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他被誉为“自然的崇拜者”,他同时也是一位湖畔派诗人。《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也是其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这篇诗歌的重点是语言运用在华兹华斯诗歌中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深深的爱。通过赏析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简单性和纯洁性,他的诗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2.
纵观许多文学作品,中日的审美意识在很多地方类似,又有着微妙差异。佛教之中有"空寂幽玄"一说,在日本很多文学作品里都能看到这四个字的影子,其对日本的审美意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物哀"与"幽玄"两种美意识的体现,使日本很多文学作品带有悲伤而神秘的色彩。"物哀"通俗的来说,是一种悲哀痛苦之美。而"幽玄"则是一种意象中的神秘之美。小泉八云的《怪谈》堪称日本灵异文学的鼻祖,其再话文学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内容更是把"物哀""幽玄"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孙谦《风骨之书》中组诗十首,涉及两大板块:一是以新诗样式写的古典题材的诗作,有《曹操·观沧海》《曹丕·典论》《曹植·七步诗》《王粲·登楼赋》《华佗·麻沸散》等八首。一是打破了社会结构的独特意绪的呈现之作,有《根》《月照中天》二首。这组组诗看似“东海西海”,但内在的肌质是统一的,体现了诗人对深沉的历史境遇和现实世界中人的生存方式、心灵世界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4.
孟娟 《魅力中国》2014,(16):390-391
《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刻画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参军的心路历程表达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渺小。从象征主义的角度探析《红色英勇勋章》中自然主义思想的体现,揭示自然环境时人的影响以及战争对人物命运的左右。  相似文献   

5.
物质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周易》在古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产生,因而周易思想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世界的变化。就卦名而言,《损》《益》两卦直接具有变化发展之意,细细品味,《损》《益》两卦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具有损益发展之义,也体现出《易经》卦变等朴素辩证法思想,并且可以深层次阐发出"民本"与"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6.
钱澄之论《诗》不以艾理辞章,而从声乐的角度探讨《诗》之本原,不仅避免重蹈历代治《诗》以文害辞、以辞害志的《诗》学之井,而且合理解释了义理辞幸家所不能解释的古人用《诗》文不对题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郑风》是郑地青年对爱情的自由歌唱,表现出天然清丽的审美风范,但《郑风》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教规定,不符合“过犹不及”的审美规范,这是孔子恶“郑声”的原因之一。“二南”诗多婚姻、祝颂之歌,既表现男女情爱,又能符合周礼的规范,正是孔子中和之美的体现,也当是孔子赞“二南”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96春夏之交,71岁的孔孚先生以平静的心境,迎来了他创作历程上的两件大事。一是《孔孚集》的面世。这是孔孚的至交好友辛冠洁竭力怂恿,全感情投入操持的一本见规格的书,为孔孚迄今最完整的一本创作集,分诗及诗论两部分。诗之部分精选旧作300首,这无意中与《诗经》暗合的数字,令诗人感到欣慰。诗又进一步"用减",不少的等同新作。论之部分,也有新的文字加入。这本书由国家权威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厚厚600余码,至朴至简。罕见的大气。二是"孔孚书展"在山东美术馆揭幕。书家孔孚的字,独标一格。大片空白世界,疏疏落落笔墨。清虚、浑朴之气象,再现宇宙洪荒,观者无不赞叹。对传统书法来说,犹如石破天惊。孔孚自撰的《写在前面》,对书展有画龙点睛之妙——"孔孚,写诗,也是个书痴。早有意七十岁时把诗放下,写字。汉字‘书艺’无  相似文献   

9.
《世界森林状况》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每两年出版一次的重头报告。最新一期《世界森林状况》重点关注在向可持续的全球经济过渡过程中,森林、林业和林产品作出的重要贡献,体现了生态环境资源对人类的巨大意义。事实上,不仅森林的贡献作用如此之巨,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也即建设生态文明对人类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也是最合乎经济之道的人类自爱且理性之行为。  相似文献   

10.
苏静 《黑河学刊》2010,(11):50-51
周昂(-1211年),字德卿,真定人。《金史.文艺下》载,周昂因所作《送路铎外补》诗语涉谤讪,坐停铨,泰和元年起为隆州都军,后以边功得复召为三司官。[1]据《金史.地理志上》":隆州,下利涉军节度使,古扶余之地。辽太祖时有黄龙见,遂名黄龙府。天眷三年改为济州。"隆州即为今之吉林省农安县,当时仍是边远荒蛮之地。带着被贬谪的抑郁与愤懑,周昂在关外苦寒之地戍守多年。然而"诗穷而后工",在隆州时期他也写下了相当数量的边塞诗,其中尤以《莫州道中》、《利涉道中寄子端》、《晚望》、《晚步》、《感秋》、《得家书》、《北行》(二首)数首最具代表性。依据周昂在隆州的活动时间又可以分为初赴边塞、戍守边城两个阶段,不同时期作品所体现出的诗人心理和时代环境烙印,形成了周昂不同阶段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1.
王飞跃 《开放导报》2007,(2):I0010-I0011
翻开2006年12月号《星星》诗刊的增刊,在封三的位置有一位诗人的大幅照片,并配有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柯蓝、内航、朱先树、阿翔等的评语,那就是《星星》诗刊隆重推出的2006“年度诗人”王飞跃。2006年王飞跃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创作完成的《国粹精点》在第二届文博会上展出后引起诗界关注,《星星》诗刊在9月号、10月号连续两期推出该作品,《诗刊》也早在8月号发表了其中诗作,诗坛泰斗柯蓝称:“《国粹精点》拓展了中国新诗的写作领域,是一部振兴中国诗歌的作品。”该杂志还特设了“年度诗歌视点”栏目,发表了王飞跃的《国粹精点》选辑,其编后语写道:“我们在庞大的诗歌队伍里发现了诗人王飞跃,发现了王飞跃的《国粹精点》,从而更发现了中国诗歌一种新的动向。可以说: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最大的贡献是展出了《国粹精点》。这是诗歌的荣幸,这是深圳的荣幸。王飞跃的这种诗歌新文本已经为我们阐明了诗之所为而不曾为,诗之敢为而未能为。”如此之高的评价确实令人震撼,从而更说明中国新诗90年来终于出现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韩崇文 《中国老区建设》2006,(6):I0004-I0004
《中国老区建设》信息量之大,有如海纳百川;对老区真诚的关怀,像冬日的暖阳;博大的关爱,有如雪中送炭;不少文章写得精炼如诗,形象似画;有的文章激情奔放,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大文章,大而不空;小板块,小而有味;真是刊小乾坤大,文章更有香。  相似文献   

13.
淘粥记     
《中国西部》2005,3(6):71-74
粥又称为糜,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是我国独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中的特定产物。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周书》上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原来从古人开化之初,粥已经有了自己最原初的文化形态。粥是中国饮食的开篇之作,有了陶罐,便有了粥。被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食粥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礼记.檀弓》、《谷梁传》上都有关于粥的记载。宋代诗人陆游《食粥诗》留有“只将食粥致神仙”的绝句。苏东坡对粥更达到痴迷的程度:“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清代养生学家黄云鹄在《粥谱》中说粥:“一省费…  相似文献   

14.
《锦瑟》是李商隐的名作之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蝴蝶与杜鹃意象的运用更是给人以无限猜测。会飞的意象在李商隐诗中多次出现,它体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态。会飞的意象是诗人现实世界中政治理想的象征,也是诗人在黑暗的政治世界中一个美丽的“飞天梦”。  相似文献   

15.
曾卓《有赠》一辑诗歌体现了曾卓诗歌主情的特点和他浪漫的诗人气质。体现了诗歌反映真实,映射社会,表达内心真实轨迹的创作特征。也让人们感悟到在文化荒漠化的时代里,真正的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沉静使陈琦的诗在喧闹的当代新诗坛显示出它的魅力。其一体现为诗之思辩性;其二体现为对古典传统“意象”进行沉静的观照,并点铁成金,化出新意。  相似文献   

17.
翻检中国古籍,最让人难以破解的当首推《山海经》,其中的山川道里,轮廓模糊含混,方位距离也歧义横生,让人难以确指。而那些异物怪兽、神人神址、奇俗奇事、方物怪闻,更是让人头疼——这也正是这部上古奇书让百代生疑,学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的原因。比起《诗》《书》《礼》《乐》《易》来,《山海经》成了真正的天书,似乎出于外星人之乎。  相似文献   

18.
崔迪 《魅力中国》2014,(16):73-73
日本文学作为一支流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血脉,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被富于变化的大自然深深浸润,以真实为基础。受佛教影响遥渐生成了“哀”的特殊品格,继而呈现出物衷的美学特征。同幽玄的空寂、风雅的闲寂三者融为一体.体现出一种独创的日本古典芙学精神。川端康成这住站在樱花下迎风歌吟的老者.在一片心灵远景中芬芳了那颗属于日本的古典之心,并最终承担起“架设东方与西方精神桥梁”的重任。无论是《雪国》哀歌。还是《古都》幻梦。都表现着川端对日本古典美学孜孜不倦的追求。本文试图通过对《古都》的解读。展现川端对日本文学中自然之美、物袁之叹、无常之空等审美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19.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原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日:"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相似文献   

20.
美国自白派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在《家庭主妇》和《她那一类》两首诗里分别刻画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平凡的家庭妇女和非凡的女巫。二者看似不同,实则有着相似的生活体验。她们不认同传统社会规范对女性在生活中的定位,又无力挣脱,结果只有痛苦地活着。塞克斯顿虽然以在诗中大胆披露个人隐私著称,但她的这两首诗却对女性的自身处境和生命价值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揭示了现代女性共同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