于一定的计量属性,即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征方面,来完成金额的确定入账。目前,会计有两种主流计量模式,一种为成本模式,以历史成本为代表,一种为价值模式,以公允价值为代表。然而,从会计职业道德的角度考虑,在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的中国,价值模式仍会面临道德挑战。我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主要会计核算方式仍为历史成本原则,而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辅助的计量方式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相似文献   

14.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政策选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选择不同的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会计政策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因此,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探究当前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多选用成本法计量的原因及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政策选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选择不同的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会计政策会导致不同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因此,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存在原因的基础上,探究当前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多选用成本法计量的原因及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已凸显其优越性。公允价值是当前会计界的研究热点。然而,由现行的历史成本模式过渡到公允价值模式,存在着许多技术方面的难题和来自于实务界的阻力,因此公允价值模式的会计计量不可能一蹴而就。公允价值的计量有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研究实际来分析具体的公允价值的计量与运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提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五种会计计量属性。本文从比较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入手,重点阐述了新准则下影响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并对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模式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8.
财务会计实际上是一个对会计各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而会计计量在会计的确认和报告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企业会计准则》打破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引入了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这一方面反映出会计计量问题在财务会计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单一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会计核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周亚云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213-21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计量引起了强烈争议。那么何种会计计量模式才是科学合理的呢?从两大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历史变迁出发,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模式是我国目前的最佳选择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表内确认和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一种是历史成本和附注充分披露的模式。对上述两种会计处理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市场的发展程度、会计信息的可操纵程度等因素。具体来说,如果相关市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