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所谓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比较成功的揭露性栏目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等栏目,这些调查报道类新闻的出现,对推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玉坤 《发展》2012,(9):107-107
随着报业竞争加剧,媒体同质化趋势日益严重,特别是同城报纸同质化现象尤为突出,同一座城市的几家报纸“一张面孔”“一样的新闻”“一样的报道方式”,不但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更让百姓在阅读时没有选择的余地。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许多报纸加大了调查类报道分量,增加了深度报道的版面,同中求异。与全国性大媒体不同的是,作为一张城市类报纸,因受各种客观因素制约,其舆论监督的范围、力度、影响力,远不及央视《新闻调查》《南方周末》等全国性媒体。因此,如何做好城市报纸调查类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兰州晚报》为研究对象,对城市报纸调查类报道的特殊性做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3.
《特区经济》2006,(2):I0001-I0003
书法家,篆刻家郭勇孝先生在沈阳首创中国第一家为企业和个人起名定号的专业公司,轰动了全国。自88年开始为各界人士命名至今已有17年时间,《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千余家媒体争相对此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4.
李晓丹 《理论观察》2010,(6):183-184
1引言作为科技新闻传播的传统媒介,报纸媒体常常采用深度报道的模式进行科技新闻的传播。自从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知名报纸媒体都开辟了相关版面进行科技新闻的深度报道,例如《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05,(12):86-86
作者印象穆库尔·潘迪亚,沃顿知识在线主管,有着20多年的写作与编辑经验,曾获四项新闻调查奖,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经济学家》、《时代周刊》等媒体均有文章发表,另外有诸多作品出版。罗比·谢尔沃顿,知识在线杂志常务编辑,多年来作为商业新闻记者和编辑先后服务于美国诸多国家级新闻社、报纸和杂志,曾负责对白宫和美国最高法院的报道,并且在弗吉尼亚大学教授过新闻学。其作品曾发表在《华尔街日报》等权威媒体上。  相似文献   

6.
《西部论丛》2009,(4):84-84
2009年3月26日至3月29日,《西部论丛》杂志社与上海大众汽车西北销售服务中心兰州商务处,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宣传品牌形象的原则,以杂志为平台,以“西部探秘”栏目为突破口,开展了联合采访品牌活动。活动以“西部探秘”栏目为主轴,深入挖掘尚待开发的西部旅游文化资源,吸引省地市主流媒体关注,同时结合省市有关媒体的宣传报道,达到宣传杂志、宣传大众汽车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26日至3月29日,《西部论丛》杂志社与上海大众汽车西北销售服务中心兰州商务处,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宣传品牌形象的原则,以杂志为平台,以“西部探秘”栏目为突破口,开展了联合采访品牌活动。活动以“西部探秘”栏目为主轴,深入挖掘尚待开发的西部旅游文化资源,吸引省地市主流媒体关注,同时结合省市有关媒体的宣传报道,达到宣传杂志、宣传大众汽车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玲玉  张鹏 《魅力中国》2014,(27):268-268
在这个电视节目娱乐至上的21世纪,如何寻求新的媒介生存与发展模式成为各媒介组织不可规避的话题,中国电视调查式深度报道栏目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中呈现的新闻框架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在这样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如何维持电视调查是报道栏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学芝  唐建军 《魅力中国》2013,(11):332-332
奥运会不仅是赛场上运动员之间的较量,也是各国媒体对奥运会报道的较量。各国纷纷通过奥运会的报道来宣传和树立国家形象,具有党报性质的《China Daily》也不例外,旨在通过报道奥运会这一契机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伦敦奥运会是在全媒体环境下受众参与度最高、和媒体互通性最强的一届奥运会,《China Daily》报道的功能定位也有相应改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China Daily》伦敦奥运会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奥运会报道,尤其是英文报纸的奥运会报道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道》2011,(6):34-39
5月15日—19日,包括中国网、《北京周报》、《人民画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和《中国报道》记者在内的中国外文局外宣媒体联合采访团前往四川,对汶川三周年重建情况进行采访报道。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日本和俄罗斯的五名外籍专家实地感受震区重建后,从他们的视角对汶川重建作出了观察与评论,本刊特摘选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君彦 《发展》2012,(7):100-100
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的《南京零距离》开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电视民生新闻仿佛在一夜间异军突起。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通过各种样式民生新闻栏目的打造,找到了适宜于地方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新闻沃土。对于地方电视媒体来说,民生新闻报道以地域化、本土化的优势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地方观众群体,观众收视率表现比较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台一直以来,时政新闻类的报道不为大多数地方观众所接受和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周刊》2010,(12):26-26
张政原央视主持升官位 曾是央视知名主持的张政,目前被任命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委委员、副书记。张政曾在中央电视台任《新闻联播》、《中国报道》、《经济半小时》、《正大综艺》等栏目主持人。2008年10月,张政挂职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  相似文献   

13.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12):26-26
张政原央视主持升官位 曾是央视知名主持的张政,目前被任命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委委员、副书记。张政曾在中央电视台任《新闻联播》、《中国报道》、《经济半小时》、《正大综艺》等栏目主持人。2008年10月,张政挂职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  相似文献   

14.
媒体的新闻报道在国家形象的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德国两家主流媒体--<明镜>与<焦点>以2008年第29届北京复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主题的杂志报道及网络新闻进行了分析.认为德国媒体对北京奥运的报道以负面报道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在我们主动反思中国现阶段发展问题的同时,也希望德国媒体能摒弃偏见,调整对华态度,客观、公正地传播中国形象,为推动两国双边关系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们     
中国报道杂志社全媒体报道全国“两会”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报道杂志社借助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官方微博、《中国报道》官方博客、《中国文摘》iPad新媒体、移动手机客户端等多种传播手段,及时跟踪“两会”热点。我社还邀请代表委员做客视频栏目…两会’代表委员会客厅”,对当下中国经济、区域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1月1日 动荡不安的2007年已经结束,西方媒体在报道分析过去一年国际形势与未来趋势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与巨大变化十分关注,为此发表了大量评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们     
《中国报道》聚焦成都财富全球论坛 《中国报道》2013年第6期“财富·中国·未来”在财富全球论坛主会场、各分论坛、新闻中心摆放,并全面覆盖与会嘉宾驻地和各媒体下榻的酒店,引起嘉宾和相关媒体的关注。该专题以全球视野解读中国未来发展,讲述财富全球论坛背后的故事,约请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从权威、高端的视角撰写文章,内容覆盖面广,对深入了解此次财富全球论坛起到了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老生常谈GDP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非如某些媒体所言没有实际意义,这毕竟是中国发展或者崛起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翻翻堆在案头的德国《世界报》、《商报》以及《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等近期报纸,无不在大谈特谈中国成为GDP世界第二的话题。诚如《金融时报》所言,中国成为GDP世界第二,给媒体提供了一个炒作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体育是1949年建国后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形态。在1950年7月创刊的《人民画报》中,体育赛事、设备建设、锻炼宣传在画报中有着图文并茂的生动展现。这些史料不仅是建国初期体育风貌的直接显示,也是当时图景建构者——媒体视角和目的间接印证。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   

20.
郭镜丹 《理论观察》2007,(4):141-142
在实施舆论监督中,揭露性报道有泛化的趋势,特别是少数媒体热衷于用刺激性、耸动性新闻去争取受众,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媒体在刊发揭露性报道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努力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