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义银 《新智慧》2008,(11):70-71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简称“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2.
一、“闲置”土地能否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限定为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出租的建筑物。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3.
陶晓雯 《全国商情》2009,(13):78-7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企业持有的房产除了用作自身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场所和对外销售外,出现了将房地产用于赚取租金或增值收益的活动,即投资性房地产的出现.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予以确认,并首次在对非金融资产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该准则的颁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投资性房地产的提出有效规范了企业所持有的土地、房地产的具体核算,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更是对中国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将企业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区别于原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单独核算.本文分析了我国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原有规定中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内容的差异,并就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观念的改变,企业将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已是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改变了企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方式,新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资产单独核算,有效规范了企业所持有的土地、房地产的具体核算,能够真实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内在价值,增加报表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是计量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对中国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其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人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7.
颜淑姬 《新智慧》2007,(6):11-12
对于土地使用权在会计核算上的归属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旧会计准则是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将土地使用权分别归人投资性房地产以及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购人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尚未开发或建造自用项目前,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按本制度规定的期限分期摊销。  相似文献   

8.
欧理平 《新智慧》2008,(2):14-15
为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准则”)。在此之前,我国企业没有进行投资性房地产的单独核算,其确认、计量等都与一般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类似,也没有进行单独的信息披露。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6,(4):29-30
第—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二)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三)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的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在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的情况下,无论何种持有意图,均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这实际上忽略了持有意图对会计计量的影响。而对于金融资产,现行准则又因持有意图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在同一准则体系下,出现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会影响准则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因此,有必要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考虑持有意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范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但由于观念转变较难、条件的限制及管理层的谨慎要求等,该准则颁发后,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上市公司仍然较少。当前,投资性房地产已成为多数上市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实现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准则”),不仅使租赁的会计业务得以规范,而且有利于全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对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就新颁布的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XB)的13号会计公告作以下比较。一、租赁的定义准则将租赁定义为: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而美国对租赁的定义是:租赁是转让财产或设备(土地或应折旧的资产),以及使用权通常达到一定时期的一种协议。从两国的定义来看,极为相似。二、准则的范围准则在引言中指出,其不涉及以下特殊的租赁业务:①开采或使用石油、天然气、林木、金属及其他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租赁协议;②土地使用权的租赁协议;③电影、录像、剧本、文稿、专利和版权等项目的许可协议。而FAXB明确规定的不属于租赁业务的仅包括以上①、③两项,土地使用权的租赁在其规范范围之内,这是由于我国对土地使用权有特殊的规定,因而与美国存在差异。三、租赁的分类我国与FAXB均站在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不同角度来进行分类,并且都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但在具体分类标准上又有所不同。准则对承租人和出租人两方来说,融资租赁所采用的分类标准是一致的,这...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本身具有投资与消费二重性,而现行房地产市场由于国家和地方都赋予其支柱地位,再加上融资环境的单一,投资渠道狭窄,使得大量民间游动资本缺少选择增值路径,更由于房地产投资属性及土地稀缺性加剧了人们对房地产增值的预期,使大量资金被吸入和挤入房地产市场,使房地产市场投资性过强,导致房价虚高,脱离国民购买力。投资性过强而消费性弱化的房地产市场,很容易出现房地产泡沫,这不仅危害整体经济,而且危及国民的生存需要,因而必须将投资性过强的房地产市场回归到以消费属性为基础地位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如何准确地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这个新准则,并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性质特征、初始和后续计量、转换与处置等方面对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5.
新企业会计准则试行一年多来,纵观沪深两地上市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其年报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为数并不多,这彰显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实务应用的局限性.通过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因素,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在实务中能更规范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6.
《新智慧》2006,(4):26-2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建筑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二)生产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应用指南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做出了规定,但从准则颁布后连续两年"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来看,该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后续计量、房地产的转换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所以应该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等有关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做进一步修改、完善,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8.
《新智慧》2006,(4):25-2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很多企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投资性房地产业的影响,本文首先论述了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内容;其次探讨新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的影响;最后阐述新会计准则对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与IAS40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实施的影响.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与IAS40相比,在规范范围、投资性房产确认、计量、转换和披露诸方面都实现了"大同",但也存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异";"大同"是我国实现会计国际趋同的客观要求,"小异"则是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和会计改革进程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