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拥有美好前景的企事业单位,每年都要引进和接收一批大专生、本科生和博士生。这些高学历的新员工,有的很快就成为业务骨干;有的却表现平平;有的甚至跳槽离岗。大家都是高学历者,为何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呢?笔者认为,除了高学历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机遇等因素影响之外,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管理者的用人之道。高学历员工是现代科技的主要载体,他们的劳动态度怎样,创造潜力发挥如何,是组织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观察和分析高学历新员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使用,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成为业务骨干,…  相似文献   

2.
张樨樨 《经营者》2005,(2):100-100
两大巨头灵活的用人之道,给人空灵的美感,这让我们相信大象也有优美协调的舞姿。“以人为本”,他们不但这样说了,也的确这样做了。整套兼具理性与感性的用人体系,是其文化的一次完美表现。  相似文献   

3.
做好工商所的工作,关键看人的工作做的如何。因为工商所的所有行政执法行为是靠每个个体的人来具体完成的,所以,工商所长应当学会“用人之道”,这对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树范良好的执法形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就是根据每个人心理特征的不同,安排与之相适应的事情。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就是工作效率,就是绩效管理。那么,如何做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呢?  相似文献   

5.
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财务战略执行力是指将财务战略落到实处,是一种由财务负责人发起并最先掌握,继而带动整个财务组织形成的一种财务战略执行力。企业财务战略执行力就是“用正确的人做事”——财务组织;“做正确的事”——财务规划;“把事做正确”——过程控制和业绩管理;“防止把事做坏”—  相似文献   

6.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就是根据每个人心理特征的不同,安排与之相适应的事情。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就是工作效率,就是绩效管理。那么,如何做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呢?  相似文献   

7.
情商     
情商晓吴这里所谓的情,不是爱情的情,也不是亲情的情,而是指情绪或者感情。大家都知道智商,很多人做过智商测验,说白了就是看这个人聪明不聪明。情商就是指非智力因素,指一个人的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它一般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认识自身的情绪;二、妥善管理自己...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12,(12):6-6
稻盛和夫说,所谓经营就是经营者人格的体现。我希望大家能够做成这样的人:一声蚊子的吟唱让我热泪盈眶:夏天是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人性化管理?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相似文献   

10.
龙凤 《活力》2014,(3):79-79
要把节目做好,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就是人,第二就是意识。两种人比较重要;第一种就是让观众看到的那个人,我们一般称之为主持人;还有一种就是幕后做策划、做编导的人。这两种人都需要有非常好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用人之道浅淡金秀生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任何事情都要由人来做。一个组织要发展,一项事业要成功都离不开用人问题。用什么人?怎样用?本人对此谈几点看法,供参考。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古人主张用贤治国,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不用贤则亡"...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用人之道向来被视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这段经典电影对白道出了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的生存状况。人才难求与人才流动过于频繁已经成为困扰许多房企的问题,对北京房企如此,对外地进京的房企孙如此。 寻求更好用人之道已经成为京城许多房企寻求融资渠道之外的最重要课题,富力、顺弛、绿地、合生这些外地开发商的经验与做法或许能带给人一些思索。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用人体制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加入一家企业,就需要认同它的企业文化,认同其用人体制。也许这种认同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认同是必须的。世界上那些让人尊敬的企业在人力资源建设、用人方面往往自成一体、特色鲜明。我们特刊登两度被评为《福布斯》世界首富的日本西武集团社长堤义明的用人之道,以资借鉴、思考。日本西武集团的老板堤义明的用人之道是独特的。他的这种独特,从根本上也源于对西武企业负全责的态度。他不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因为自己的偶然不慎,会破坏整个集团的正常运作,连带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因此,堤义明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让人耳目一新的现象之一就是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集群,顾名思义就是类同产品及其配套产品的生产企业形成一个群体,生产总规模逐步垄断国内外市场的一种经济现象。如:电子城、家电城、服装城、小五金城、电动工具城、箱包城等等,真正形成了一城一品、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产品的品种越做越多,产品的质量越做越好,生产成本越做越低,市场竞争能力也越做越强。因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就水涨船高。要想同这样的产业集群展开竞争,其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5.
美国惠普公司创建于1939年,目前,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47位。惠普公司不但以其卓越的业绩跨入全球百家大公司行列,更以著名的惠普文化而闻名于世。而贯穿其中的就是惠普的用人之道:尊重人、培养人、锻炼人,各尽所能,人适其位。  相似文献   

16.
柯尼希 《英才》2010,(3):28-28
在不少人的概念里,所谓“环保”、“可持续发展”,只是大公司的一种“做秀”。毕竟,要一家公司单枪匹马地为整个人类生存的环境做投资,似乎不怎么划得来。不过,对于拜耳来说,环保这件事并不单单意味着一些有去无回的投资。  相似文献   

17.
秋安 《中外企业文化》2011,(9):I0041-I0041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关键是要会教育孩子。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告诫过父母们:“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人中人”就是“平常人”。“平常人”就是心地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8.
正才毕业的学生经常问我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领导感觉眼前一亮?"我的回答常常让他们失望:"让领导感觉眼前一亮的方法我不敢随便教你,但是我可以教你如何避免让领导皱眉。"避免让领导皱眉的方法就是做事情要专业化。所谓专业化就是符合行业标准和职位标准,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说话做事符合自己的身份。这个符合其实就是标准化。如果你做一个报告,通篇都是文字  相似文献   

19.
梁平  李燕 《上海企业》2006,(Z1):52-54
一日,与朋友闲聊,交谈中,他一口一个"工作累",一口一个"压力大",整个人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让人好生同情.细问才知道,他时刻被一条鞭子抽着,而这条鞭子,就是他所供职公司实施的绩效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度.他说,这个制度已经让很多人失去工作了,如果自己不努力做,不多创造业绩,也许下次该走的,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20.
用人之道在于“用”,国外不少企业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在“用”字上下了功夫。这里试举几例,从中可见一斑。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他的公司更愿意雇佣有潜质的人,因为从长远来看,潜质更有价值。现在微软公司有244名专职招工人员,他们每年要访问130多所大学,阅读12万多份简历,进行7400多次面谈,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招聘2000名新雇员。因为他们招的是能派上用场的人,而不是摆设。有“硅谷常青树”美称的普惠公司对于应聘人员的态度是,只问他能为公司做什么,而不是强调他从哪里来。为了让员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英特尔公司经常让员工在公司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