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商民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民主是一种有效的民主治理形式,而服务型政府是当今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之一,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发展协商民主,在协商中优化政府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为:(1)进行协商民主实践的空间狭小,(2)存在对公民能力和协商效果的普遍质疑,(3)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摆脱这一困境的一个快速、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进行协商民主实验、借助科学的研究手段来证明协商民主的效果、证明我国的基层公民有能力参与协商政治,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努力来拓宽实践协商民主的范围和领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而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和主要形式,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的重要载体,正确理解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关系,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是一种有效的民主治理形式,而服务型政府是当今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之一.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发展协商民主,在协商中优化政府服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宪政是用宪法和法律来规范公共权力,其目的是规范公共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民主是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也是宪政的追求目标。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被认为是对自由民主理论和批判理论修正的一种民主形态。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其概念核心是公共协商,强调通过对话、讨论、辩论、审议与共识,达到保证公共理性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其完美性被认为是一种鸟托邦的政治理想。协商民主有良好的宪政基础,但是在我国的宪政实践中不能很好的运行,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界定协商民主的概念。我们从宪政的角度来探讨协商民主的概念,以及通过对协商民主概念的界定、制度价值分析以及运行现状反思,以期构建在宪政轨道上的协商民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景跃进教授强调民主具有特殊性,因而难以简单地普遍适用于各个国家。本文部分地赞同这种观点,但反对因此否认民主是一种普适价值。文章认为不能因为民主的特殊性而否认其普适性。中国式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模式。在接受民主普世价值的前提下,大力建设中国式民主,是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主要特性和普遍价值:协商民主有助于推动我国宪政建设和人民民主;协商民主有助于民主政治和服务型政府的形成;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公民社会进步。探讨了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要完善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丰富民主协商形式,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韩雪 《理论观察》2012,(1):33-34
协商民主理论从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以来,越来越受到民主理论学家的重视.伴随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政治合法化和集体主义精神以成为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两个主题.协商民主在其实际运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局限,但相信协商民主理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的完善,更好的解决多民族国家在发展民主道路上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理论的价值诉求与我国政治制度的契合,表明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的可观前景。我国政治制度环境下协商民主在理论准备、协商渠道、利益诉求、程序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新时期协商民主可持续发展需要自身不断调适,主要包括与选举民主有效配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建立协商民主制度,建立协商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需要厘清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把握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不一致中一致”的关系,二是要正确把握协商民主与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基层民主、社会民主“嵌入与优化”的关系,三要正确把握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把这三个关系理清理顺,也就是找到了理解协商民主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