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MICAPS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图资料对2011年6月13日重庆地区一次雷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过程是高空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的结果.高空槽的发生发展为雷暴的产生奠定了形势条件;槽前的暖湿气流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条件;6月11日及12日的高温天气,为13日的雷暴奠定了层结不稳定条件;13日的冷空气冲撞为其带来的动力作用,直接促发了雷暴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础气象资料、天气雷达回波等对2013年2月18日夜间至19日凌晨长江下游一次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是中高层短波槽东移,配合低层低涡东移以及东路冷空气扩散南下导致的显著降雪天气,短波槽前西南气流的强盛对强降雪的出现有重大的影响。同时,结合民航气象工作实际,对此次过程的气象保障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通过用昌邑市下营水文站和寿光市羊口水文站的资料的分析,对莱州湾风暴潮的形成机制和影响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结果指出,诱发莱州湾风暴潮的天气系统主要有三类: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及寒潮冷锋。通过分析,建立起莱州湾风暴潮的预报模式,对防潮减灾、科学指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2013年3月23日出现的降雹天气过程,利用Micaps资料及新一代雷达探测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几方面综合分析了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泰顺的自然灾害中雨凇不十分常见,由于泰顺山区独特的地理条件,雨凇将给农、林业造成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08年1月30日到2月1日的一次雨凇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得出天气背景为雨凇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地形影响为雨凇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逆温层的垂直结构是造成本次过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9月1日至今,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多发,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不仅雾霾日数多,而且影响范围广。其中,与建筑施工企业密切相关的扬尘污染占PM2.5来源的15.8%。针对雾霾问题,在建筑领域内讨论了雾霾的形成及影响,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四点预防措施。另外还探讨了如何将这些方法落实到实处,怎样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27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飑线过境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物理量场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低空存在急流、中空强冷空气的加入是一般风暴向强风暴的转化条件;阵风锋、中尺度气旋、逆风区的出现能够为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价格引导及冲击响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1年4月19日~2011年11月15日的数据为样本,先对样本数据做统计特征描述,然后采用ADF单位根检验、Enger—Granger两步法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以此建立VAR模型和VEC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股市大幅下跌过程中,在价格引导上,股指现货对期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从冲击的反应关系来看,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冲击反应速度相对迟缓且力度不大,现货对期货市场的冲击反应速度较快且比较持久.这说明,在股市这轮下跌过程中,沪深300股指现货对期货的影响远大于股指期货对现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商》2015,(33)
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及数值预报资料,对长白山机场2012年2月22日强降雪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进一步对这次强降雪过程的环流形势、水汽来源和中小尺度特征及过程期间区域性降雪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造成这次强降雪的高空环流形势维持"一槽一脊"型,贝加尔湖地区存在一个发展较深的低压槽,槽分为槽前暖湿空气活跃,槽后有强冷空气下冲,这种环流形势是降雪的触发机制;2、中低层的水汽辐合和连续两天的西南急流,使得大量水汽在该区域累积,给长白山机场的这次降雪天气提供了充沛且持续的水汽条件3、槽前的暖湿气团,与地面强冷高压在低压北部汇合,在汇合区下游形成强烈的辐合抬升作用,这种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的高低空配置导致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降雪的产生和维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由于2008年年初南方长时间的寒冷和冰冻天气,导致部分橡胶树冻死并推迟橡胶树开割时间,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国内天然橡胶产量将减少。此次寒冷和冰冻天气,给国内三大农垦橡胶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预计海南和云南农垦将减产2—3万t,而广东农垦将减少5000~7000t产量。如果没有寒冻天气的影响,正常情况下海南、云南应该在3月底就可以开割,而2007年广东农垦是4月15日开割,但到目前为止,广东农垦垦区估计今年要推迟1个月开割。  相似文献   

11.
极端气候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并衍生一系列金融风险。本文基于2007—2022年我国气温、降水、银行运行、宏观经济等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极端天气事件对地方性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极端低温和极端强降水天气会显著提升银行不良贷款率,极端高温天气对银行风险水平不存在显著影响;农村金融机构比城市商业银行更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农村信用社与村镇银行比农村商业银行更容易受到影响;气候变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受到地区金融集聚水平的调节作用,地区金融集聚水平与银行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程度成正比。为减轻极端气候对银行风险的影响,银行应强化风险评估与管理,设置多元化信贷组合;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农村金融风险防控力度,引导鼓励合作而非过度竞争。  相似文献   

12.
阮媛 《消费导刊》2009,(9):237-237
金融危机的发生,造成了很多行业面临就业寒潮,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职学生就业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何忠辉 《商场现代化》2005,(30):200-201
上海石化热电总厂石化变电站位于金山石化工业区内,工业区地处金山卫,紧邻杭州湾.变电站所处环境较为恶劣,紧邻变电站为粉煤灰运输道路和国道,周围被化工区域围绕,空气中各类污染排放超标,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站内的一次电气设备的金属部件锈蚀严重,石化地区的大雾、浓雾天气较多,在大雾天气下站内瓷绝缘子和各类支柱瓷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放电情况.2001年4月6日发生的石化变的污闪事故已经给石化公司的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现有的外绝缘配置已不能满足目前防污闪要求,给石化公司的安全生产带来潜在的事故隐患,若再发生大雾天气,可能发生污闪,其后果不堪设想.为杜绝污、雾闪事故的发生,热电总厂对石化变220kV户内外设备进行综合性外绝缘改造,确保石化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2011年10月5日傍晚到夜间,准格尔盆地西北缘出现的一次8级大风天气过程。结果显示:西西伯利亚低涡减弱成槽,槽低外围短波快速东西,表现在地面气压场,有闭合小高压快速东移并加强,是本次大风天气的主要成因。通过分析,提出大风预报思路,给出预报经验指标,并对欧洲数值预报做了对比检验。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27日晚至6月30日,凌云县8个乡镇普降大到暴雨,降雨量在150毫米以上就有7个.仅28日0时至6时7个小时,逻楼镇东和村的雨量达347.7毫米.凌云遭遇自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雨.凌云县下甲乡、伶站瑶族乡、逻楼镇等乡镇遇特大暴雨,全县因暴雨有23处发生地质灾害,40处发生内涝.该县有关部门统计,截至7月4日,全县8个乡镇95个村92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两亿多元.为探讨本次局地强降水产生的原因,笔者利用环流形势场,以及与强降水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分析了这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对进一步做好大暴雨的预警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中旬,位于新疆的阿勒泰地区迎来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这次强对流天气带来了雷雨、冰雹及大风,给阿勒泰地区农作物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阿勒泰机场正常工作的进行。本文通过对阿勒泰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进行实况分析,就此次强对流天气形成的条件进行总结,并针对强对流天气带来的自然灾害进行相关的防灾、减灾措施分析,以达到在今后相似天气状况发生时有效应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09·记事     
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侵袭神州大地,中国老百姓却始终在温暖中前行。国际金融危机,源于大洋彼岸,影响全球经济,中国未能置身局外。国家经济面临困难,百姓冷暖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台风暴雨是台风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种重要降水类型。研究中国台风暴雨的气候特征,首要的意义在于防灾减灾,另外对辨别和把握我国气候变化的态势也有重要价值。2009年8月11日因台风"莫拉克"带来了一次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给商水县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莫拉克"影响前期的物象特征,与其有关的几个因素及其利与弊作一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我国华北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对当下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引发的种种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雾霾经济”的范畴,通过对雾霾经济的产生过程、影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了雾霾经济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入夏以来,我国重庆、四川等地持续高温少雨,干旱发展迅速。8月15日,重庆大部和四川东部仍然维持高温酷热天气,日最高气温在38~40℃,局部40~43.5℃。重庆28个区县最高气温超过40℃,綦江达44.5℃、万盛44.3℃、江津44.3℃,均突破全市建站以来最高气温极值。到18日为止,重庆地区的高温天气超过了40天,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5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