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会计寻租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寻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特点,分析了我国目前会计寻租研究的不足和研究方向,探讨了会计寻租理论的基本框架、会计寻租的研究范畴,以及开展研究的基本方法,以期为会计寻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寻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特点,探讨了会计寻租的内涵、会计寻租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会计寻租研究四要素以及会计寻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经常出现会计寻租行为,其是非生产性积累经济利益角逐的结果。会计寻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也同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寻租的表现手法进行概述,接着总结阐述了会计寻租行为的经济后果及原因,最后针对上市公司会计寻租行为所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结论是要想解决会计寻租问题,需要从政府、会计人员以及社会公众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会计寻租主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寻租理论用于会计领域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如对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会计寻租的主要行为表现及会计寻租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等。但会计学者们却没有对会计寻租的主体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从会计寻租行为可能发生的原因或动机出发,探讨了各类会计寻租的主体,即国家、机构投资者、经营者、所有者、IT人员、中介机构、地方政府、会计人员等。明确这些寻租主体对提高会计监管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寻祖理论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结合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特点,探讨了会计寻租的内涵、会计寻租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构建、会计寻租研究四要素以及会计寻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会计寻租问题,从多个视角探讨寻租定义及理论,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虽然已经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但它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缺陷,对现有资本市场的解释有限.文章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与评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寻租问题由来已久,各国学者对该理论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基于此,分析会计信息寻租发展史的重要的基础理论:寻租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寻租与会计的经济后果性、寻租与产权理论、寻租与政府管制,以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8.
会计寻租成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寻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市场经济和政府管制存在,会计寻租就不可避免。本文分析了会计寻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认为正确处理会计寻租问题,对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寻租理论的引入,会计寻租现象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寻租动机的行为分析,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寻租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的关系入手,指出会计寻租存在一定危害性而使得会计管制必然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存在。会计管制是导致会计寻租的产生直接原因。本文基于对会计寻租与会计管制关系的分析,阐明了只要会计管制存在,会计寻租活动就不会消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寻租理论出发,在介绍会计准则寻租可能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从会计准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寻租活动,以及围绕会计准则制定权展开的寻租活动的层次分析了我国目前会计准则寻租行为特征,并对如何减少准则执行中的寻租行为进行初步的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财务会计概念中有关会计计量属性的理论框架,对国内外关于以公允价值为导向的会计准则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会计欺诈预警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对会计欺诈研究的文献非常多,但较少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研究预警模型的构建。本文以受到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运用逻辑回归方法,尝试性的构建起会计欺诈预警模型,以期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美会计研究方向的差异分析:来自两国权威期刊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美国《会计评论》(Accounting Review)2001年至2005年所刊载的240篇文章和中国《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2001年至2005年所刊载的819篇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对中美两国会计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会计学术界的研究范围更广,研究重点是传统的基本理论,且选题较大,大多以规范研究为主;美国会计学术界研究所涉及的领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审计等领域,在选题上善于“小题大做”,以实证研究为主。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会计研究应该更务实、更系统,研究方法应多样化,应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以推动我国会计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试论当前我国的会计目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会计目标理论研究是会计系统中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是会计界关注与讨论的重点课题,讨论的焦点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本文通过纵向与横向的分析,提出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的观点,并通过对我国当前会计环境的分析,明确我国当前的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  相似文献   

16.
论文化对会计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已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开始挖掘会计背后所代表的环境与文化因素。本文从会计与环境的关系出发,就构成影响会计活动的环境因素之一——文化这一要素进行讨论,主要分析社会文化这一大环境对各国会计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对企业文化这一小环境中的会计活动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在理论基础、变迁主体、变迁动力、变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评述。认为会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者不应偏颇;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需求诱致为基础的供给主导型变迁,这一特征表明了变迁的主体是政府,变迁的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