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劳动法律出于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之考量,在法律规范上加入了大量国家干预的内容,使得劳动法律兼具有私法与公法之双重性质,因而对劳动合同试用期之法律属性的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劳动法理论本身,更应以民法理论为基础。在劳动法范畴,试用期为劳动合同之特别契约;而在民法范畴,试用期为劳动合同所附之解除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公司法》第二十条的基础上,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十三条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扩张性规定,体现了该制度的重要性。为保护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者,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该制度进行扩张规定的基调,将该制度的适用情形和适用主体进行合理扩张,明确其在劳动法领域的适用,并将现有证明责任进行一定转移,以符合劳动争议案件对劳动者进行倾斜保护的原则,为劳动者保护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体系,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劳动法避免自己的打工权益遭到损害。为了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规范劳动制度,本文对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劳动法视野下的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权益保护,劳动法的保护措施以及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劳动法>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对此,我国<宪法>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劳动法>将此作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立法目的的最高效力的法律依据.<劳动法>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就是充分体现宪法有关规定的精神,把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明晰化、具体化,使宪法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以真正实现.另一方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实现稳定劳动关系、正常劳动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5.
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体系,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劳动法避免自己的打工权益遭到损害。为了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规范劳动制度,本文对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劳动法视野下的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包括签订劳动合同时的权益保护,劳动法的保护措施以及大学生打工权益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与社会转型推动了我国在经济方面、 社会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和外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经济方面飞跃发展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人民的社会整体分裂也在扩大,有的人处于社会弱势地位.而弱势群体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弱势群体的保护需要法律制度的有力支持.在保护弱势群体这方面,从相关部门法的立法性质来看,劳动法和是保护弱势群体的主要力量.本文的重点是提出以劳动法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的原因分析,首先阐述了弱势群体的提出背景和概念界定,其次指出了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与不足之处,最后针对劳动法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为了实现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目标,《劳动法》在更加倾向于维护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在依法制约劳动者侵害用人单位权益的行为,以维持双方之间力量与利益的平衡。竞业禁止制度就是《劳动法》中着重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一项制度。那么,《劳动法》中的竞业禁止  相似文献   

8.
朱永德 《企业经济》2006,(4):177-179
商业秘密不同于专利技术的最大区别是其具有保密性,权利人不需要将其公开即可以获得法律的保护。商业秘密的保护是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认为应建立保护机构,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劳动法以及其他手段来保护我国的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9.
《中国劳动保障》2015,(1):16-17
2015年1月1日,《劳动法》正式实施20周年!20年,弹指一挥间。作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劳动法》开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法治时代,在我国劳动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年来,《劳动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制度和规范,为《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利益平衡为主线,分析了分析新闻自由与名誉权的利益基础,根据权利主体、利益基础的不同,将名誉权划分为普通个人享有的名誉权、政府官员享有的名誉权、公众人物享有的名誉权。在三对冲突中,第一对冲突应向普通个人名誉权倾斜保护,后两对冲突中应向新闻自由倾斜保护;在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中,这种倾斜保护主要体现在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制度中。  相似文献   

11.
1994年7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劳动法》。十年来,作为我国根据宪法制定的第一部劳动保障基本法律,《劳动法》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和规范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劳动关系,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加快了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的进程,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明确了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十年来,以《劳动法》为主线,先后出台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贯彻了对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的原则,其对消费者权益和经营者义务的规定是社会利益本位原则的体现。但是,消费者作为社会主体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理性消费。消费者依据法律和诚实信用原则实施理性消费行为是消费者主权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协调的需要,是达到消费者利益与经营者利益、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平衡协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据农业部透露,今年我国农业部门将在积极争取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还将适当调整资金投向,做到三个倾斜。一是向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倾斜,抓好动植物保护工程、无规定疫病区及畜禽防疫体系、渔业资源检测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环境检测体系建设;二是向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倾斜,继续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化;三是向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倾斜,切实加强耕地、草原和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摘自《中国经济导报》)我国将调整农业资金投向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国《劳动法》在坚持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企业有自主用工的权利,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又要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请问这一规定是否与《劳动法》中企业自主用工的规定相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破析了倾斜保护与利益平衡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职工参与理论并据此得出对劳动者弱势地位的矫正必须涉及到的三个问题——劳动者的角色定位、劳动者实体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关系、对用人单位利益的考量。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我国劳动者弱势地位矫正的应然路径: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劳动法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基本目的;通过劳动基准法赋予劳动者的基本实体权利,同时赋予劳动者程序性权利与用人单位博弈从而提高劳动者实体性权利的标准;在赋予劳动者基本实体权利的标准和程序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决策的影响程度上考量用人单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颁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该法施行以来,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现行《劳动法》存在的缺陷日益明显,其中的某些规定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实际需要,影响其实施效果。因此,应当对该法作一定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的出台与实施,对规范我国劳动用工关系、保护劳动者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等奠定了重要基础。但笔者认为,目前有一种非主流的劳动用工关系——雇佣关系非常普遍,对其中受雇人权益保护问题,尤其需要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打工似乎成了我国大学生维权领域的一个"死角"。大学生打工维权难的关键,在于大学生假期打工不受《劳动法》的保护,维权时无法可依。此外,大学生自身维权意识不强也导致劳务纠纷解决困难。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权益是否得到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乃至各个领域的发展,在促进我国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关于劳动者权益的问题应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保护劳动者的必要性和造成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的问题进行阐述,进行劳动法对保护劳动者的重要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影响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法弥补了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来在劳动关系监管上的不足,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保护劳动者权益,并使得我国的劳动法制更加规范、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