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时下短评     
时下,有一种怪现象,信用社催收贷款要靠“骗”。某借款人贷款已到期,信贷员多次催讨,借款人无动于衷,信贷员没招可使时,只有违心去“骗”:“只要你把贷款还了,马上早贷给你。”“再贷给你”能否兑现,信贷员心中也无把握。 催收贷款岂能靠“骗”?它的危害性不可小看。一是这种现象说明信贷风险已经出现,借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长此下去,贷款有可能出现呆滞,直至呆账。二是还贷靠“骗”影响了信用社的信用,信用社以诚信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最近,笔者到农村调查信用社支农工作时,发现一些贷款名不符实,其情况令人担忧。  信用社由社员入股组成,主要为“三农”服务,以支持发展农村经济为己任。但目前少数贷款户在信用社办理贷款时“张冠李戴”,采用行政施压、人情关系、请客送礼等手段骗取信用社信贷资金;少数信用意识较差的贷户为获得贷款,与村、组干部一道利用自己妻子姓名、未成年儿女姓名到信用社申请贷款,信用社虽然派员到村、组调查,但只知其名不知其人,更不知一户“化整为零”有多少个姓名在里面;还有部分借款人用自己的名义瞒着家人贷款给别人使…  相似文献   

3.
今年自3月1日起,湖北省孝感市农村信用社对辖内失信借款人全面实施“失信惩戒”制度。对贷款逾期不还者, 坚决不发放新的贷款,并实行贷款逾期加罚息制度;贷款逾期三个月以上偿还者,向其发放新的贷款时,无论金额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金会并入信用社的信贷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显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贷款质量差,收回无保证。基金会归并时,对这部分贷款的认定,信用社、县联社自下而上虽经过了双层把关,进行了严格的“去粗取精”,但因当时受行政干预和某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并入 (收购 )的贷款中掺杂着“水份”不容置疑,主要表现在:有些贷款占用形态不够真实,正常贷款中的非正常贷款显而易见;异地人情贷款较为普遍,信用社对此情况不明,人地两生,管理不便,收回困难;借款人信用观念差,加之对贷款转移到信用社的偏见,赖债逃债现象时有发生;贷…  相似文献   

5.
现时,部分信用社的信贷员在清收贷款过程中,遇到贷户无钱归还贷款本息的情况,往往向贷户收取少量“放空费”,少则5元,多则近百元。某信用社一信贷员一个月就收回“放空费”21笔,金额345元。信贷员凭这个收费一来可以向领导反映一天的工作动态,便于考核贷户的跑面情况,二来可以增加信用社“第三收入”,三来通过小额收费,可以延长诉讼时效,可谓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但是笔者在基层实际工作中发现,由此收费引发的负效应却是得不偿失的。 其一:“放空费”的收取,淡化了贷户的信用观念。贷户作为债务人按期归还贷款本息本是必须履行的义务,如果到期不还而只收取“放空费”信用观念必将受到影响,如某农户贷款2000元,当信贷员上门催收时,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信用社经营业务的不断扩大,借款人或担保人因无力以货币资金偿还贷款而以资产抵偿贷款本息的情况大量增加,农村信用社由此取得的抵贷资产也就逐渐增多。当前,加强信用社抵贷资产的管理、处置和盘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为此,笔者曾专门对信用社取得的抵贷资产进行了调查,发现信用社在抵贷资产的确认、取得、管理和变现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大家探讨。问题一:待处理抵贷资产科目成为信用社转移不良贷款的一个“避风港”抵贷资产是指借款人不能依约归还贷款时,经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三方协商,或者仲裁机…  相似文献   

7.
笔者有一位朋友被信用社评为信用户,但他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时,手续仍然那么繁琐,利率更谈不上优惠。据笔者所知,他在这家信用社开户几年了,每笔贷款都按期还款结息,从没有逾期过一笔贷款,可称上标准的信用户。另据了解,某县信用社去年所发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额不足10万元。由此可见,即使是农村信用社自己评选、确认的所谓的信用村和信用户,对他们仍存有戒心,惜贷、惧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某些地方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评比还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将人总行关于把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评比与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相结…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如何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课题。为此,笔者对枣阳市吴店、南城、七方等三个信用社的信贷管理情况作了调查,以期探索农村信用社向商业化经营转化过程中强化信贷管理的新对策。 一、信贷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一)基础管理缺乏稳定性。一是借款的自主性不强,借款合同要素不齐全。在催收贷款中,有40%的贷款户均无意向申请和正式申请,部分借据要素不完善,缺时间、缺利率、缺用途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借款主体不够明确。一些企业的分支机构贷款所签订的合同不具备法人资格,而有些借款人又帮人贷款或转换贷款用途,造成借款主体的不合理、不合法。三是对逾期贷款超期加罚息制度执行不力。从七方信用社20笔逾期贷款的抽样调查来看,仅有3笔执行了逾期加息制度,其他均未执行。四是信用社自身缺乏有效的信贷管理机制,制约机制及  相似文献   

9.
时下短评     
放款要讲“人情味”重庆王兴明放贷款要讲“人情味”,这里指的“人情味”并不是放人情贷款,关系贷款。而是带着感情去放贷,真心实意为贷款户排忧解难,放贷款不吃人、不拿人、不卡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还要不欺人、不压人、不小瞧人,而是去真心实意帮人,这样的贷款放出去容易,收回来也简单了。 信用社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利的关系,信用社投放贷款,不仅仅是信用社与借款人之间的业务行为,而且也应该是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与客户感情交往的行为,投放的不仅仅是一笔钱,而且也包合一份真感情。人们常说的有一句话:人要凭良心…  相似文献   

10.
不良资产是困扰农信社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防范化解不良资产风险,使信用社走出经营低谷,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观点,即“放水养鱼”和“放水卖鱼”。所谓“放水养鱼”,是指信用社为了收回旧贷,通过对因经营管理不善或自然灾害而不能按约归还的借款人注入新的贷款,使其恢复生产经营,获得新的收入,用新的收入归还旧贷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适用于沉淀资金数额小,且信誉较好的借款人。如果信誉差,即使借款数额小,也不能生搬硬套“放水养鱼”的做法。“放水卖鱼”与“放水养鱼”相反,是指信用社为了盘活沉淀资金通过采取经济、法…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近期对信用社业务检查中发现,一些基层社对已核销呆账贷款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已核销呆账贷款明细账设置不规范。农村信用社对已核销的呆账贷款,应单独设立台账进行管理。检查中发现,个别信用社没有建立明细台账,部分信用社明细台账只登记了借款人和借款金额,记载内容过于简单,未按核销年度时间顺序记载,台账要素不齐全。  相似文献   

12.
目前银行、信用社大量债权不能实现,其原因有的是企业经营不善造成亏损,无力还债;有的是企业偿债意识差,恶意逃废银行、信用社债务,表现为企业法人甩债出逃、有钱不还、故意拖欠到期贷款本息、多头开户骗取银行、信用社资金。一些借款企业动辄以“企业破产将影响社会稳定”等理由拖欠银行、信用社贷款,有的地方司法部门往往出于保障地方就业等动机,对赖账企业进行保护,严重恶化了社会信用环境。究其原因,法律约束弱化是“赖账经济”形成的温床。   “赖账经济”我拿什么和你算账 ?以法律为支撑点,给失信者以惩戒。信用是市场经…  相似文献   

13.
报载,福建省永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行“信用社”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金融机构贷款回收难、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两难”问题。顾名思义,信用社就是要讲信用、守信。对自己是,对服务对象更是如此。不难理解,这是“信用”包含的意思即遵守诺言、实践诺言,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然而,这几年在一些地方,信用制度被人为扭曲破坏,失信的企业和个人多了起来。更有甚者,蓄意逃避债务,导致信用社到逾期贷款居高不下的现象日渐增多。可以这样说,信贷资金的大量沉淀,以致血本无归,这是造成一些急需信贷支…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一) 年初以来,我们襄汾县农村信用社以创建信用工程为龙头,带领全县信合干部职工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不断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通过方便快捷的信贷方式,构筑了一个富民兴社的“双赢”模式,信用工程也以其巨大的效应赢得了党政的认可、同业的肯定和百姓的赞誉。 一、正确决策 把创建信用工程作为突破口 襄汾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前些年由于部分信用社在市场定位上存在偏差,将大量贷款投向乡镇企业,不仅偏离了支农方向,而且制约了信用社自身经营效益的提高,还不…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石,信用问题是造成农民贷款难和信用社难贷款,以及制约双方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0年山东省寿光市农村信用联社实施以评定信用明星镇、村、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以来,有效地打破了这一“瓶颈”,在广大农村中形成强大的信用冲击波。为农民和党政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了启动资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排队归还信用社贷款本息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农村信…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   案例一:浙江舟山某信用社 (原为城市信用社 )与借款人县渔业公司、担保人县石油公司于 1997年 1月 3日签订保证借款合同,信用社依约借给县渔业公司人民币 200万元,期限 6个月。后因借款人及担保人未按约定归还借款本息,信用社于 1999年 12月向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以信用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金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七条第 (一 )项“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的规定,认定借款合…  相似文献   

17.
贷款流向管理.是银行通过借款人账户对贷款去向.用途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对贷款风险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透过这一环节,银行可以对借款人的资金流向流量进行动态监控.适时发现借款人是否据实申请贷款,有否将贷款挪作炒房炒股等高风险投机经营的行为,进而掌握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经营风险.在贷款资金运用违背约定,危及贷款安全的时候.及时扣收贷款,防止损失。  相似文献   

18.
四夏大忙还未结束,江苏省涟水县朱码镇朱码村农妇朱静兰就来到镇信用社申请一笔1万元的资金,准备生猪补栏。朱静兰家以前是有名的贫困户,经常向政府要救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以前也想致富,可借不到钱,自2002年全县在朱码镇开展信用镇创建活动,提出3—5户采取联保的方式就可以拿到贷款,我当时就联系三户人家,在村里协调下,镇信用社给我贷了1万元的款,我搞起了生猪饲养,当年就获利,还及时还清了贷款。由于我还款及时,说话算数,现在被评为最佳信用户了,最高可以拿到2万元贷款呢。”如今已是养猪大户的朱静兰的脸上溢满自豪。  相似文献   

19.
发放助学贷款是用市场手段解决 贫困家庭子女人学困难的一种金融业务,其社会意义不言而喻。对农村信用社来说,发放助学贷款可以丰富贷款品种,扩展消费信贷领域,调整贷款结构。因此,助学贷款可以说是实现社会效益和信用社经济效益“双赢”的助推器。在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很不健全、助学贷款操作办法还不具体明确,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制度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如何克服助学贷款期限长,贷款对象未来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贷款风险比较大的不利因素,确保助学贷款既放得出,又收得回? 一、选好贷款对象。发放助学…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落实社员贷款优先、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的政策,有效控制贷款风险,解决农村信用社“放款难”和农民“贷款难”问题,山西省陵川县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广农户信用贷款证制度,形成了农民受益、信用社增收、政府满意的局面。 一、开展创建“信用户”和“信用村”活动 近年来,因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这个县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逾期难以收回,经营困难,多数信用社不同程度存在“恐贷”思想,同时农民“贷款难”问题突出,疏远了广大农民与农村信用社的关系,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为此,人民银行陵川县支行和农村信用社通过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