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看来,送好书给员工是一项最低廉实惠、最无阶段意识的投资。在一个为期两天的广告新人训练课程开幕致词时,我告诉当时在场的年轻朋友:读书的可贵,读书的轻而易举,读书使人求知若渴,以及最令人担忧的“不觉得读书的必要”。我也举了当年专业书籍的稀有罕见,一有不错的书,朋友之间争相告知影印存档,尤其是原文书,囫囵吞咽  相似文献   

2.
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要想运势好,他的性格首先要好。前些日子,这个朋友开车去上班,突然马路上冲出一个醉汉,拦住他的车,说撞了他,非要朋友下车给他道歉。用朋友的话说,这在以前,他会上去给他两拳的。这一次,他没有这么做。他想了想,就下了车,然后和颜悦色地对那个醉汉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那个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哥们儿,冲你这句话,走人。”朋友回到车上,一点儿也没觉得是受了委屈,反而有一种战胜自我的愉悦感。所以,他总结出:其实,人是一条鱼,社会是一缸水,如果我们是一条热带鱼的话,那么我们必须要降低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礼品     
一个朋友准备结婚,我和妻商量送一件礼品以示祝贺。手头有两套一模一样的酒具,我打算送去一套。妻却说:“送那套茶具吧!”这套茶具小巧玲拢,做工极为考究、透着一股自然天成的艺术韵味,是我的钟爱之物。我说:“酒具多出一套,留着也没有用处。”妻说:“把自己都感到是多余的东西,拿去送与别人,心里总觉得缺乏诚意。茶具我们很喜爱,朋友也一定会喜欢的。”于是我把那套茶具送去了。朋友果然非常满意,爱不释手,陶醉在一种艺术氛围里,把我的心也感染得一片晴朗。这,真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呀!礼品  相似文献   

4.
“他完全不像是北京什刹海体校出来的小孩、一个习武之人。他非常睿智——这是我所能找到的最合适的形容词。”李连杰壹基金的义务咨询律师盛军这样形容他的朋友。“每一次和他见面,我总有一种错觉:其实平时他根本没在拍戏,似乎他所有的时间都在做这个  相似文献   

5.
上周五下午,和儿子一起去理发,一直为我们服务的理发师是一个来自南京的、服务号是9号的小伙子(我和儿子理发认人,是多次“试验”后的选择),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是老客户了,没等多久,儿子就开始享受理发师的服务了。轮到我时,年轻的理发师在征得我同意后,又给一位漂亮的女士吹完了秀发,等我开始享受服务时,已是下午5时多了,美发店已有员工吃完晚饭从外面回来,此时,又先后有三位女士到来等候他的服务。一旁的助理不断提醒我的理发师,他一边招呼客人先坐下休息或先洗头,一边还是一丝不苟的给我服务着,我有点“于心不忍”,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你还没吃晚饭吧?”“嗯嗯中午饭我也没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笔者与一位在湖南省常德市市委党校任教的朋友吃饭.席间他向笔者讲述了一段自己的经历:他被临时抽到常德市委工作组到石门县某乡村蹲点,帮助那里的农民脱贫致富。他深入农户家走访时,有一名大龄青年对他说:“我盼望政府送信息、送技术、送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资金外.更希望政府给我送个媳妇。”原来这名大龄青年40多岁了.  相似文献   

7.
撞见野夫     
一个奔四的人,如果不想虚掷光阴,大概会对畅销书敬而远之了。 这两年,屡屡听说一个叫野夫的作家似乎越来越火,我想,这于我不相干。他出了新书《1980年代的爱情》,有人送了我一本,还没来得及打开,就被美眉同事“抢”了去,我也不觉得可惜。但我在某个地方看过他的一篇文章《毁家纪事》,很喜欢。  相似文献   

8.
读书也需规划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导致职场人不读书有两个原因:一是工作太忙了没时间读书;二是如今各种书籍推出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数量也浩如烟海,不知道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9.
女人森林     
《政策与管理》2011,(1):114-114,116
说起来,我跟这本书的作者颜桥还有一面之缘。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我们坐一桌,朋友似乎介绍他是做设计的。我看这小伙子文弱、帅气、内向,外型和当下最红的那些偶像明星接近,跟我有年龄差距,就没在意,也没说上几句话,只存同桌互相敬酒的日寸候举杯示意过几次。  相似文献   

10.
学习的形态 在对一家公司的辅导过程中,我以深度对话的方式与企业研讨对顾客的服务理念问题.我借用一篇文章作讨论的题材.在对话结束后分享心得时,有位朋友很有体会.这位朋友对他所在的企业现状及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很了解,分析得精辟而深入.问他平常如何读书时,他却回答:"好久没读书了","离开学校后就没拿过书本.在学校时是迫不得已,出校门后就自由了,不必再读书了."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个朋友在某集团公司做部门经理。有一回,一名客户经他手签了一桩大单,为了表示感谢,这名客户特地送了一对价值不菲的瓷器给他。按公司规定,部门经理是绝不允许收客户礼物的。朋友想拒绝,但又不想让对方难堪,于是他高兴地收下了并说:“谢谢你!希望以后多合作。”  相似文献   

12.
笑口常开     
残酷人生两个人在餐馆吃饭,桌上放着一杯热芥末。其中一个以为芥末是甜的,就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立即泪如泉涌。不过,他紧闭嘴巴,没说一句话。他的朋友迷惑不解:“你怎么哭了?”“我想起了我父亲,就在20年前的今天,他上吊了。”朋友安慰了他一番,也舀了满满一勺芥末放进嘴里,自然,他也泪水如流。这时,第一位假装关切地问:“怎么你也哭了?”“我在想你父亲上吊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上吊?”报警警官罗伯特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从夜总会出来后,发觉自己车里的方向盘、刹车、加速器等都让小偷卸走了。罗伯特表示立刻前往事发地。然而,就…  相似文献   

13.
和一位刚出差回来的朋友聊天,无意中谈到这样一件事:火车上一些卖假烟的人,胆子也真大,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吆喝:“不是假烟不要钱!”明摆的是假烟,可还不时就有乘客去买。其实,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在火车上,如果你要到批发市场,有的批发商会直接问你:“如果要真货是什么价格,要假货是什么价格。”这无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分析产生“明明白白卖假”的原因,首先是该管的没管。一些人之所以敢那么大胆的去卖假,而且气焰还十分嚣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执法部门该管的没管。也不排除有极个别“猫”得了“老鼠”的好处,反过来为“老鼠…  相似文献   

14.
媒体的朋友都爱和他打交道,这倒不是他的人缘好,而是因为在他耕耘的“一亩三分地”上准能让你挖到“适口”的新闻。他就是佳木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开报。最近这阵子,他精心组织的“对接助企”工程又令各路记者趋之若骛。作为“家”里的记者,日前,我捷足先登专程到佳木斯市访问  相似文献   

15.
迟到的爱     
我是学经济的,读书、看报每日必不可少。前段时间非典袭来,我躲在家里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心绪如麻,只好打电话与朋友聊天诉苦,朋友闻后,半开玩笑地说:“你这书虫,整日与书为伍,却也有读不进去的时候,这样吧,我订阅了一种杂志,肯定合你的胃口,不妨一读。”次日,朋友送来几册《内蒙古财会》,一再嘱咐我要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6.
“城城”是我朋友的朋友,二十出头,一个祟尚前卫浑身是劲的年青小伙。衣着新潮,头发染一绺金黄,谈吐中经常是粤语夹着英文单词,譬如“好COLL”、“够 SEXY”、“WET 下”、“SHOTSHOT 地”等等。“城城”姓名三字里没有一个“城”字。初识“城城”是在朋友的派对。朋友介绍给我时说:“这是城城,很快就要去澳洲掘金了。”我礼节性伸手过去时认定他一定叫“什么城”。“你一定觉得在哪见过我。”他也伸出手,一脸英雄片男主角式  相似文献   

17.
曾自 《秘书工作》2011,(6):51-54
读书,对于我的父亲田家英来说,是须臾不可无的生活内容。在他短短44年的生命中,书籍伴随他度过了一生。母亲曾对我讲过,有一次,毛泽东同父亲谈完工作,聊起读书的话题,聊到高兴处,主席对父亲戏言:“将来你死后,墓碑上什么字也不要留,我送你五个字‘读书人之墓’.  相似文献   

18.
程苓峰 《中国企业家》2006,(15):120-120
一媒体朋友在北京西海这个烟柳赋闲之地开了家咖啡厅,也兼作书店。我问是不是想靠这个赚点钱,他呵呵一笑,“哪里会!”咖啡厅试运营了些日子,每个月亏几千块。如果不是为赚钱,那是什么?随口回了我一句:读书的地方。这似乎是一种典型的文人式的奢  相似文献   

19.
究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科学界至今争论不休。然而,却没有人怀疑“先有鲁班师傅、后有中国辉煌古建”的事实。朋友的孩子去年高考落榜,要去一家技校读书。小家伙垂头丧气,仿佛要去的是一个羞于启齿的地方。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鲁班是哪所学校毕业的吗?”显然,他的兴趣被勾起来了。于是我告诉他,在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安徽还“藏”着一所不卑不亢的“应用”型学校。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鲁班”,个个都是好样的。  相似文献   

20.
某君任财务科长多年,也厉行节约多年,口头禅:“省下一个是一个”,人送雅号:“铁公鸡”。日前相遇,却对我大发感慨:“这又有什么作用呢?你省下一个是一个,他却花掉一个拉倒一个。一进一出,两相抵销。只可怜白当半天‘铁公鸡’”!这个“他”系指何人不得而知,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