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发达国家的农村垃圾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垃圾处理是一个令所有国家都感到棘手的老大难问题,相对落后的农村的垃圾处理更成问题。那么,发达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又有一些什么经验可供借鉴呢?一、逐步完善的农村垃圾治理政策法规发达国家对农村垃圾处理走过了一条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章可循到建章立制、逐步走上法治化的路子。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几乎没有系统的法律条文,个别国家虽然有些规定,但大多不够完善。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有必要将农村垃圾的处理纳入城乡管理机制,并用法律的形式把农村垃圾的管理一并纳人城市  相似文献   

2.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农村垃圾处理作为村容整洁的一个方面,关系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程度。当前,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垃圾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面临哪些问题?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河北省武安市。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武安财政就开始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投入,在河北省率先开展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是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为主。由于在“户分类”源头处理上重视不够及缺乏相应的引导及支持,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量增大,给后续的垃圾运输及处理带来很大压力。从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特点入手,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垃圾的处理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工作。使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得以真正实现,减轻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量,并最大限度的利用生活垃圾中的资源,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西省上犹县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相关文件要求,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农村垃圾整治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农村人口密集区和重要流域垃圾处理为重点,完善配套保障、垃圾处理作业链和标准化工作规范,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以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为主的清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衢州市为例,对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指出当前衢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职能分工、农民环保意识、垃圾分化管理以及垃圾转运模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垃圾处理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被列入国家科委、建设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垃圾处理技术推广项目的常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最近开始试运行。该系统日处理生活垃圾150吨。预处理首先对垃圾磁选,回收铁金属,再经滚筒筛分选,可燃物送入焚烧炉。余下的垃圾经输运带运到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当前,我国垃圾分类及处理实践经验较为缺乏,垃圾分类收集体系不完善,城市垃圾处理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本文结合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依据,分析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对策,以期实现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处理。未来,要推广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处置和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次调查以长春市双阳区5个行政村为对象,通过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及处理处置方式的分析,指出双阳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为双阳区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提供基础性资料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对于村民、乡村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当下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现状为出发点,针对垃圾的危害和阻碍垃圾有效处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农村垃圾处理的几点方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垃圾产生量逐年加大,乱倒乱放现象严重,出现了“垃圾围村”的落后局面。既影响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垃圾处理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但会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且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村垃圾处理亟需规范和立法。  相似文献   

11.
刘菊芹 《特区经济》2008,(7):209-210
农村金融体系是整个农村经济体系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陕西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支持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认为欠发达地区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农村金融体制问题,从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视角,提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广艳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64-167
各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在时机选择、筹资渠道、政府责任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根据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必然性。文章认为,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该采取开拓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及确定合理的给付条件和水平等措施,并分层次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四川农村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诚 《乡镇经济》2009,25(3):63-67
四川农村信息化建设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四川农村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全国落后位置,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尚差。农村信息服务队伍也很薄弱。要进一步推进和发展四川农村信息化,就应当适应农民需求,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就应当针对农民实际,积极改善农村信息环境;就应当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信息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4.
徐群  徐鼎亚 《特区经济》2006,211(8):138-140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业大规模转移的过程。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难题的“金钥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的发展,必须依靠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的一种重要反映就是城乡和谐.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和谐的路径.只有以城乡统筹理念为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胶东半岛是山东的发达地区,拥有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并不高.文章结合胶东实际,统筹全局,创新思路,走组团式城镇群之路、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次尽胶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16.
毛孟凯 《乡镇经济》2008,24(1):90-94
文章指出人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农村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农村人才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政府应组织动员人才下乡,集中各方智慧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然而,文章认为,农村存在着人才下乡的观念障碍、生活障碍、发展障碍、管理障碍和渠道障碍等。这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障碍,推进和引导人才下乡。  相似文献   

17.
郭月菊 《中国经贸》2008,(16):42-43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关键是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状建立适合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农村信用、信托体系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菊芹 《特区经济》2006,(6):144-145
现有的农村信贷体系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和多元性的资金需求,影响农村整体信贷功能的发挥。重建基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农村信贷体系,从农村信贷资金运行机制和财税政策等方面予以创新,突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现代物流运营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官绪明 《特区经济》2007,224(9):138-139
目前我国农村物流整体水平低,不能满足多层次、多功能的一体化新农村建设需要,甚至农村物流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此,为了配合新农村建设,需要探索和研究农村现代物流运营模式。本文在剖析了构架新农村物流体系的意义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农村现代物流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绩效、问题与再改革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斌 《特区经济》2007,221(6):121-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同时,一些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相适应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优先解决资金不足和立法滞后两个难题;重点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