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县是一个拥有1366万人口、1974.1平方公里土地的农业大县。近几年来,为了尽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我们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抓好农村经济,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开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路子,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畜产品生产晚进县”、“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十佳秸杆养牛示范县”。…  相似文献   

2.
文水县作为一个有60万亩耕地,近3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发展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县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注农村、重视农业、保护农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加速推动文水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进一步构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发展设施农业是用新的思维寻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生产技术的创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对生态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通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以上,人均耕地2.36亩,是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但大通县的农业基础脆弱,经济效益低下,生产很不稳定。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是新形势下大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正阳县有19个乡镇,76万人,213万亩耕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60万亩,花生150万亩,王米40万亩,水稻20万亩;年生猪出栏量105.2万头,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被国家确定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及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过去,由于农业资源配置存在种种不合理因素,潜在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918元,是全省平均收入的87%。  相似文献   

5.
尹冬桂 《乡镇经济》2001,(10):26-27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低质农业向高效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过程中,政府如何引导农民按照市场取向调整结构,增加效益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枣阳市运用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积极组织政府部门、机关干部创办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创办科技农业基地的单位达150多家、干部职工400多人,创办各类基地、公司280多个,仅基地面积就达3万多亩,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武鸣·农业     
《广西经济》2010,(11):108-108
武鸣县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建成了粮食、甘蔗、木薯等优势产业基地,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广西糖蔗生产基地县、广西木薯淀粉生产大县、厂西亚热带水果生产大县,2007~2009年连续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相似文献   

7.
文水县作为一个有60万亩耕地,近38万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发展如何,直接影响着全县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注农村、重视农业、保护农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加速推动文水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进一步构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乐亭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近年来,这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农业和全国一流农业富县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设精品生产基地,扶强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完成了传统农业的改造,步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农民收入多年持续稳定增长。预计到年底,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70.6亿元,同比增长6.3%;  相似文献   

9.
莱阳市“飞雁型”农业改革、发展新模式探讨王天仁/山东省工商局莱阳是烟台市下辖的一个大县,过去也是一个穷县,到1990年底,90万人口的大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0.1万元,集体积累754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5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7元,城乡居民储蓄...  相似文献   

10.
茶陵县是一个“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加庄园”的传统农业大县。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平纯收入以及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可以说农村稳则茶陵稳,农业活则茶陵强,农民富则茶陵富。因此,牵住以“三农”为主的县域经济的牛鼻子,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搞活茶陵经济的重要课题。根据调查和实践,茶陵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结构、建立基地,围绕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加大区域化布局,专…  相似文献   

11.
莘县是农业大县,自然条件优越,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山东省优质棉生产基地和小麦、玉米制种示范样板县。莘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龙头企业、种植基地等基础条件建立载体,通过股份合作、租赁开发、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经济联合体、专业协会和各类市场,以此推动这些“经合组织”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无为县是一个拥有133万亩耕地、135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引导农民面向市场,大力发展“一优两高”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总产均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农业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56位。 随着国家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无为县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主要有粮食、棉花的优势已渐渐失去,市场的制约作用增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滞后,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业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13.
侯玮 《特区展望》2000,(4):34-35
海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有较好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化,使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向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济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迈进,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必须引起各级决策者和领导者的重视。海南农业产业化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如: 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新经济组织。“公司+农民”、“公司+基地”等等。这些经营组织的出现以及由此形成的经营体制的运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有效地促进了人才、技术、资金、物质与生产、加工、贮运和销售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夯实了农业生产的基础,增…  相似文献   

14.
茶陵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拥有耕地42.7万亩,宜林地254.8万亩;全县总人口5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7.4%。200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8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42.5%,农业农村经济占据了县域经济的主体地位。但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艰难问题依然是茶陵县的基本县情、基本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根本症结是结构不优。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已经到了不调整农业就不能增效,不调整农民就不能增收的时候。那么,如何调优农业结构呢一、面向市场,调优产品质量。近几年,农产…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较大的挑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县来讲,如何巩固农业优势,趋利避害,应对挑战,加快农业强县建设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业必须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速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特色,发展精品,不断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领域,使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省内一流、全国先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地处四川东部的大竹县,是一个幅员面积2075平方公里的农业大县。1991年,国家将该县列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之一,十年来,共投入资金3718.5万元,建成了一批高产稳产农田和多种经营龙头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增粮食2134.3公斤,油料324.8万斤,项目区人均收入提高230元,为增粮增收,调整结构,脱贫致富,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作出了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龙游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也是浙江省重点产粮区。近几年来,县委、县府在指导农业生产中,既十分重视稳定粮食生产,又善于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实现稳产高产,农民人均收入每年上一个大的台阶。1995年,在连续遭受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仍然取得较好成绩,全年实现粮食总产21.5万吨,比上年增加0.5万吨,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4100万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5.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8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  相似文献   

18.
开鲁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总耕地面积160万亩,其中粮食面积10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60万亩,年产粮食16亿斤、秸秆24亿斤、无公害蔬菜26亿斤,但良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尽快转化为强劲的经济优势,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不健全,能够真正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链条还很弱,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农民人均资源贫乏、资源浪费现象还很突出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尤其是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则要依赖于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使农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良性发展之路,使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循环利用,促进农民大幅度地实现增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广大农牧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又面临着农业丰收带来的大部分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粮食、棉花库存增加,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等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是主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是主力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结构调整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深化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乐亭县作为农业大县和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科学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立足乐亭实际,加快果品,蔬菜,畜禽和海水养殖四大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业、溶化农村经济改革之路,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5.9%;农业增加值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3元,增长8.8%,连续11年保持5%以上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