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法卡片     
以部分履行骗取对方全部履行的合同欺诈行为合同欺诈与合同违约的区别合同欺诈行为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合同违约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合同欺诈与合同违约的区别:1.主观目的不同。合同欺诈是利用合同形式进行欺骗活动,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合同违约则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合同的履行来获得实际经济利益,其违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合同欺诈与合同违约的本质区别。2.未履行合同的原…  相似文献   

2.
(一)合同诈骗罪的含义及构成要件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其构成要件是:1.主体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包括法人、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公民个人。2.主观方面是故意的,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3.侵犯的客体是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权和市场管理秩序。4.客观方面实施了利用合同进行的诈骗行为。其表现形式为: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它虚假的产权证明担保的;没有实际履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利用经济合同进行欺诈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伪造营业执照或盗用他人名义,虚构主体资格,签订合同骗取钱财;有的以紧俏商品为诱饵,乘人急需引诱对方上钩,骗取全部货款或货物;有的把他人的货物说成是自己的,使对方信以为真,签订合同,骗取货款;有的恶意串通,签订合同,非法套取国有资产等等。 合同欺诈行为具有隐蔽性、预谋性、智能性和欺骗性,因而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骗方为了实现骗取财物的  相似文献   

4.
党颖 《商场现代化》2008,(8):286-286
合同诈骗罪是从普遍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诈骗罪,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行为手段方面,即行为人利用合同这一合法形式,骗取他人财物,并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5.
目前,合同欺诈方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从我们查办合同欺诈案件情况分析,合同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形式:1.假冒或盗用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骗取财物。欺诈当事人不具有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采取伪造手段,虚构合同主体或者假冒、盗用他人名义与对方签订合同,进而骗取对方  相似文献   

6.
执法卡片     
其他利用合同欺诈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其他利用合同欺诈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是指除《关于查处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的暂行规定》规定的七种合同欺诈行为以外,其他利用合同欺诈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实际生活中,合同欺诈的形式和手段花样翻新,经常变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从执法实践来看,这些手段有:虚构产品销售渠道或假称包销、回收产品,引诱他人与之签订和履行合同,从中骗取财物;提供虚假但保,即以虚假的财产、权利、保证人作担保,骗取对方信任,进行合同欺诈;以联营、合伙为名订立合同,骗取对方投资;把虚假的或者没有实用价值的所…  相似文献   

7.
执法卡片     
发布虚假广告和信息,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行为盗用、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欺诈行为发布虚假广告和信息,利用合同骗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虚假的广告和信息,诱人签订合同,骗取中介费、立项费、培训费、服务费及其他各种费用的行为。这类合同欺诈案件具有以下特点:1.行为人先发布虚假广告,在广告中进行虚假宣传和承诺,引诱不特定的相对人与之签订合同;或者由中介人传播虚假信息,介绍并撮合他人与行为人签订合同。2.行为人往往与中介人串通,相互勾结,共同实施欺诈行为。3.这类案件既有虚假广告行为,又有合同欺诈行为。通过虚假广告进行要约引…  相似文献   

8.
骗你先商量———合同欺诈伎俩曝光●潘楚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犯罪,就是在订立或履行经济合同的过程中,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诈手段骗取公私财物。他们往往隐瞒事实真相或以虚假的事实,导致对方产生认识上的错误,信以为真与之签订合同,交付财物,从而骗取财...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纽带,不法分子利用合同进行各种经济欺诈的事也时有发生,个体和私营业户因合同欺诈造成经济损失甚至破产的报道更是时常见诸于各种新闻媒体。为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防止合同欺诈的发生,广大个体私营业者了解合同欺诈的种种表现很有必要。当前合同欺诈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虚构合同主体。欺诈者编造单位名称或擅自冒用其他单位或个人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捞到好处后逃之夭夭。二、在票据上做假。一些诈骗分子利用合同当事人怕骗的心理,以假汇票、支票、本票等金融票…  相似文献   

10.
李英凯  李大为 《现代商业》2007,(29):272-272
盗窃罪是一种刑法实践中最常见的犯罪。所谓盗窃,一般是指采取秘密手段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使用盗窃则是一种在司法实践中新出现的危害形式,即这种行为并不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而是以游乐、刺激等目的暂时占有他人财物,日后返还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一定轻于普通盗窃罪,它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盗窃罪是一种刑法实践中最常见的犯罪.所谓盗窃,一般是指采取秘密手段将他人财物据为已有的行为.使用盗窃则是一种在司法实践中新出现的危害形式,即这种行为并不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而是以游乐、刺激等目的暂时占有他人财物,日后返还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一定轻于普通盗窃罪,它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一、分清性质分别处理一些合同欺诈案件是通过合同当事人举报而案发的。当事人(受欺诈方)的财产权受到侵犯 ,难免情绪激动 ,态度偏激 ,举报往往直诉对方“诈骗”。对此 ,我们必须头脑清醒 ,即必须弄清合同案件是民事性质还是行政性质 ,是行政性质还是刑事性质。在分清合同纠纷与合同欺诈、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基础上 ,作出准确处理。对于那些以假、废执照为幌子行骗又人去楼空的 ,诈骗一方行为的性质已构成《刑法》第224条合同诈骗罪的刑事案件 ,因已超出行政查处范围 ,查下去不仅费时费力费经费 ,还会贻误公安机关查处的战机。在这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由此,“为他人谋取利益”与“利用职务的便利”、“收受或者索取他人贿赂”,就成了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受贿罪的必备条件。但对一般受贿罪,“为他人谋  相似文献   

14.
《商》2015,(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以及快速的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已经逐渐地在物品的供应,以及在需求方之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物流管理的方向上,生产者为了搞好自己所经营的企业或者公司的销售,而把原来自己的物流服务活动以第三方一合同的形式委托给具有专业的物流公司和物流人员管理,而这种物流服务管理的方式目前已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所注意,但是而却没有完整的方案去如何执行,这种新出现的物流服务管理方式被定义为地三物流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上接第5期) 三、签订技术许可证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对被许可方的限制问题 技术的许可方为保护其自身利益,常在许可合同中以某种形式对被许可方施以种种限制,而这种限制的程度往往又根据双方讨价还价、谈判实力而定.最重要的限制有:对销售区域或销售权的限制;对产量的限制;对价格的限制;限制从他人获得专门技术以及限制从他人采购部件、配件和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16.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产生。第三方物流作为物流业的特殊部分,涉及众多的业务环节和当事人,第三方物流合同作为第三方物流业务的法律形式大量存在于物流业务活动中。本文就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法律特征、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第三方物流合同的相关法律制度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个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第三方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合同和法律制度的相关理论内容,深入剖析了何种法律制度最适合当前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对比了当前的几种类似的合同制度,最后,得到政府和监管部门需要尽快拟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法律法规的结论.本研究根据第三方物流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在物流行业中,第三方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也称合同制物流或契约物流,是指以合同为基础产生的一种商业运营模式.主要是指一些制造型企业专注于核心产业和主营产品,而将原属于体系内的物流业务以合同方式委托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并由这类物流服务企业整合资源,以实现物流全程管理和控制为目的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针对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合同的法律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拟通过以基本理论为参照,深入剖析第三方物流合同,详解从第三方物流合同的特征,以合同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关系为基础上,从而引出对第三方物流的合同法律责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欺诈通常是指在国际货物贸易、航运、保险和结算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纰漏,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非法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货物、金钱或船舶的行为。根据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流程,国际贸易欺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  相似文献   

19.
合同违法行为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依法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构成合同违法行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要件:(一)合同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合同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在与合同当事人共同实施合同违法行为的情况下,可以成为共同违法主体,但第三人不能单独成为合同违法行为主体。(二)合同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行为人的目的是牟取非法利益。为牟取非法利益,行为人往往希望并积极追求…  相似文献   

20.
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的行为是侵占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对这种行为的认定、处罚也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复杂、疑难的问题。文章对此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从分析其性质入手阐明笔者的观点;从法律规定、因租赁合同产生的代管义务等七个方面对代为保管的形式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了对保管权限的认识理解。此外就几种特殊形式是否构成代为保管进行了论证。以期对这一罪名的立法精神、时代背景及现实意义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加科学地指导刑事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