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妇女的健康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被关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WHO提出妇女健康的目标是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促进健康。衡量健康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妇女权利是普遍人权不可剥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妇女的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由妇女的生理特征所产生的权利等.目前我国对妇女人权的保护出现了一些问题,作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妇女人权保护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张雯  李焕 《中国经贸》2008,(24):57-57
妇女权利是普遍人权不可剥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妇女的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由妇女的生理特征所产生的权利等。目前我国对妇女人权的保护出现了一些问题,作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妇女人权保护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剖析了资产阶级人权的抽象性,超阶级性,不平等性,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人权观是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的,有阶级性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5.
余燕 《魅力中国》2009,(31):79-80
弱势群体是社会特殊群体,其成因有先天的自然因素和后天的社会因素。和谐社会尊重和保护人权,弱势群体的人权状况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志。现有法律还不足以保护弱势群体人权,需探求新的保护机制,从而实现社会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6.
人权的刑事司法保障在人权保障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刑事司法不仅可以通过刑罚方式最大限度地保障受害人和一般公众的人权,而且刑事司法的过程和结果对嫌疑人、被告人  相似文献   

7.
李沙 《魅力中国》2010,(32):283-283
人权理论是罗隆基政治思想的核心,其在人权论战时期以功用的标准来诠释人权的概念与意义、人权与国家的关系、人权与法律的关系,指出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人权具有时空性的特点,并进一步明确了人权的范围,由此构建了其完整的人权理论体系,该体系对我们理解当代社会中西方的人权观念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权是一个多学科领域的话题,而人权问题中的如何尊重和保护人权,是当今世界的共同主题,也是眼下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理论界不乏从哲学、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或伦理学等各种视角出发来研究人权的保护。目前理论最丰富争议也最多的无疑是在法学领域内的研究。本文另辟蹊径,从法哲学的角度探讨人权保护机制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高洋 《理论观察》2014,(7):97-98
鉴于人权行使限制标准是防止国家权力滥用,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国际人权公约所规定的一般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人权限制条款为核心,将人权行使限制的一般标准归纳为四个方面:合法性原则、正当性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和成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建设方面提出:人权追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实现具有真实性,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未来理想社会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人和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和政治的不平等自行消失,人类解放最终完成,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张玉锋 《魅力中国》2014,(22):313-313
对人权的重视和保护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司法领域人权保护意识最容易被忽略,最容易被弱化。司法机关特殊的岗位要求更应该重视人权,因此尊重和保障人权司法机关要先行,司法工作者要先行。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那时真正的人权保护就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了。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权为本,从而决定了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本文基于对和谐和人权概念的理解,提出和谐环境下发展人权应注意与我国社会在很长时期内仍将呈现为义务取向型社会相适应,同时要坚持对每一个个体的平等关怀和尊重原则、对社会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特别关注原则、国家公权力在人权发展中的协调平衡作用原则。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伊斯兰人权伦理体系是基于宗教伦理背景下提出,是一种以宗教属性为特征的人权伦理观,其目的是在真主的引领下,保障人的最基本权利,维护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从伊斯兰人权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点、扩展范围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伊斯兰人权伦理思想进行初步论述,肯定伊斯兰人权伦理概念的可能性,并尝试探寻伊斯兰人权伦理对国际人权及全球伦理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伊斯兰人权伦理体系是基于宗教伦理背景下提出,是一种以宗教属性为特征的人权伦理观,其目的是在真主的引领下,保障人的最基本权利,维护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从伊斯兰人权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点、扩展范围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对伊斯兰人权伦理思想进行初步论述,肯定伊斯兰人权伦理概念的可能性,并尝试探寻伊斯兰人权伦理对国际人权及全球伦理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与教训,联合国得以创立并以维护和促进安全、发展和人权为己任。《联合国宪章》规定了促进对人权的尊重的宗旨和原则,《世界人权宣言》首次系统化地规定了人权的国际标准,它们是联合国人权工作的基础和总纲。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到其他各个核心人权条约,《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的标准获得了具体化和法律化。同时,联合国建立并不断加强其人权机制。人权主流化是联合国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中国是人权理事会的创始理事国,并在2013年再度高票当选理事国。中国对联合国人权机制的参与不断深入。面对机遇和挑战,联合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会员国应该秉承《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根据国际法,建设性地开展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积极推动所谓“人权全球化”,打着“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旗号,干涉和企图干涉他国内政。人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将有利于认识西方人权观的历史局限性,揭示“人权全球化”的霸权主义本质,拨开笼罩在当今世...  相似文献   

17.
温璐 《理论观察》2011,(1):62-63
国际非政府组织作为全球公民社会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人权问题作为全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在解决某些主权国家难以涉足的人权危机中发挥了其力所能及的作用,但这些组织的行动同时也受到来自外界阻碍和自身不足的影响,行动效力受到了约束。  相似文献   

18.
人权是指所有人都有资格享受的权利。人权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人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最佳切入点。人权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入手,建立全面保障人权的体制,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宇 《理论观察》2009,(6):25-26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于2004年3月14日庄严地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标志着我国人权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权已受到空前的尊重和更好的实现,人权保障问题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权保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权规范建设是世界政治的重要议题。对于国家建设人权规范的动机,以往理论大都局限于西方民主国家的经验,设定这些国家是人权规范的主要推动者,而民主体制及政治文化则是推动规范建设的深层动力。然而,历史研究发现,一些在国际社会中居于相对边缘位置的大国在国际人权规范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其中不少国家并不具备西方民主体制与政治传统。它们倡导人权规范建设的积极性来源于何处?国际关系的已有研究并不能给予解释。有鉴于此,作者引入心理学的社会身份理论,结合国际关系学科有关"承认政治"的已有讨论,论证国家对于自我积极身份的社会承认要求是其推动人权规范建设的重要动机。国家追求积极身份的策略互动过程影响和推动了人权规范变迁。通过比较案例检验,作者发现身份追求的强弱确实是影响国家建设人权规范动机的关键因素。这一假说不仅能够很好地解释非西方大国的实践,同时也能解释许多西方民主国家的经验,具有比现有理论更为广泛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