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子琼  唐润华 《经济师》2012,7(2):32-3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批判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框架,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当西方国家无论采取哪种市场经济,都无法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命运,而出现经济滞胀和衰退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却保持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事实说明,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有许多独特的地方需要加以总结,提炼、升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用中国的经济理论来解释"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现象,指导中国和世界的市场经济改革,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和发展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要解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经济学一般理论、西方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只有努力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体系,才能最终体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指导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理论成果及实践成果较之以前更为丰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经济学的过程。这一时期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经济理论运用模式的选择、中国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建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成果方面。而这些成果取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作为致用之学的经济学理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流派,从而打破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实现了经济学理论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中国具体的经济实践和制度环境上的原因,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三大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提出并回答了许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两次伟大创新。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道路;结合中国文化和社会特点探索经济领域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方式;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特色。在学习与传播中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奠定基础;在运用与实践中把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在辩论与斗争中进一步创新发展并普及发扬,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要继续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要继续立足我国国情和实践开展研究,着力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云英  汤子琼 《经济师》2012,(10):23-24,27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大成果;一是理论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二是实践成果,即中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主义国家和谐而稳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所取得的实践成果,文章将从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GNI、国家财政收入、直接利用外商投资FDI、国家外汇储备五项经济指标的变化中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对经济理论提出的高要求与现有经济学研究与教学的相对低水平之间的矛盾。核心问题是应该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经济理论;关键是要坚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的指导思想;重点是在辨证扬弃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充分利用西方市场经济经济学理论,将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辨证扬弃了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学是王亚南在《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附带提过的,他从经济学作为一般科学和指导处理现实经济问题等角度论证了中国经济学的提法是否科学。王亚南认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必要提出创建中国经济学,但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较为复杂,只有从广义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才能科学地指导中国经济学的建立。积极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以及坚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的原则是创建中国经济学应当完成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而且经济学理论也有重大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实践来源,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实践,也包括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和指导,也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是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更重要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可能有机结合;经济学如果在中国按照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这两种不同路径发展,必然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可能都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当前,把西方公共经济学理论引入到中国公共经济发展的视阚中,成为我国公共经济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必需。但在中国语境下研究公共经济学,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话语。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研究公共经济的著作,但其经济思想却体现了对公共经济问题的很多关注,并形成了具有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建构基础和四大理论内容”。这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支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就必须要求从价值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话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产生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核心的中国经济学,并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实,推动了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但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实践性问题,客观上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进一步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即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格局的变化,经济学研究重心正面临转移,经济学理论将有新的发展趋势。当今中国改革与崛起的客观现实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产生了强烈冲击,更具解释力的"中国经济学"将不仅是研究特定地区、特定时代或融合了特定文化的经济学,而且是顺应经济学趋势,推动经济学更具创新性的理论力量。  相似文献   

13.
也谈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的发展史表明,任何经济理论都是适应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我们必须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出发适应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努力探索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完善的有效途径。同时,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成果,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规律,形成一整套指导我国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以此来构建中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创建与发展中国经济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魂,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体,以西方经济理论为用的学科建设方略,才能尽早创造、发展出既“本土化”又“国际化”的中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新、发展中国理论经济学是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问题,在意识形态层面是没有也不应该存在疑义的,主要是缺乏学理角度的讨论。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充分考虑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背景,坚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和指导,改变目前存在的片面移植英、美国家经济学思想,注意广泛借鉴欧、美各国经济学理论,从中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创新、发展中国的理论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学术上的强国也是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强国,主流经济学的演变,说到底是服从于学术强国的国家利益变化的,因为经济学理论是解释现实、指导实践的工具。21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将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变革,这是艰巨的历史使命。中国经济学可能有两大趋势:社会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分离;理论分为"工具性层面"和"规律性层面",前者重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后者则为人类认识客观规律作出贡献。新一代研究者只有冲破名利的诱迫、体制的局限与文化的缺陷,方能解开认识的枷锁,构建出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学",并在实践中指导"中国模式"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以《资本论》为代表,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斗争的武器,而在当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则是经济建设的理论指导。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阐发主要在经济本质层面上,而不是在运行和发展的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含了丰富的经济运行和发展理论。研究和阐述包含在《资本论》中的马克思的经济发展观可以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民族经济学与改革开放基本同龄,诞生于1979年,是由中国学者提出并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学科,是地地道道的经济学中国学派。然而,在过去40年以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为主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年代里,民族经济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体现为学科定义存在歧义、研究对象尚未统一、研究范围众说纷纭、基础理论运用没有达成共识,基本的学科范式尚未形成。而今,全球化的汹涌浪潮呼唤着新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其实践,解决西方经济学此时的失灵;民族经济学恰好因其关注"民族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而为全球化时代所急需。为了使民族经济学能够担当全球化时代指导经济发展的重任,提出了民族经济学新的范式,力图用民族过程的经济学分析将民族因素引入经济分析框架,从民族的维度分析、研究、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从研究对象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看,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硬核"的基础上,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并进行科学综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流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1世纪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之成熟、发展和创新的时代。繁荣与发展中国经济学,需要创立不同的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部也应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学术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要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不能不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不同流派和学说的源渊与形成历史、观点与分析方法及理论体系。当前,我国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过程中,已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八大流派: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流派;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综合流派;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文本流派;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流派;演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数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转型经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后凯恩斯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