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将有利于我国风电产业提高技术水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增强竞争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冲击,有助于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刊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风电并网情况。您认为从哪几个方面才可以解决风电并网难的问题?郭基伟:截至2009 年底,我国风电吊装容量达到2600 万千瓦,并网容量达到1767 万千瓦。吊装容量高于并网容量,主要是风电机组吊装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机组调试、内部联调、并网联调等多个环节后,才能正式接入电网,全过程一般需要6 个月左右。真正具备并网条件而没有技术并网发电的风电装机比例并不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风电间歇性特点,分析不同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风电供给函数的影响。基于并网成本是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风电生产商和电网运营商的成本分配责任界限,和不同的并网成本分摊方式对分配机制的影响。结果证明:若并网成本由电网运营商来承担,则会产生较低的生产者剩余并且致使电力消费者获得较少的转移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发展,但送出等能力不足的形势,研究风电项目并网消纳能力。首先构建了包含基础特性等4个方面在内的一级评价指标,后完善至包含风电出力稳定性等15个二级指标在内的风电项目并网消纳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数据包络法对五个风电项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DEA方法适用于风电项目并网消纳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廷丽 《发展》2014,(1):121-122
甘肃风电产业自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风电并网容量659万千瓦。风电布局主要集中在酒泉地区,从2009年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酒泉基地开工,2013年底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二期即将并网投运,届时酒泉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在快速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数字·科技     
5258万千瓦截至目前,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调度池围并网风电达到5026万千瓦,6年年均增速87%,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日前国家电网建成覆盖26个省份、全部570座风电场的新能源运行调度监测网络,在14家调度机构建成风功率预测系统,实现了风电可监测、可预报。累计投资458亿元,建成风电并网线路2.53万公里,新(扩)建变电站420座,保障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核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在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从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的影响因素研究、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划分研究、风电机组运行参数预测研究三个方面分析了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研究现状。结合分析结果,从影响风电机组发电能力的关键因子研究、基于关键因子状态预测的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研究、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系统开发三个方面对风电场发电能力评估技术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风电产业自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风电并网容量659万千瓦。风电布局主要集中在酒泉地区,从2009年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酒泉基地开工,2013年底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二期即将并网投运,届时酒泉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000万千瓦以上。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风电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正在成为阻碍甘肃风电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要实现风电2020年的远景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是甘肃风电行业面临的长期任务。一、未来中长期酒泉风电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发展清洁能源与实现绿色增长等低碳目标的提出,风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风力资源优良的白银地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但由于风电具有的随机性以及间歇性的特点,会给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冲击。本文对白银地区风电并网情况、建设规划情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当地风电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电源和电网的协调发展、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和建议,对促进白银地区风电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江苏省整体经济、售电市场运行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彻底掌握江苏售电市场总体运行特征和重点分析对象;然后,本项目研究容量与售电量之间的关系,探索不同行业运行容量的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不同行业容量利用小时数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从用电根源剖析行业发展情况,挖掘不同行业的容量利用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关系,掌握电力市场电量发展变化内因与外在驱动因素,对未来电力电量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几年我国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步伐的狂飙突进,矛盾也日益突出,国内多数地区存在有风输不出去的问题,风电并网难成为困惑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问题迫在眉睫。风电产能过剩仅仅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深层次原因是电源结构的不尽合理和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只要多方面下手解决风电大规模并网问题,风电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还是巨大的,当前风电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突破并网瓶颈的转折关头。  相似文献   

11.
周琼芳  张全斌 《科技和产业》2019,19(10):125-129
海上风电是最具规模化开发价值的可再生能源,预计2020年我国累计装机容量突破8.5GW。海上风电的运维成本在度电成本占比25%~40%。2019年起国家推行风电平价上网,对海上风电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通过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分析,建立成本-效益模型。研究发现,风电设备的可靠性、可利用率决定了运维成本和度电成本的水平。基于成本-效益模型测算某海上风电项目的度电成本,风机设备可利用率为97.15%时,运维成本下降26.88%,度电成本最低,为0.575 2元/kW·h。  相似文献   

12.
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相对于火电、核电而言,风电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可持续利用等优点。新疆风能资源丰富,被中央列为风电的重点推广地区,而且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发电能力可观。文章在分析加快新疆发展风电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新疆发展风电产业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加快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朱国栋 《科技和产业》2017,(10):109-112
对风电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研究,从风资源、风电消纳、运行状况、财务状况四个方面考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构建了风电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最后选取了五个风电项目进行了算例分析。建立的基于灰色关联度TOPSIS法的风电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不仅能帮助风电企业制定发展规划,也能为政府等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主要根据风电项目的特点,对现阶段招标项目存在的误区,对风电项目建设招标各阶段宜采取的方案和侧重点进行分析,以期使项目建设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国山 《科技和产业》2021,21(4):159-163
农灌电价长期受政府扶持,享受大量交叉补贴,扭曲了电价形成机制.弃风弃光电量规模巨大,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基于电网公司购电成本管理的角度,以甘肃省为例,通过调研农灌负荷电量,对比省间农灌电价差异,测算出农灌负荷电价交叉补贴强度,论证了将廉价弃电量直接交易到农灌地区的可行性,提出的相关政策设计和商业化运营方案是实现降低电网公司平均购电成本、抵消部分农灌电价交叉补贴、降低弃电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巴基斯坦政府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制定了多种优惠政策,鼓励私人投资风电,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尽管巴基斯坦目前还没有成规模的风电场,但其风电政策优惠,电价透明合理,内部收益率高,对独立发电商有较大吸引力。本文介绍了当前巴基斯坦发展风电的现状、政策,其电价政策对我国的风电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余国新  陈静 《特区经济》2008,(9):212-213
本文利用SWOT分析技术对新疆煤电转化与西电东送面对的机遇、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由于新疆的区位条件差异、国家鼓励开发可再生能源政策、火电环境污染等因素将限制新疆实施煤电转化和西电东送,在短期内不可能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只能立足于疆内消费,新疆可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走"煤―电-高载能产业"一体化道路和"煤―化工"产业道路,同时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建立西电东送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千万千瓦级风力发电项目的实施,却忽视了小型风电产业的发展。本文在简单介绍小型风力发电及分布式发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小型风电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研究了中国小型风电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推动中国小型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