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顾静巧 《宁波经济》2007,(10):40-41
信用村,是指辖区内农户信用观念强、经济状况好、致富积极性高、社会风尚好的行政村。信用村实质上是为了较好地解决农民贷款难、农业信贷投入不足等实际问题而建立的一种由农民自愿参加,农村信用社提供贷款信用的管理模式;是一种由信用社、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建立的一种社会信用  相似文献   

2.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德政工程。海西州从2002年开始开展此项工作,经过近三年的运作,截止2004年末共创建信用村16个,评定信用户3881户。全州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活动开展的如何,这项金融政策贯彻落实的如何,最近我们对全州6个县、乡政府,15家信用(联)社,5个行政村,78户农民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海西州推广农户  相似文献   

3.
截至今年3月底,国家开发银行新农村建设及县域贷款余额已达3101亿元。国开行近年来致力于融资支持新农村建设,选择蓟县进行试点,创新农户担保方式,通过组建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互助联保小组的形式,把原来分散的农民个体信用整合成信用联合体,解决农民因抵押不足、信用单一、贷后监管难而导致的“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造成农村信用社村集体贷款沉淀的“四因素”一是“村贷户用”为农民垫支生产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至10世纪90年代初,农村信用补发放农业贷款的主要形式是以村集体为单位,年初统一向农村信用社贷款,为农民支付生产费用,且大部分是信用贷款;年末农民向村集体还款,再由村集体统一归还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在这种贷款模式下,有的农民由于天灾人祸或共他方面的原因,没有能力归还贷款,最后只能将贷款挂在村集体账上,这是形成村集体不良贷款的主要因素。二是村集体贷款为农民垫交税费。在农民税费减免之前,农民需要交农业税、特产税、水利费…  相似文献   

5.
《天津经济》2009,(9):F0002-F0002
近年来,天津农村合作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农村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在天津市农村地区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大力开展被誉为“天津模式”的信用工程建设,积极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截至6月末,我行涉农贷款余额265.7亿元,占到全市涉农贷款总量的40.5%。  相似文献   

6.
实行农村担保互助,是创新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破解农民创业和发展农业生产"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探索。文章对上杭县九洲村农民担保互助会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出农民担保互助会发展所面临的信用意识、贷款审查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郑传玉 《理论观察》2006,(5):161-162
信用村建设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基础环节,拜泉县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从培植农村信用户人手,开展了“信用工程”建设活动,一项由政府参与、人民银行组织、农村信用社主办的对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由此展开,并对被评为信用等级的农户发放不同金额的免于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三年来,随着信用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扩展和个.人征信宣传活动的全面启动,全县的信用村由2个发展到18个,信用户发展到35,680户,涉农贷款投放量增加到4亿元,成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拜泉的实践证明,培植农村信用户是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和农村信用社“难贷款”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江苏改革》2001,(2):40-41
如何正确引导广大农民讲信用,大力营造贷款有借有还,积极归还的良好氛围,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让其不断增加收入早日成为小康户?射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全县范围内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以开展信用村(户)评比活动为载体,架起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桥梁,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如今,信用意识在人们心中发芽开花,结出累累硕果,一批批信用村,一个个信用户不断涌现,已成为该县农民经济交往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融资体系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很不协调,"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应该在改进"三农"金融服务,缓解"三农"贷款难,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过去,河南伊川一些农民、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总反映“贷款难”。同时也有信贷人员抱怨“贷户信用意识差,放贷容易收贷难”。河南省伊川县农村信用联社(下称伊川联社)通过广泛的调研,发现问题的症结是信用问题,而解决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辖区内实施信用工  相似文献   

11.
汤敏 《西部大开发》2012,(11):92-93
对于需求金额较少,又没有什么抵押品的小农户以及贫困地区的农户,尽管各个金融机构也采取了信用村、信用户、惠农卜、五户联保、公务员担保等各种力式来解决小农户贷款的问题,但往往是开始时轰轰烈烈,规模一大就难兔出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贷款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小企业信用不足,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惜贷”现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仅是扭转中小企业贷款难、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我们要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贷款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小企业信用不足,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惜贷”现象。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仅是扭转中小企业贷款难、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我们要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金港镇滩上村还是江苏省张家港市9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当时,村工业销售收入只有几百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村负债2400万元,贷款50万元,是金港镇有名的贫困村,人们因之称之为"坍上村"到2010年,  相似文献   

15.
我省中小企业贷款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贷款难的成因不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有人把贷款难归之于国家政策不公,有的人则归之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偏见,信贷机制不合理,有人则归之于社会信用评价和担保体系不健全。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揭示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本身融资素质不高。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三门峡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创建农村信用工程为载体,认真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实现了农户增收、农信社增效的多赢局面。至11月末,全市累计评定信用户22万户,占总农户数的54.9%;评  相似文献   

17.
张宁华 《发展》2013,(12):36-36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架起了银企之间桥梁,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信用担保机构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如何做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辽宁融正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服务台,一位前来咨询贷款事项的企业代表告诉记者:"我们要引进新项目,迫切需要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但企业注册资本较少,又没有足够的抵押物,银行大多不愿意受理。经过朋友介绍,了解到融正担保的贷款政策,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的村镇银行之一,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已经正式挂牌成立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里,在发放贷款时,我们不是单纯针对某一个农民,而是以村为切入点,让村干部成为银行和农民之间的桥梁,从而建立一种简便的贷款模式,让农民不用再为跑银行、跑手续而犯愁。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具有学习便捷、灵活、适宜居住地分散的农民就学等特点。文章以广西电大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一村一"项目在广西的今后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分析,以期推动"一村一"项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