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艳萍 《魅力中国》2010,(28):178-179
刘呐鸥——这位中国新感觉派的始祖,以超越时代的敏锐眼光,借鉴日欧等先锋派作家的手法,捕捉到上海国际大都市迷幻的时尚风情与都市小人物的时尚生活。他在小说中进行大胆而新颖尝试,广泛采用现代主义手法,注重个体经验的表达,以一个都市作家的身份,写出了都市的真谛和内涵。  相似文献   

2.
自从川端康成的作品被大量译成中文和我国新感觉派作家的作品被重新出版以来,日本新感觉派的来龙去脉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本文拟对日本新感觉派的始末、功过、理论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刘艳 《改革与战略》2007,(4):110-112
都市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农业.以广州都市农业的发展为例,主要说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怎么干、谁来干和干什么"三大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增强都市农业协调城乡发展、缓解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持之间矛盾的作用,最终完成广州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关键是发展"四新工业"(智慧新工业、绿色新工业、都市新工业和现代新工业),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浙江工业的增长潜力、发展动力与产业竞争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新一轮工业革命领导权之争,比较热门的主角是德国、美国。德国主推工业4.0,抗衡美国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支配权,打压中国制造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话语权。美国力推先进制造战略,大力  相似文献   

5.
赵纲 《特区经济》2011,(10):143-144
重庆都市旅游资源种类齐全,非常丰富,为发展都市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重庆市旅行社经营的都市旅游线路众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来旅游。但是在都市旅游线路的设计上,如:景点搭配不合理、宣传力度不够等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重庆都市旅游线路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冷热搭配,因地制宜,加强宣传"等的措施,希望能为发展重庆都市旅游线路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明确了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发展集体经济。现阶段围绕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产生了自由市场派、主流政策派、小农经济派和飞跃"集体化派"等主要派别。只有坚持邓小平提出的集体经济道路才是强国之选。现阶段要发展集体经济就要积极倡导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多样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感觉派小说之新,在于其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  相似文献   

8.
王玲 《世界经济情况》2010,(6):52-56,23
从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公共产品正在成为各国都市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都市旅游产品集中体现出公共产品的特性,但在公共属性的表现程度上却有很大的差别。论文着眼于上海成为国际化旅游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对不同类型的都市旅游公共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旅游产品的排他性为基准,探讨了都市旅游产品公共属性的表现方式和程度,并提出现代都市旅游发展所赋予旅游产品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等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都市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心城市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方向,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新动能,是协同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共生理论为依据,从"成都—西控区"共生系统入手,探讨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城乡互利共生的作用机制,总结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研究发现: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和带动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卓有成效,有利地推动了乡村振兴,但是仍面临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三产融合形态单一、城乡要素流动受阻等难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产业绿色化、农产品品牌化、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主体培育、健全长效机制等促进中心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20世纪乡土文学创作中,沈从文和迟子建是两位有代表性作家,迟子建鲜明地继承和发展了沈从文的文化立场.他们对现代都市文明疏离和对立,对乡土文明皈依和眷恋,对乡土世界执着构建.但构建内容和策略不同,沈从文侧重于"人性"的"优美、健康、自然",迟子建则倾心于"仁厚"的挖掘和深层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