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如果说甘肃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那他们的午饭和晚饭极有可能会被另一种美食所吸引——马铃薯。只要是说起马铃薯,甘肃人有着说不完的厨艺和经验。只要是说起马铃薯,也就不能不说定西。定西种植马铃薯不仅有200多年的历史,而且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及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薯都"。定西之所以成为"中国薯都",不仅仅是因为土豆  相似文献   

2.
[目的]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定西马铃薯"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优势基本形成。文章系统分析甘肃定西马铃薯及其脱毒种薯的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定西存在问题,明晰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建议。[方法]课题组在甘肃定西马铃薯主产区安定、渭源、通渭、陇西、临洮等4县1区的10个乡镇、20个村、40个社、400户农户,通过逐户走访、与干部群众座谈、查阅资料文献等方法,分析总结得出相关结果和建议。[结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具有主食化加工势头强劲、脱毒种薯产业科技支撑显著增强、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显著特色,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体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瓶颈制约因素。比如主食加工专用品种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种薯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该文通过总结现状、分析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与建议。[结论]甘肃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必须做好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建设、品牌推广体系建设、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仓储营销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定西位于甘肃中部,辖属1区6县均属国定贫困县,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869个、贫困户15.2万户、63.2万人,占总人口的22.8%,贫困发生率为23.6%,分别高于全省、全国3.5个和11个百分点。但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集中产区之一,即拥有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品加工基地,盛名"中国薯都"。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占全市粮播面积的52%,农民纯收入的近三分之一来自马铃薯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近年来,农发行甘肃省定西市分行全面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在曾经"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等地,通过打造马铃薯产业,促进从种薯繁育到主粮化加工全产业链升级,昔日农民糊口的"救命薯""洋芋蛋",如今变成了致富"金蛋蛋"。  相似文献   

5.
<正>毕节市威宁县常年种植马铃薯165万亩,种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威宁,其马铃薯享誉四方,也是威宁农民增收致富的依靠之一。2012年被贵州省农委定为全省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以来,威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当地政府紧抓机遇,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投巨资建设马  相似文献   

6.
从1996年以来,定西马铃薯已跨越自给自足而走过规模扩张和产业培育两大阶段.目前正在加速向“中国薯都”新阶段迈进。16年来,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0万亩发展到300多万亩,总产量由不足1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左右;发展举措由“洋芋工程”提升为“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滕州市全力做大做强马铃薯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小土豆、大产业、好品牌。推动良种研发。加强育种研究,在全国率先成立县级马铃薯组织培养中心,利用农业智慧云平台和智能肥水一体化设施生产微型薯。在丰谷云农科技示范园开展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筛选适宜二季作区生长的马铃薯产品。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年产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铃薯产业是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该文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全面分析,提出了甘肃省下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是完善良繁体系,提高脱毒种薯和良种应用率;扶持脱毒种薯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对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实行补贴;支持马铃薯良种贮藏设施建设;建立种薯质量监测体系;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单产水平;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培育中介组织;创建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大力发展以本地特产马铃薯为主业的特色经济,使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这里的马铃薯还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北麓的察右后旗,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已有较长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旗生产的马铃薯块茎大、干物质含量高、无污染和病烂薯少。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和市场销售份额的不断扩大,经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富奇”牌马铃薯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菜薯和种薯基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到1998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3…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从欧洲传人中闲距令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定西市种植也有200多年的时间。经过长时间的生态适应性选择,加上品种的不断创新和换代,使马铃薯更加适应定西的不同自然气候类型区,成为定西市抗御自然灾害、发展特色产业的首选作物之一。定西之所以适合种植马铃薯,是与定西特定的自然、气候和农田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甘肃省定西市,越来越多不同的经营主体做出了马铃薯主食化的有益探索。接地气的"土货"马铃薯摇身一变,渐渐成了市场上抢手的烤馍、面包等主食化产品。在甘肃薯香园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沾满泥土的马铃薯,经过清洗、切片、干燥、粉碎和包装等数十道工序,约一个半小时后,变成了片屑状的全粉。经过"旅行",马铃薯全粉又来到了甘肃定西伊口香清真食品有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广西钦州市浦北县顺丰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冬种马铃薯示范基地,冬种马铃薯已经迎来收获季节,10余名工人正忙着采挖马铃薯。当天,经专家组织验收,最高马铃薯亩产鲜薯4308.30公斤,破了广西冬种马铃薯亩产最高产量——4266.70公斤鲜薯记录。按照每公斤2.2元的市场收购价,种植1亩马铃薯的产值可达9478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瓶径与策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安定区是定西马铃薯的主产区。面临新形势,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大、做精马铃薯产业,该文就该区发展潜力、发展瓶颈和发展策略等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发展马铃薯产业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马铃薯是国际上公认的主粮作物,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但单产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产潜力巨大,而且与其他主粮作物相比,马铃薯可以在气候更寒冷、更干旱的条件下生产。如果马铃薯主粮化在我国成功发展,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薯企业进一步提高脱毒水平;加强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种薯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建立紧密利益联系机制,努力降低良种生产成本,让广大农民用得起马铃薯良种,提高脱毒种薯推广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定西这个被人们认为“苦甲天下”的贫瘠之地,不仅实现了整体解决温饱,而且创出了享誉全国的“定西马铃薯”品牌。2011年全国出现了马铃薯严重滞销,在许多主产区价格跌破0.40元/公斤的形势下,定西马铃薯平均销售价格达到0.61元/公斤。这是一个令人惊喜而又叹服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正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交汇地带,是全省和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早在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就奏称,定西是"苦脊甲于天下"。近年来,当地政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洋芋工程"。目前,马铃薯已成为定西精准扶贫的第一大产业。"十二五"期间,贫困户收入从2019元增长到3498元,贫困户数  相似文献   

17.
<正>威宁素有百鸟之城、阳光之都之称,是贵州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最多的县之一,被当地人戏称为贵州的"高富帅"。盛夏时节的威宁,天空湛蓝,空气清新,阳光尽情地灼照着大地,一路驶来,田野里盛开着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马铃薯花,成片的马铃薯种薯基地,让人颇感震撼。"我们威宁发展马铃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拔高、光照充足,昼  相似文献   

18.
<正>北大荒马铃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坚持马铃薯基地建设,首创了种薯研发、核心原料基地、马铃薯系列产品加工、全程全方位科研一体化的新型绿色产业化发展模式。企业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基地种植户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使马铃薯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不断提高。2013年,北大荒马铃薯集团  相似文献   

19.
正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等,在中国版图上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称谓。这种源自秘鲁南部的农作物,几百年前进入中国来到云南,走进昭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值逐年提升,2017年实现农业产值42亿元,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昭通市,属革命老区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同样,昭通也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五个地级市之一,世界马铃薯种薯生产  相似文献   

20.
<正>一项在其他地区成功推行了10多年的先进农业种植技术,在玉林能否成功落地?玉林入冬以来,冬种马铃薯就吸引了一双双关注的目光,2016年10月底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的"昊华种植模式"正式落地玉林的田间地头。推广初期,这项技术曾经遭受质疑,然而在一场天灾后,玉林的薯农们开始认真地审视这项技术。据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雄兵介绍,惠东县是广东省马铃薯第一县,多年冬种马铃薯稳定在12.9万多亩,亩产4000公斤,总产量3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