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前,江苏省阜宁县粮食局结合县域实际,对全县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及种粮大户进行广泛调研,发现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后凸显"六个有利于"。有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托市收购对稻谷质量要求较高,但对稻谷品种没有明确的规定,阜宁县仍以种植普通品种淮稻系列为主。此次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对普通稻谷影响可能较大,但对市场供不应求的优质稻谷来说,基本没有影响。价格下调倒逼品种改良,推动全县种植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在稳粮价、促生产、保粮安的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探索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革势在必行。方法 文章以稻谷为例,通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模拟逐渐下调最低收购价、取消最低收购价、取消最低收购价并大幅增加农业补贴等方案对我国稻谷的产量、总消费、库存和净进口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探究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 (1)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对稻谷市场价格、总产量和总消费的影响较小,而对库存和净进口量的影响较大;(2)取消最低收购价,虽然能大幅度减小国内外差价、库存量和进口量,但短期内也会显著减少稻谷产量,对我国的粮食供给安全带来了巨大冲击;(3)取消稻谷最低收购价,并大幅度提高了农业补贴后,稻谷总产量下降水平明显减少,既解决了托市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降低了取消托市收购对粮食供给安全的冲击。结论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支持效应显著,为充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在推行粮食市场化改革时,应首先考虑小幅度下调最低收购价,而不是一次性取消最低收购价政策;同时,要配套相应的补贴政策,优化农业补贴结构,来保障粮农的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2014年,中国稻谷最低收购价达到顶峰后开始连续下调,由此产生的调整预期对水稻生产形成较强的价格风险冲击,农户做出何种行为响应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湘、赣两省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2018年,两省水稻种植总面积均有所下降,小农户多选择"调面积",而大农户则更多选择"调结构"。进一步采用修正的Nerlove模型分析发现,滞后期种植面积、农业生产要素流动性、水稻种植收入预期等是影响农户决定水稻种植面积及调整的重要变量。价格下调预期对水稻种植面积及变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对种植结构调整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稻谷最低收购价持续下调初步显现出种植结构调整效应和质量结构升级效应。随着土地进一步向大农户集中,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对中国水稻的产量风险整体影响较小。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收购价下调的风险累积,利用本轮稻谷最低收购价调整的条件,加快稻谷市场化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4.
关注稻谷     
正库存高企、稻强米弱……作为我国第一大口粮品种,稻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将走向何方?如何既保障13亿人的口粮安全,又激活稻谷市场,促进稻米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是各方十分关注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我国首次全面下调了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玉米之后,稻谷供给侧改革开始逐步深入,一些地区和企业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2021年,新季中晚稻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质量整体好于上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中晚稻6个主产省相继启动托市收购。考虑到2021年中晚稻丰收预期较强,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早且范围广,预计最低收购价收购量将增加。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启动,夯实了稻谷价格底端,同时,我国稻谷仍是产需有余格局,市场供给充裕,预计后期价格围绕最低收购价波动。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要继续执行并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表明我国实施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利有弊。虽然说最低收购价政策本质具有扭曲市场效应,但正是这一效应的存在,才有助于保障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从根本上说选择继续稳定并不断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战略的需要。进一步地说,我国实施多年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一些弊端并非完全不能克服,如果在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时能够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特别是同时采取生产契约和购销契约的制度安排,发展订单粮食生产经营,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可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化解粮食高库存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国家首次启动了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给2006年上半年稻米市场带来一些新情况,目前正值南方早籼稻上市之际,各方关注稻米市场价格的后期走势。下面根据稻米市场供需基本情况,结合政策情况以及南方粮食交易市场6月中、下旬以来在各地的调研情况,分析2006年稻米市场走势。一、稻谷总产连年增加,各品种有增有减2004、2005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去年国家首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极大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广大种粮农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06年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加快稻谷收购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2004年以来,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经历了保供给为主、保增收为主、试探性市场化改革和实质性市场化改革四个阶段。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迈出实质性市场化改革步伐,主要措施包括大幅降低托市价格、缩短托市收购期限、提高托市收购质量、优化托市收购启动及停止的条件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突出表现在稻谷市场扭曲程度减弱,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仍面临政策不协调、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农民售粮成本上升、种粮收入减少等现象出现。为推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本文从继续调减稻谷托市价格水平、建立完善稻农收益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8日国家公布了2008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近日再次提高,两次累计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9%~10%.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4%~7%。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无疑是给种粮农民吃了颗“定心丸”。但笔者以为.在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同时。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对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颁发了《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储粮总公司就夏粮收购工作中与农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新变化进行了介绍。今年小麦预案执行时间从6月1日开始,为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激活市场要素主体,今年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适当延后,对各品种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为弥补农民收入损失,国家将配套建立生产者补贴机制;为引导农户更加重视粮食质  相似文献   

11.
正关键词组一供给侧改革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继续实施并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2014年调整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2017年大豆实行市场化收购  相似文献   

12.
稻米市场     
<正>供需形势继续维持宽松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预计2015年我国稻谷市场供需将维持宽松格局。稻谷供应由产量、库存和进口构成。其中,2015年稻谷产量主要依赖于两个前提:一是主产区继续实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有利于保护农户种植积极性,稳定种植面积;二是2015年稻谷生产过程中若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包括天气条件和病虫害情况,稻谷单产维持常年水平。近年来连续启动托市(或临储)收购,稻谷托市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之友》2007,(8S):77-77
国家发改委宣布,今年继续实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价格水平不低于去年。2004年我国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粮食连续三年增产。  相似文献   

14.
粮食最低收购价是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在当前"去库降本"和"提质增效"背景下,下调粮食最低收购价已成为粮食价格体系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但农户行为对政策的响应程度决定了其效能作用的空间。因此本文以湖南省为例,以稻作大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为切入点,通过61村188户稻作大户的微观调查,研究粮食最低收购价下调的政策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稻谷最低收购价格降低时,稻作大户维持既有水稻种植面积的概率高于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的概率,即选择"不变"。"不变"的原因是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稻作大户的种粮预期,有利于促使农户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因此,这为政府在水稻品种实行的"价补分离"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时隔九年,再次明确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到的内容之一,其中明确2022年将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事实上,多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提及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多以"完善""调整"为要点.梳理发现,这是继2013年之后,时隔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及提高稻谷小麦...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一系列惠农措施极大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全面增长,稻谷增产尤其明显,2005年总产量突破1.8亿吨。但是,我们也看到,今年在国家进一步加大惠农力度支持粮食生产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稻谷销售价格却面临极大的压力,而其他经济作物市场价格看好,这一切会不会影响到农民种植稻谷的积极性呢?2005年国家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各地是不是执行到位,农民、企业收益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为全面掌握今年早稻种植变化情况及其原因,2006年4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栽插全面开始之际,南方粮食交易市场调研…  相似文献   

17.
新闻●国家发改委宣布,今年继续实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价格水平不低于去年。2004年我国实行粮食最低收  相似文献   

18.
1稻谷总产连年增加各品种有增有减全国稻谷播种面积持续增加:2004、2005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中国稻谷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2005年国家首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极大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广大种粮农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06年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据预测:2006年全国稻谷种植面积将达到2893万公顷,同比增加10万公顷,增幅0.35%;产量将达到1.84亿吨,同比增加300多万吨,增幅2.1%。1.1早稻面积与产量略有下降预计早稻产量减少15万公顷,全国早稻种植面积下降为586万公顷,降幅2.5%。根据有关部门预测…  相似文献   

19.
2月份在受国家上调最低收购价利好因素的影响,使早籼稻期价快速完成了探底回升,走出了一波较好的单边行情。进入3月份,国家临时储存稻谷竞价交易已于3月4日陆续开拍,并将早籼、中晚籼稻拍卖底价下调20-110元/吨不等,抑制了籼稻市场价格的上涨。上周,国家出台了东北粳稻定向销售的详细方案,加大了南方销区稻谷的供给,将有助于稳定粳稻的市场价格。本月开始南方早籼稻主产区陆续进入播种季节,早籼稻主产区由于受最低收购价的上调,激发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2017年中国稻米市场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口粮消费品种,全国有60%人口以大米为主食.2016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虽略有减少,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高价格、高产量、高收购量、高进口量的局面仍未改变,库存量进一步增加.预计2017年,由于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下调幅度较小,与玉米等作物相比效益相对较好,播种面积和产量仍将进一步增长,消费走弱,进口减少,供给大于需求较多,库存增加;市场价格将呈先走高,后逐步下降的走势,稻强米弱、粳强籼弱的格局稍有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