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本文基于多元福利主义理论与公共物品理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性定位进行界定,并进一步搭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枢纽、家庭为基础、市场与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格局。通过将社区功能嵌入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区在供需两端的重要枢纽作用。本文构建“沙漏状”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治理共同体模式,为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是完善农村养老体系的需要,居家养老符合农村传统养老观念和老年人的生活和情感需要,减轻了农村居民养老负担.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发展中存在运作机制难以市场化、资金保障缺乏制度化、服务对象尚不够广泛化、服务人员不够专业化等问题.为建立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应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服务产业化,资金投入多元化;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人才培养,发展志愿者队伍;健全制度规范,实施分类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龄化与城镇化相互叠加催生了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老年人群体,超过5 000万的农村留守老年人正面临严峻困境,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实践中,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着政策体系、地方政府行为、市场机制、社会力量、社群观念、居家照料等多方面的困境和挑战。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治理手段必须从简单化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必须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多种机制,动员和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社会工作者、公众等多方主体和资源,从农村留守老年人问题发生的宏观背景、政策体系、主体行为等多个维度化解困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养老问题更为突出。为研究江苏省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对江苏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和养老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得出江苏省农村地区存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作为主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普及度不够高、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需重视、专业老年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仍需提高等问题。建议在江苏省农村地区创新发展多元化新型养老模式,探索家庭养老、社区养老、集体养老、互助养老等模式,走专业化养老和互助养老的优势互补之路。  相似文献   

5.
唐健  彭钢 《农村经济》2020,(8):91-99
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是主体责任问题。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域下考察农村社会化养老主体责任构建现状,发现农村社会化养老主体责任存在模糊性,其根源在于混淆了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和家庭各自所承担的责任,关键是没有解决"谁来养"的问题,原因在于农村社会化养老主体责任不明确。因此,需要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域下建立供给主体多元、均衡参与、职责明确、有效合作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最终实现新时代农村社会保障权责更加合理配置、发展更加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效果,关系到能否有效缓解人口的老龄化问题,以及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形成。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中存在着资源供给不足、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时有脱节、政策支持体系不到位、供给主体过于单一等问题。这和"条块"分割的社区管理体制、相关制度供给的低效率、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受限、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模式尚未形成密切相关。政府在构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不仅应当转变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多渠道投入的长效发展机制,还应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走向信息化与精细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规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和工业部门转移就业,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空心化"趋势明显,再加上"少子化",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日益突出,如何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福利供给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热点。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制度化养老保障水平低、社会化养老服务相对缺失的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社区性和互助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和有效之策,并迅速在全国推广。作为农村未来养老的新模式,农村互助养老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思想观念、法律政策、资金保障、政府执行等现实困境,亟需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主体的协同参与,促进农村互助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短期社会化专业人力资源难以充分补充的情况下,农村养老照护服务需要利用和依靠中华民族优良的孝道和伦理互助传统,并与现代公共政策相结合,形成有效运行的家庭政策和社区政策。首先,可以通过税收、津贴等政策激励家庭成员与社区邻里参与到养老照护服务的提供中,丰富养老照护服务的人力资源;其次,要加大对购买养老服务的补贴,以亲民的价格让农村老年人可以接受居家养老服务,对于农村孤寡老  相似文献   

9.
我国以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与当前农村急剧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的人口结构所产生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需求建立了内在的关联性。城镇化建设既形成了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集中表达机制,同时也为传统家庭供给模式向社会化供给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政府主导、家庭先行和多元参与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成为基于现实需求的必然选择,政策部门有必要从筹资、规划、递送、管理等层面推动农村养老模式转型与新模式建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养老需求。基于此,为了凝聚多元主体差异需求,精准把握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当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从政府、企业和社区三个层面分析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机理,推进系统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以促进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农民和政府关心的领域,因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得传统的养老模式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针对河北省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为加强河北省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村改居”社区作为城镇化的产物,其养老问题值得关注。受“村改居”社区自身特点的影响,区分于城市或农村社区,其参与养老的各主体发挥着不同作用,如何提升“村改居”老人的养老服务质量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4个案例,采用案例比较研究方法,选取以家庭、社区、市场、政府为主导的养老案例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的毒见》)。提出了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全国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干名老年人35~40张。同时特别明确了到2020年“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  相似文献   

14.
“物业+养老”作为一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模式,可一定程度上弥补社区养老人员短缺和养老资源供需不匹配的短板。基于对苏州市潼泾一社区“社区+物业+养老”实践考察研究,发现在社区支持下物业可以基于制度权威机制、信任机制和功能互补机制有效嵌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之中,发挥物业的“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快速响应”优势,但是“社区+物业+养老”模式也存在养老公共性与物业企业的市场性、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与责任不明确、物业企业的非专业性与养老服务的专业性要求之间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服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作为我国老龄事业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有效的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与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但是居家养老又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境。这些问题与困境主要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养老服务理念、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对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内生动力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优化,以期能够解决目前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困境,从而有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确定了"全面抓好托底养老、全面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全面发展社会化养老、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养老"的"四全"工作思路,在养老服务主体、对象、方式、产品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探索,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家庭参与的"城乡一体"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康养谷里"。  相似文献   

17.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78亿,占人口总数的13.26%,已经高于联合国10%的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将会不断加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养老问题日趋突出。本文对现有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等模式进行分析,综合其利弊,提出网络化居家养老新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网络化居家养老提高服务资源共享性,通过连通各个社区网络,使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互助养老是农村社会化养老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熟人社会网络和传统互帮互助的文化传统为互助养老提供了可能,但农村互助养老过程实质是一个社会交往过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交换理念。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从社会规则、相对资源和最小兴趣三个维度探讨了农村互助养老内在的行为逻辑,总结其实施困境,并对实践路径进行探究,主要包含针对性的政策法规与传统文化的兼容并济、服务对象的精准定位以及健全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体系三点内容。同时指出农村互助养老的出发点在于为农村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互助养老服务,而其可持续性发展却在于对服务供给主体需求和相对资源的满足情况,以期为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提供可行性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孝道转型视角出发,基于CHARLS2015年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比较分析了成年子女外出的不同类型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支持不同子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成年子女外出弱化了受空间限制的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但强化了不受空间限制的经济支持。较之对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的农村老年人的影响,成年子女外出对自理能力受损的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支持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强度更大;较之成年女儿外出的影响,成年儿子外出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支持的影响更显著且强度更大。可见,成年子女外出并未全面弱化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支持,而是推动家庭养老由"侍奉在侧"型向"成就安心"型转变;成年女儿在农村家庭养老中并未扮演替代性角色,而是仍旧扮演着辅助性角色。为此,应加快推进就地城镇化,大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互助养老服务,倡导孝亲敬老的美好家风。  相似文献   

20.
智慧居家养老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必要性产物,现有的智慧居家养老一改往日的传统养老服务,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平台整合资源,实现老年生活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符合当下对高水平养老服务的追求。通过对现阶段智慧居家养老研究发现,存在主体责任不清晰、智慧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本文从责任视角出发,积极探索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方向以及各社会主体责任的界定,为智慧化养老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