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月 《活力》2014,(23):47-47
我们知道广播节目是给听众听的,听众能不能听清、听好、听出兴趣来,从中受到感悟、得到启发,是检验节目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内容的关注性,节目的可听性,都关系到能否使听众产生心理愉悦,是诱发听众听下去的内在约束力。如果播出的内容正是听众关心的想知而未知的,听众就会给以极大的关注。好的节目、名牌栏目尤其要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广播改革使广播走向对向化、专业化,因此,节目自身的定位与传播的受众群体定位要对应,这样才能使节目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下面针对广播的优势互补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李志远 《活力》2010,(6):228-228
把稿件写到听众的心里,这是由广播的传播规律决定的。中央台播音指导虹云说过:“听”和“说”是一对矛盾.没有“听”“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说,说话的人要处处为听的人着想.让听的人方便,让听的人爱听,听下去直到你把话说完。这的确是我们广播人不容忽视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3.
徐宁 《活力》2014,(12):102-102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它就好比一条传送带一样,将有声信息传递到听众的耳朵中。而新闻内容就是这条传送带中相当重要的有声信息。广播新闻是通过音频技术,将听觉信号有序的组合,面向特定的听众传播正在发生或者刚刚发生的事情。新时代中,广播在媒体中的地位虽然不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么强势,但是拥有传播方式即时性、传播范围广泛性、收听方式随意性、受众层次多样性、播出灵活性,制作成本低廉性的它始终在媒体大潮中屹立不倒。而且,随着近几年汽车的越来越普及,广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听广播,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喜欢通过广播来接受最新的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4.
史艳欣 《活力》2011,(11):192-192
连线报道也可以称为电话连线采访报道,是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电话为媒介,由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以口述或是互动对话的形式,把新闻信息通过直播问直接播报出去。作为与广播消息稿、录音报道并用的一种手段.以记者口语化的描述,勾勒出新闻事件的画面.把现场氛围呈现出来,使听众如临其境,具有现场感.增强了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交通广播”连线报道,经验的总结。作为“交通广播”记者,在近几年的采访报道中。深刻体会到r,连线报道在制作程序上比录音报道更简便,表现形式比消息稿更加生动,所以成为当下广播新闻的重要表现样式。  相似文献   

5.
周淑兰 《活力》2011,(2):103-103
广播民生新闻是一种立足本地,以平民视角客观、真实地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表现形式。广播要想在新闻大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追求个性化、异质化,也即个性化生存途径。这就像电视追求“好看”一样,广播要追求的是“好听”.这就必须将新闻做精做巧。针对新的竞争态势,打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口号。不管是从内容还是形式,都立足于“民生、民情、民意”。  相似文献   

6.
周国强  高寒 《活力》2013,(12):93-93
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兴的信息传播途径和渠道有了翻倍的增长.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加,传统的电视传播媒体无疑受到了很大冲击,电视新闻所受冲击、尤其电视民生新闻所受到的冲击更大。作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工作人员.对此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本文拟以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为例,简要地探讨“可视性”“实用性”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播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找出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立中 《活力》2013,(6):85-85
广播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渠道之一。新闻编辑在广播新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广播新闻编辑在编发新闻时要坚守编辑原则.在编排新闻节目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方法,从而呈现给听众一顿丰富的听觉盛宴。  相似文献   

8.
刘逸卿 《活力》2011,(8):186-186
广播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度,就应该吸纳电视等媒体之长处,弥补自身之短处。把广播新闻里的听觉传达通过文字、音响、声音等元素用现场报道的形式传达给听众,使广播新闻显得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9.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对不同的声音、反对的声音、才比评的声音,要洗耳恭听、倾耳细听,要有“被猛击一掌”的警醒和反思,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听出方向和动力,听出鞭策和警戒。  相似文献   

10.
王克 《活力》2011,(23):60-60
广播电台作为一种大众媒体.主要以声音的形式把中央新闻、省台的新闻和市台的新闻文艺节目传达给听众。因此广播音频节目在录制合成、播出、传输的过程中.节目的内容和信号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台的收听率.影响信号的因素很多,如:设备的档次、制作水平、传输等。本人从事广播20多年.综合实际情况谈一下音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相位和音频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杜雪丽 《活力》2013,(6):109-109
近年来,广播新闻直播报道的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广播电台采用,也越来越为听众认可和欢迎。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成了广播新闻的取胜法宝。  相似文献   

12.
董丽敏  安北荣 《活力》2006,(5):254-254
今天的广播在全体广播人的共同努力下,应该说已经已走出低谷,正以不可取代的自身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的听众。一项最新调查表明,中国百姓中广播的接触率为64.4%,有7亿多人听广播,收音机的普及率达69%以上,都市人听广播的比例更高达72%。这些数字表明,广播的魅力不但没有因为媒体竞争的激烈而减弱,而是在听众的耳中越来越持久恒远。广播节目的持久恒远的魅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声音、音响、想象和互动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刘启强 《活力》2010,(12):125-125
广播是一种作用于听觉的媒体.如今,面对报纸、电视、互联网的挑战.广播要想赢得听众、突出自身效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音响的作用。而音响作为表现广播优势的主要手段,它有着文字无法替代的独特魅力。它能够使听众发挥自身的视觉想象力.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亲切感,增加报道的可信度、生动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正确使用数学用语看报刊、听广播新闻,经常发现不规范甚至错误使用统计用语的现象。主要表现有:1、“翻番”的滥用。如报过银行存款增长时:“今年存款余额达到2000万元,在去年”0万元的基础。翻了4番。”很显然.这里的“翻4}’实际上指的是原来的4倍。作者...  相似文献   

15.
崔维国 《活力》2012,(6):204-204
现场报道是广播电台独具媒体特色的报道形式。它通过广播记者的现场口头报道、现场音响展示及现场人物访谈等形式.使听众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展示了平面媒体无法比拟的传播魅力。充分发挥广播短、平、快等特点,迅速传播给听众,大大缩短了与听众的距离.增加了广播新闻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相似文献   

16.
广播新闻是以传递信息快、节目容量大吸引着听众,要做好广播新闻节目,新闻编排是关键所在。广播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随着网络、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涌现,广播新闻节目编排也面临挑战,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好的编排应当展现节目鲜明的主线、清晰的层次、顺畅的串联、丰富有效的信息等等,可以增强广播新闻节目的可听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境界。本文就此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齐相铭 《活力》2011,(7):187-187
“现场回传”是融“编、采、播”为一体的广播形式。由于它能够把事件发生的现场气氛和情景通过主持人简单扼要,形象生动的介绍,及时传达给听众,使听者产生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它在广播诸形式中,很受听众喜爱。我们知道.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如今在求新、求快、求准的广播直播节目中。运用电话进行“现场回传”不仅成为主持人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8.
侯鹏 《活力》2014,(10):103-103
新闻传播是传媒的第一功能,“新闻立台”是新闻类广播媒体广泛接受的传媒运营理念。在当今全球化、全媒体的竞争环境中,各家传统媒体、互联网及各种新媒体均对广播媒体构成了巨大挑战。广播媒体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充分的新闻话语权,保持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就需要在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联动中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索,需要我们以新闻采编播为主线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广播媒体不仅要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新性、贴近性,还要对新闻事实本身有价值判断,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刻的分析与整合,提出广播媒体的独家见解,传出有思想的声音,从而实现新闻报道具有“深刻性”。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我1953年在天津市区出生的,衣食住行那个艰苦劲儿不说了,最枯燥的是文化娱乐生活,主要靠听收音机,长辈们叫它“话匣子”。我家的那台收音机已经旧得发黄了,是父亲在解放前买的——日本生产的。平时,父亲用它听大鼓、评书,听新闻;母亲听评戏、广播剧;我和哥哥、妹妹守着收音机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学龄前儿童广播”和“星星火炬”广播。  相似文献   

20.
王小燕 《活力》2011,(5):111-111
目前.各媒体的法治报道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有“趣”没有“劲”。“趣”是指它的趣味性、可视性、可读性,“劲”是指它的思想性。很多媒体并不把法治新闻当成主要新闻来对待.而往往把它当成新闻的“调味品”和茶余饭后的“品料”。笔者认为,法治报道应注重思想性,应在思想性方面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