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交通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茬芬 《民营科技》2010,(1):154-154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相辅相成,现简述城市道路的定义及其现状,并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唐丽娟 《民营科技》2012,(12):252-252
现代交通公路建设规划中,城市道路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交通方便的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素,城市道路建设成为解决和舒缓城市交通密集拥挤问题的重要措施,加强城市道路的预防性养护与管理,有助于促进和保障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运行.  相似文献   

3.
李慧 《价值工程》2019,38(15):81-83
城市道路的特点主要有:有完善的规划条件、总体地势相对平缓,通常形成道路网布局,各等级道路配合布置,交通布局较合理。由于空间发展的需求,城市道路逐渐拓展到城市周边的山区,与一般城市道路设计比较,山区城市道路设计存在一些不同的特点,体现在平面路线选择、纵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排水设计、安全设施及后期运营管理等方面。本文结合实例,针对其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加强高速公路交通规划和城市道路基础建设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监控理念和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对高速交通进行实时有效控制和疏导是解决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高效的关键和有效途径,智能交通管理化是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拥挤定价中的交通需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拥挤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路网扩张作为传统战略对减少交通拥挤作用不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定价逐渐成为有吸引力的交通管理措施。本文探讨了拥挤收费政策对交通需求的影响,采用多项logit(MNL)模型和广义选择logit(GNL)模型分析拥挤收费导致出行者效用函数变化所引起的交通需求结构的变化,给出了交通需求关于拥挤收费标准的弹性计算公式.为拥挤定价政策下的城市交通规划提供需求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6.
合理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极为重要.合理规划城市公共交通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规划来减少私家车辆出行、降低人们出行成本,同时也减少城市机动车的拥堵情况.通过优化城区公共交通和城际公共交通、保障短距离非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几个方面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也是整个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的最为基础的问题。当前,世界各国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研究和分析,并实现了系统、综合、统一的发展趋势。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城市道路规划对于整个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意义,也是合理确定路线的基础依据。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就道路交通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针对开放式社区成为城市交通的"贫民窟"问题,济南市交警率先开展了开放式社区交通微循环体系的规划与运营。交通微循环体系规划和管理并重,规划角度从打通支路网、渠化主要交叉口、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加强公建交通管理、慢行交通优先方面规范行车、停车秩序;管理角度从健全管理机制、构建长效机制、划拨专项资金、广纳社会建议方面体现属地管理理念。深刻剖析实践案例、实施步骤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措施,确保规划与管理有效衔接。结果表明,开放式社区交通微循环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社会反映好,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史雅峰 《民营科技》2007,(7):155-155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论述了交通需求预测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应交通需求模型在交通管理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孙喜会 《民营科技》2014,(1):107-107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现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论述了交通需求预测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应交通需求模型在交通管理规划中的应用。现以哈尔滨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为例分析介绍了中国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1.
职住平衡的研究回顾及观点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业-居住平衡是西方城市规划界在与"城市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规划理念,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转变为一些地方政府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政策.从就业-居住平衡的涵义和测度开始,简要回顾了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政策转向,重点梳理了西方学者对就业-居住平衡政策有效性和实现途径的不同观点,总结出其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启示,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共同为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过程中的空间结构调整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街谷空气污染研究评述及城市规划应对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街道峡谷(街谷)空气污染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科学问题的内涵和结构为基础,提出街谷空气污染问题的求解应答域及街谷空气污染防治未来所需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公共安全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建立"污染源管控、扩散途径优化、污染受体保护"的街谷空气污染防治策略,设计由街谷污染机制、风险预警与防治模型、规划设计与管理、信息支持平台等共同构成的科学行动框架。在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街谷空气污染防治的城市规划对策研究是对城市问题中关键领域的重要问题的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托车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出来。在分析了摩托车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后,探讨了摩托车交通的发展对城市交通和治安安全、城市大气和噪音污染、其它交通出行的影响,结合广州市摩托车发展经验,提出了摩托车发展政策的相关建议,探求合适的摩托车交通发展战略,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艳卿 《价值工程》2011,30(21):315-315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交通的压力也正在不断加剧,公交优先的方向应当始终坚持。实行公交优惠票价政策,体现了社会资源共享的公平性和经济合理性,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环境,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城市繁荣和城市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广州市近20年来的气象资料和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广州市气象因素与城市大气污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了城市大气污染的扩散和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广州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广州地处低纬度、高温、多雨、湿度大、热岛效应强、静风频率高、逆温频率高且以近地逆温为主的气象特征密切相关;认为要寻求有效防治大气污染的途径,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措施改善广州市的小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以西安都市圈城镇人居环境建设为研究背景,从城市气候环境分析的角度,针对本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分析城市空间布局与地理环境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因素;以改善城市热舒适环境及空气质量为主要目标,对西安都市圈城镇规划提出建议,引导城镇发展格局,对不同尺度下的城市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为城镇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7.
许文娟 《价值工程》2012,31(29):108-10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数量也急剧上升,我国能源储备不足与能源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此外,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也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如交通拥堵问题、大气污染等等。本文将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适应性内涵、适应性评价指标等方面分别论述,初探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为客观评价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适应性提供借鉴,为提升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萌 《价值工程》2014,(18):89-90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三原则,就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阐述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时,为解决拥堵、减少消耗和污染以及体现公共交通的公平性,提出的一些见解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王铁栋  方廷健  韩江洪  吴坚  黄赟 《价值工程》2011,30(32):322-323
城市交通环境影响的探索和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交通在带给人们出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大气污染,交通拥挤,资源消耗等诸多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合肥的METRASYS项目的内容,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为现有和未来的都市开发制定具可持续性的出行方案,希望借此为中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交通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Jean-Michel Guldmann 《Socio》1983,17(4):217-224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uptake of air pollutants by vegetation, in particular forest canopi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factor in the design of greenbelts as one component, together with emission abatement and land-use planning, of a comprehensive urban air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This integration involves the use of a grid diffusion model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of pollution transfer coefficient as a function of the amounts and locations of vegetation. The tradit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cost-effectiveness optimization model is extended to account for vegetation variables, and alternative solution procedures are review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