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经济学上有个专门术语——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描述贫富差距程度的宏观指标, 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小;基尼系数值越大,表睨收入分配差距越大。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大于0.6为高度不平等,0.4通常被当作警戒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分配体制的改变,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0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经济学上有个专门术语--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描述贫富差距程度的宏观指标,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小;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大于0.6为高度不平等,0.4通常被当作警戒线.  相似文献   

3.
股市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已经在世界金融理论界及业界引起重视,本文主要对股市发展和自由化改革两者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国的股市规模扩大,受到门槛效应影响,其收入的分配状况也会趋于恶化,而流动性提升则会改善国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态;国家股市发展对不同的收入阶层也会产生不同影响;自由化改革后,股市流动性提升会进一步改善国内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同时在股市自由化后,股市规模扩大及股市流动性提升都会改善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收入不平等问题和人口生育率过低问题是当下中国面临的两大难题,但目前理论界关于人口因素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研究,很少从生育率视角来考察以及考虑代际收入流动在其中的作用.文章从理论与经验两个方面来考察生育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在关于代际收入流动的假设下,一个经济体中生育率的提高会使穷人比重提高,进而拉大收入不平等.进一步地,文章利用1970-2011年76个国家(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1)总和生育率的提高会拉大收入不平等,如果每个妇女平均多生育一个孩子,将会使基尼系数增加0.025;(2)以出生率作为总和生育率替代指标的实证结果与基准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不同生育率测算指标高度相关且可相互替代;(3)对于代际收入流动弹性越高、收入水平越低或生育率越高的国家(地区),其生育率提高对收入不平等的拉大作用越大.文章关于生育率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的考察,对于我国如何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寻求应对严峻的收入分配问题之策提供了国际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收入不平等关系农民福利、获得感与满足感,解决农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尤为重要,那么农业保险是否能降低农民收入不平等问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文章基于Kesten分布,建立农村家庭收入模型,引入风险乘子与保险乘子,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灾害损失、农业保险保障、补贴以及农险市场结构对农村家庭收入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上述因素对基尼系数存在线性影响,农业灾害会提高收入不平等,农业保险补贴的提高和事前异质性的降低可以减轻收入不平等。另外,文章运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单方程回归和联立方程回归证实了灾害损失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保险保障、农业保险补贴和事前同质性能降低收入不平等。同时,面板门槛回归发现了上述变量间的关系存在异质性,而面板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发现事前收入越公平,保险越发达,越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文章结论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农业保险“扶贫攻坚”,改善分配工作,帮助农业保险更好地发挥保险保障和金融服务实体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新古典模型中收入和财富分配持续不平等的动态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弟海  龚六堂 《经济学》2006,5(3):777-802
本文讨论了当个人劳动能力和偏好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分配的差异如何通过遗产机制影响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持续性不平等程度。论文分析表明:在偏好、个人劳动能力和个人收入的随机冲击的影响下,如果市场是完善的,整个经济系统存在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稳定不平等状态,而且,这种稳定的不平等状态与初始的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和一次性的产权配置都是无关的。最后,本文分析了资本收入税和劳动收入税对持续不平等程度的影响,通过分析指出:从长期来看,在劳动能力和初始财富存在差异而偏好没有差异的情况下,征收劳动收入税比征收资本收入税更有利于改善由于能力差异所造成的持续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运用简便算法测算1981~2005年中国城市基尼系数和农村基尼系数,并采用城乡加权法计算全国基尼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已经接近基尼系数0.4的国际警戒线,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同时对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证明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理论”。  相似文献   

8.
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基尼系数在不断提高,根据中国社科院课题组的研究,2003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成为收入差距不平等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对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通过完善自身功能,强化调节收入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收入差距与贫富矛盾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冷静思考、分析和处理。 一、关于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分析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为0.18,现在已接近0.5,而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0.35—0.4。我们对基尼系数的增加和收入差距的拉大必须保持理智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为人们所公认,而教育不平等是评价人力资本结构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教育基尼系数得到我国教育不平等的基本状况。我国教育基尼系数从1982—2000年呈减少状态,与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初中入学率负相关,同时人均GDP水平越高教育基尼系数越小。在整体教育不平等状况改善的情况下,以文盲率体现的性别受教育差异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扩大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对外开放是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格兰杰原因,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就经常项目而言,出口贸易有利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改善,而进口贸易则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二者的净效应表现为对外贸易恶化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就资本金融项目而言,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减轻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则不利于本国的收入分配平等,两者的净效应为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有益于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改善。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一个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家庭异质性和收入不平等影响我国国内供需失衡的理论机制。根据本文研究,收入不平等造成家庭边际消费倾向的异质性,导致了总需求的不足,经济只能通过净出口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一旦外需不足就会出现生产能力闲置。进一步研究发现,旺盛的外需有助于劳动禀赋较高的家庭提高收入从而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外需不足则会抑制收入差距,这解释了我国基尼系数的顺周期特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市场机制无法自动消除严重收入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国内供需失衡现象,必须探索形成抑制不平等对社会总消费负面影响的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与社会文化氛围,着力推动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刑事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1988—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刑事犯罪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跨省人口迁徙、福利支出、失业率等因素并作相关的稳健性检验以后,以基尼系数度量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上升1个百分点,刑事犯罪率将至少上升0.185个百分点,并且收入不平等程度不断上升会导致政府增加福利支出以降低刑事犯罪率;城市化会导致刑事犯罪率上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增加福利支出都会对遏制犯罪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王海港 《经济研究》2005,40(1):56-66
本文利用“中国经济、人口、营养和健康调查”1 989— 1 997年期间 4期家庭收入和家长特征的模块数据 (paneldata) ,用时间依赖定义收入变动 ,度量了全体家庭和分4种类型的家庭在上世纪 80年末至 90年后半期的收入变动。发现在总体收入分配中 ,高比例持续贫困的发生比较分散 ,并不固定在哪一类型的家庭上。平均而言 ,农村家庭的持续贫困比例稍高。与此相反 ,持续高收入的家庭集中在城市、郊区和城镇 ,农村的富裕家庭变动大 ,收入不稳定。分组家庭之间 ,农村家庭的收入变动最大。分组家庭内部 ,家长为中年和壮年人的家庭人收入景况较好 ,富裕老人家庭能否保持富裕在农村和在其它分组差别很大。总体而言 ,我国居民家庭收入分配的变动在这一时期减慢 ;收入变动在所有4个时期内都有利于分配的平等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后在农村和城镇家庭的作用大幅减弱 ,但对改善城市家庭的平等分配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实证研究需要的角度,较为完整地叙述了收入分配的度量及其分解,包括常用不平等指数的构建和计算,随机占优分析,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虽然没有对应用性文献进行综述,但简要讨论了研究我国不平等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分配格局,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及2014年3轮调查形成的面板数据和与之相匹配的区县层面最低工资标准数据,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每提高100元,衡量居民收入不平等水平的基尼系数显著下降0.024,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通过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或用各类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保持。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主要通过收入效应使低收入人群的工资水平获得提升,进而缩减了其与中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与此同时,本文并没有发现就业挤出作用存在的明显证据。  相似文献   

17.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20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居民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对于过大的差距不加以控制,则会影响社会稳定。人们现在普遍关注的是,居民收入差距究竟达到何种程度,引起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何在,如何缩小收入差距。下面将有关观点加以综述。一、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1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最常用的分析收入差距的工具,是社会成员的总体收入分配状况与绝对平均分配状况的相对差距。此系数介于0与1之间,数值越大,表明社会成员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越大,反之越小。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收入不平等是研究热点,近五年来热度进一步上升,本文借助Web 0f Science的搜索功能考察近五年来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热点与亮点,范围是SSCI索引论文。本文对收入不平等文献的发文量进行了分析,并说明了差商法有助于描述各类别收入不平等文献的增长速度。文章回顾了收入不平等研究领域的奠基性文献和收入分配分析的来龙去脉;介绍了近五年来收入分配理论研究中最突出的两个方向,其中之一是邦费罗尼曲线与指数;评介了有关我国收入不平等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收入不平等分析方法在其他不平等分析中的拓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实证研究需要的角度,较为完整地叙述了收入分配的度量及其分解,包括常用不平等指数的构建和计算,随机占优分析,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虽然没有对应用性文献进行综述,但简要讨论了研究我国不平等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巧明 《经济经纬》2022,39(1):59-68
借助世代交替模型,得到宏观审慎政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机制,接着基于2000-2018年59国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住房贷款价值比(LTV)上限与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实行降低LTV上限的宏观审慎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具有扩大作用,且扩大作用在新兴市场国家更为显著.(2)当LTV上限值较低时,降低LTV上限进一步扩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反,当LTV值较高时,降低LTV上限却减小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宏观审慎工具的政策效果呈现异质性特征.(3)将降低LTV上限的宏观审慎政策替换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后,实证结论基本不变.实证结果在不同收入不平等变量、不同虚拟变量和不同面板模型下均表现出高度稳健性.对于我国而言,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宏观审慎政策时,应考虑政策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从而在确保政策有效性的同时,兼顾政策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