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党的十门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提高党驾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放在五大能力建设之道 。《决定》这样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那么,究竟应当如何来提高党驾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呢?请看。  相似文献   

2.
9月16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做出了重要部署。现将《决定》第四部分刊载如下: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要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商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深八领会并认真贯彻《决定》提出的这个重要精神,对于我省各级党组织增强执政能力,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我们党执政,是通过对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探析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相关因素,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对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才能在理论上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内涵;才能在实践中切实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方向;才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平,增进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国家不断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过程中,为了妥善解决观念转变、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方面的利益调整和社会矛盾,保证经济、社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丁三大战略思想,即树市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这三者作个形象的比喻,如果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是理想彼岸的话,那么,执政能力建设就是桥或船。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面向全党领导干部提出要提高五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郭光能 《发展》2006,(11):16-16
县级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县级政权组织的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和影响党的执政能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县级政权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当前,改革与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作为主政一方的县委领导干部,首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执政意识,不断提升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的执政水平,切实加强县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五个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那么其中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相似文献   

11.
《今日重庆》2005,(2):16-21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中国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胡锦涛  相似文献   

12.
李爱珍 《开放潮》2006,(11):74-75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把政府建设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为人民服务。政府作为行政机关,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管理者,是党执政的主要通道和载体,政府的行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应该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政府自身改革的力度。切实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践,努力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使我们的行政体制能更好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困难之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广大的农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决策,提出的不断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涵盖了供销社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次全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主要任务是五个“要坚持”。第一位的任务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把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任务还很艰巨,并首次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六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16.
傅尔基 《上海改革》2004,(12):61-64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特别是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切实解决好关系经济体制改革全局的重大关系问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联系上海发展和改革的实际,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分析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要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郭奇若 《发展》2005,(3):11-12
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县一级,既是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努力提高县级党委和县级干部的执政能力特别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县一级,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具体由"五力"组成:核心是发展力,前提是决策力,关键是执行力,基础是凝聚力,重点是服务力。1.紧扣中心,不断提高发展力。甘肃省华亭县是全国十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飞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可以说,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