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下半年国际石油市场和价格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11年以来,国际油价高开高走,5月初恢复至2008年4-5月份的水平,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达到113美元/桶和126美元/桶。当前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充足,基本面并不支撑国际油价走高,油价走高主要归因于中东北非局势、心理预期、市场投机、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估计目前国际油价中的"泡沫"为2530美元/桶。高油价增加了脆弱复苏中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但短期内不会改变整体复苏的态势;高油价对石油需求的抑制作用已经显现,经合组织(OECD)部分国家石油需求出现下降,主要机构调低了2011年石油需求增长预估值。展望2011年下半年,虽然世界石油供应比需求富余30万120万桶/日,但引发油价上涨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加之高油价对美国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国家,美国政府压低油价的意愿不强,因此预计国际油价仍将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2.
高油价还能持续多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以来,国际油价出现飙升,2005年6月名义油价再创历史最高记录。但是,扣除美元通胀和汇率贬值后的真实价格基本与2000车油价水平相当,且明显低于1979~1986年的平均价格水平。本轮油价飙升的主要原因有,需求增长超出于预期:剩余产能不足、致使供应增长乏力.石油库存量偏低;投机基金推波助澜以及美元贬值:再加上短期因素和突发事件加剧了对借应短缺的担心等。此外,似乎也有政治价格的阴影。从短期看.虽然有利余产能不足、炼油能力薄弱、馏分油库存偏低、风暴威胁生产以及季节性消费等因素影响。但高油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和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正在显现.预计今年下半年和2006年可能是油价走出高峰的转换期,但月平均油价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从长期看.世界经济的增长正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高油价也将促进石油生产能力和替代能源的发展。2020年前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增长率可望低于以往的水平,预计未来油价将缓慢向50美元/桶回落。  相似文献   

3.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美国和日本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力波  华民 《国际石油经济》2008,16(1):32-37,45
2002年至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特点包括:1)油价持续上涨的周期长,上涨幅度大;2)油价上涨与美元走弱密不可分;3)原油期货市场的投机因素对现货市场的影响逐渐加大.2003-2006年,原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明显弱化的迹象,但是,200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宏观经济指标方面出现波动,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似乎初现苗头.本文采用一种新的非对称协整检验方法,研究分析2002年以来原油价格波动对美国、日本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由持续到2002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与持续到2007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原油价格冲击对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影响,近年来发生了变化.原油价格冲击对于经济体的影响取决于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原油价格波动与总体价格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总体价格水平的传导机制相对而言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4.
虽然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因素众多,但是从根本上看,供需仍是决定性的因素,需求在供需平衡中又处于主导地位.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石油消费大国,其年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因此,美国在全球石油供需平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美国国民经济对进口石油的承受能力,以及美国消费者个人石油消费支出的承受能力来看,当前的油价水平仍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还不能对美国的需求增长产生根本性的抑制作用,美国石油需求仍将适度增长.从名义价格来看,国际石油市场已进入高油价时期,虽然油价继续上扬的阻力已经较大,但油价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依据历史经验,80美元/桶的油价水平将会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石油需求将会迅速下降,国际油价也可能随之大幅跌落.但从目前的国际石油市场的运作机制来看,油价进一步冲高至80美元/桶的可能性不大,大幅度回落到30美元/桶或以下水平的可能性则几乎不存在.  相似文献   

5.
2006年以来,地缘政治已成为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突出因素.预计2006年油价将在高位震荡,价格水平与2005年相当.展望未来,尽管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但总体看来,石油供需平衡可以得到保障,国际油价将趋于回落,预计2007年油价走势可能出现拐点.目前,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历史经验表明,高油价过后,石油行业往往出现生产相对过剩、油价暴跌的局面.因此,在高油价下,石油公司同样面临很大的风险.面对2007年可能出现的油价拐点和下降周期,应尽快理顺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疏导结构性矛盾;减免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鼓励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增加我国石油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积极影响.同时,石油企业应强化抗风险意识,在继续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的同时,审慎投资,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海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和油价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国际油价一路飙升,给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作为能源消耗大国,高油价下的中国经济同样受到了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7.
高油价:原因透视及走势前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虽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原油需求量增大,但是由于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继续增长,欧佩克的实际产量也比较大,所以国际市场石油供需总体基本平衡,不至于支撑持续的高油价。造成2003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原因除经济增长因素外,主要有:美元贬值促使欧佩克减产保价;美国战略储备增加、消费国石油库存较低;个别区域和个别品种(美国汽油)的供需矛盾突出;(5)地缘政治不稳定形成“恐怖溢价;(6)“储量枯竭论”重新抬头引发恐惧心理;(7)投机基金的炒作加大了油价上涨的压力。2004年下半年,促使油价坚挺的因素将依然存在,主要是石油需求继续增加、伊拉克产量不确定性很大、其他产油国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等。但是某些因素可能发生逆转,特别是欧佩克国家增产、投机资金获利回吐和中国经济的降温,都可能促成国际石油价格回落。预计在经历了今年的高油价之后,2005年石油需求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从总体看,2005年的油价将比2004年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8.
结构性供应紧张继续困扰国际石油市场,油价已经由年初的51美元/桶涨到77美元/桶。尽管欧佩克自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两次减产,原油供应依然充足。在原油库存增加到9年来高峰的时候,油价却在油品库存低下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供应风险影响下涨到接近历史最高水平。高油价阻碍世界需求增长的迹象并不明显,美国、中国、印度、中东以及拉美等地区需求增长依然相当旺盛。  相似文献   

9.
国际油价波动长周期现象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国际油价145年的变动过程中,存在着高油价均衡和低油价均衡相互交替的长周期变动.在讨论克鲁格曼多重均衡理论基础上,以长期市场供求关系演变解释了国际油价波动长周期现象.石油勘探开发投资的长周期、阶段性特征和与之相关的石油生产成本结构、特殊的石油长期供给曲线、高油价稳定预期对勘探开发投资的刺激是形成国际油价长周期波动的主导力量.持续高油价将促进石油利用模式升级,从而影响石油的长期需求,这也是促使高油价均衡向低油价均衡转换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石油资源的耗竭性特点对国际油价的决定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供给和需求对长期高油价的反应使得石油投资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长,石油消费模式不断向更高效率演进.若油价波动的长周期规律存在,则目前正处于第六个长周期波动的高油价的上升阶段,本轮最高油价上升到100美元/桶以上是可以预期的.即使当前大幅增加石油投资,高油价时期仍可能持续8~10年.  相似文献   

10.
石油峰值是高油价的“幕后推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狂飙,美元眨值、地缘政治以及投机等被认为是高油价的重要原因。但是,美元贬值只能解释油价飙升水平的三分之一,地缘政治和金融投机因素只是高油价的助推因素,OPEC增产态度刺激油价进一步上涨,它们都不是油价持续走高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全球石油峰值的即将到来是油价飙升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依据如下:1)世界石油产量已经进入平台期;2)非OPEC石油产量已经达到或接近峰值;3)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在较长时期内是刚性的。目前高油价的“幕后推手”是石油峰值这一客观规律而并非石油峰值研究。高油价只是石油峰值的表现之一,世人必须正视石油峰值问题并积极采取对策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以来,大涨两年的国际油价依然在每桶50美元的高位徘徊,6月27日美国期货市场的石油价格再创新高,达到每桶60.58美元,创历史新高。连续几年的高油价G给我国宏观经济、相关行业以及居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第一,高油价抑制经济增长势头.增加经济走向的变数。据有关部门测算,  相似文献   

12.
自2014年6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伦敦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轾质原油(WTI)期货价格纷纷跌破50美元/桶,累计跌幅超过60%.油价下降直接导致石油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给我过石油公司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对油价新常态进行了解读,并提出新形势下国内石油行业面临的挑战及相关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的持续繁荣,带动消费需求旺盛增长,石油和化工行业步入了经济景气的波峰期,热点产品和项目出现“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另一方面,国际油价日益逼近100美元/桶,国内能源、资源性产品供应日趋紧张,由此带来整个产业链及产品的成本提高,拉动下游产品生产价格攀升,使得石油、石化、化工产业链上供求关系的矛盾变得更加敏感。在高油价背景下,  相似文献   

14.
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个月石油价格不断攀升,7月份,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的月平均现货价达到每桶40.68美元;进入8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多次刷新21年以来的最高记录;8月11日当天,WTI9月份的期货价格一度升至每桶45.04美元,再创新高。目前,分析家已经将关注的焦点从油价暴涨的原因转向油价暴涨可能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多数人认为,现在的高油价对2004年的世界经济前景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不可能使世界经济脱离复苏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底,受世界三大经济体同时出现经济滑坡以及“9·11”事件的影响,各主要机构纷纷预测2002年世界经济将陷入衰退,石油需求将疲软,油价会总体走低。但事实出乎预料,自年初以来,油价在震荡中全面升温,1~6月份WTI、布伦特和米纳斯原油平均价格,分别达到每桶24.17、23.64和23.06美元,比2001年下半年上涨了1~2美元。现在2002年时间已过半,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上半年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如美国经济走势、中东局势、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政策及欧佩克产量政策会对下半年的油价走向产生什么影响,下半年国际油价将会如何变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行业内外的几位专家、学者进行了采访,请他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环球潮汐     
全球和区域经济增长面临油价持续走高和通胀重现压力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上,财长们指出全球和区域经济增长正面临油价持续走高和通货膨胀重现的危机。2004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持续剧烈动荡,油价一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国际原油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指出,近期油价高企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风险,稳定油价问题至关重要。亚欧财长们也一致认为,持续走高和不断波动的石油价格威胁全球经济的增长,尤其威胁对石油依赖程度高的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专家指出,高油价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是其负…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际油价一路飙升,给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作为能源消耗大国,高油价下的中国经济同样受到了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全球经济有一定程度回暖迹象,但发展依然不均衡.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好转势头,欧盟国家依然没有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平稳,发展中国家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者.美国页岩油产量出现快速增长,原油对外依存度继续下降,平抑了国际油价,预计2014年国际油价将稳中有降,均价保持在100美元/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 郁红)对于已习惯于高油价的世界经济来说,此轮油价大跌改变了太多.在人们的想象中,石油生产者将会因油价下跌而受损失,石油消费者将会因油价下跌而得益.但问题不这么简单.2014年12月,中国石化联合会中小企业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俞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以来油价持续大跌令国内炼油行业全面亏损,亏损总额甚至达到上万亿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两年来低油价下石油产量的变化,以及低油价对主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和天然气行业的影响.低油价对油气产业的科技进步、降本提效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为油气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重组带来了活力.低油价下油气生产国加强对外开放,重视经济走向多元化,将促使世界石油市场更加成熟.油气的低价和充分供应,为新能源依靠科技进步大幅降低成本争取了时间,使其得以按市场规律大幅替代化石能源.欧佩克单方面决定原油价格的时代已经结束,多元化的国际石油市场将更有利于保障石油和能源安全.预计近期以不变美元计的油价年均值可能在50~55美元/桶,中长期可望维持在60~80美元/桶.世界油气领域的新常态带来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总体上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