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本文以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案为例,对该公司关联方交易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进行了梳理,并且对其过程进行识别和分析,最后从强化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加大监管与处罚的力度两个方面对防范上市公司因违规关联交易而造成财务舞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作民 《财会通讯》2010,(9):125-127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自利的,证券市场中有许多现象符合"经济人"假设。上市公司为获取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会计舞弊,监管者也追求效用最大化。本文对双方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后发现:如舞弊比不舞弊收益大,上市公司选择舞弊,如舞弊被罚严重则选择不舞弊;监管者觉得监管效用太低会选择不监管,如监管失职受处罚监管成功受奖励,监管者会竭力监管。应对监管者和舞弊者采取积极有效地奖惩措施,以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处罚结果、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投资者维权保护等问题的比较,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使其更容易进行财务造假,本文结合经典案例对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进行阐述,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造假的原因,最后从企业自身、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三个层面针对农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鉴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近五年发现的财务造假案例,对财务造假手段和诱因进行剖析,探讨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归纳不同类别财务造假手段带来的影响,发现财务造假的主要诱因是企业面临财务压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政府监管角度和公司治理角度对防止财务舞弊提出意见,并从普通财务报表使用者角度对如何初步辨别公司是否存在财务造假现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创业板财务造假上市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从上市公司重组预期角度分析万福生科被暂停上市风险下的资本市场交易异象,揭示这一异象下凸显的监管制度漏洞,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最常见的方式是管理舞弊,博弈论是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通过建立混合策略均衡模型,对该博弈模型进行求解,得出结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概率与证监会的监管成本成正比,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处罚成本、道德成本成反比;证监会监管概率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收益成正比,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处罚成本、道德成本成反比.由此,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证监会监管成本、提高财务舞弊处罚力度、降低财务舞弊收益和提高职业道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稳定,本文借助博弈论为工具,建立了假冒伪劣商品生产者与监管者的博弈模型,并引入了监管发现概率,分析假冒伪劣商品的治理问题,探讨假冒伪劣商品治理难的根源,找出了生产者是否造假和监管者是否监管的条件,并为监管部门提出相关的治理对策,管理生产者的造假行为和监管者的监管行为。  相似文献   

9.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最基本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造假案件屡见不鲜,造假动因多样,手段繁多,不仅危害到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还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因此,文章通过对亚太实业财务造假的案例进行剖析,揭示了其造假的动因及手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前识别此类问题,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雅琴 《会计之友》2008,(29):49-50
会计信息造假无论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还是对各类信息使用者的利益都有很大的危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三个角度对会计信息造假进行博弈分析,阐明遏制会计信息造假,必须加大对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应实施从严监管。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安然破产事件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关注,反观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应该从完善立法和法规体系、加大监管和处罚的力度,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规范注册会计师队伍等方面来治理我国目前存在的信息披露失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鉴于此,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以万福生科这一创业板造假第一为例,对其造假手段和造假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鉴别财务信息舞弊行为,本文通过比较因财务信息舞弊而被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上市公司,与其他上市公司之间的财务指标的异同,利用判别分析法建立Fisher判别函数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判别函数在第二年显著区别了被各监管机构处罚的上市公司与正常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区别显著。  相似文献   

14.
财务造假给投资者、证券市场、会计行业、上市公司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被曝光存在财务假账问题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和普通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对比,分析股利政策是否能够传递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真实性方面的信息,进而从股利政策的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现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造假现象频出,财务造假更是江河日下。本文通过分析康得新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例,找出其财务造假的动因,具体分析其财务造假的手法,最后从康得新造假案出发,对所有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财务造假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欣泰电气是丹东市民政局所属的小型国企,自决定上市以来就一直面临财务造假方面的质疑。文章回顾了欣泰电气财务造假的背景、手段及法律责任,从其财务造假中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青  汤晓蕾 《企业研究》2012,(10):101-103
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一般以规范的治理结构而闻名。但是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问题频现,许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采取的造假手段手法隐蔽,影响恶劣。对于大规模涌现的上市公司造假潮,是与相关法律制度欠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本低,投资者维权的成本高,内部会计监管不完善,以及证券、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有着直接关系的。因此,如何通过相关机制的完善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则显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造假问题日益严重,造假案件频繁出现,严重干扰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的正确决策。文章以此为切入口,剖析了财务造假动机,提出了建立防范机制的重要性,呼吁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和上市板块的发展,农业上市公司造假案已屡见不鲜,其动机和手法也多种多样。本文选取农业上市公司为切入点,首先描述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再结合简要的案例描述分析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动机、条件及手法,最后提出监督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瑞幸咖啡惨遭浑水做空、自爆财务造假22亿美元事件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不仅瑞幸咖啡将面临严厉的处罚,中概股也陷入信任危机,中概股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跨境协同监管问题广受关注且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瑞幸造假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剖析了瑞幸咖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中概股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提出了建议。最后,从中美双方的角度分析中概股监管对策,为中概股跨境协同监管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