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 在美国、欧洲等地,风险投资主要通过IPO和企业购并方式实现退出;日本主要通过柜台交易和企业购并等方式转让股份,而我国风险投资产业主要采取企业并购和企业回购实现资本退出。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一套基本的风险投资退出体系,但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退出机制很不完善,影响了我国风险资本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退出在风险投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风险投资正常循环的关键,也是评价风险投资公司运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实现风险投资收益的重要方式,风险投资环境优劣的重要体现.风险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有公开上市、企业并购、股份回购、清算等.中国风险投资在退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公开上市的机会少、存在法律障碍、交易制度存在缺陷等.要尽快建立我国创业板交易市场、积极利用主板市场、充分利用海外市场、建立适应风险投资退出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促进产权市场发育和完善来健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及我国可采用的现实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不畅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处于初创阶段的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可以采用的主要现实途径,并指出拓宽并购渠道、完善退出机制是我国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投资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对风险投资的最终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退出机制不健全。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的经验时,必须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作全面分析。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体系、法律制度都不完善,可以先选择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以争取发展的时间,同时不断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最终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5.
由于金融体系、资本市场发展程度、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政府扶持力度以及人力资本要素的不同,使各国的风险投资产生差异.美国是风险投资发展最早和最成熟的国家,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风险企业退出机制,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培养合格的风险投资人才,以完善风险投资退出通道,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今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就是退出机制不完善。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时必须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做全面分析。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体系、法律制度都不完善,而机制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先选择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产权交易的退出方式以争取发展的时间,同时不断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最终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心毅 《市场周刊》2020,(15):0114-0114,0116
风险投资在推动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风险投资起步较晚,在退出环节存在上市门槛高、中介机构作用不明显、产权转让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认真借鉴美国经验,不断完善风险投资退出基础,推动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立  程玉林  周鸿武 《商业研究》2005,(24):110-112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投资体系已经广泛引起理论界和产业界的重视。风险投资是否成功最主要在于它的退出渠道和机制。美国的风险投资主要是以首次公开上市(IPO)、并购退出、风险企业回购、寻找第二期收购、清算退出等渠道退出的,也是在国际上最先进、最成功的。企业资本已经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居重要角色,但我国风险投资具体退出环节和美国不尽相同,应以并购或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9.
温礼勤 《商场现代化》2012,(23):117-118
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最活跃的中介机构,不仅可以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主动介入风险投资,博取高额收益,还可以通过利用其传统业务优势在风险投资的退出过程中提供金融服务,拓宽利润来源。文章主要通过对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进行阐述,来分析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退出过程的角色定位,并对我国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宁向阳 《江苏商论》2004,(7):160-162
我国风险投资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完善、不畅通的退出机制已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业稳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可供选择的预期退出方式及其在我国应用中的障碍,并就建立畅通的退出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是否完善有效,退出方式的选择是否适当,是决定风险投资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阐述了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并就风险投资几种主要的退出方式进行了相关的比较,最后提出了健全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回顾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即风险资本融资渠道狭窄、专业人才缺乏、法律法规不健全、中介机构发展滞后、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风险投资的相应对策:拓宽融资渠道来源、培养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发展以及建立畅通的风险投资资本退出渠道,等等。  相似文献   

13.
刘颖 《商场现代化》2004,(24):156-157
拥有一套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对一个国家的风险投资体系而言,扮演着动力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的双重作用,而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健全、多渠道的退出机制.本文在比较分析国际上普遍通用的三种退出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约束作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选用何种退出方式退出成了难点.IPO对于风险企业来说,可以保持风险企业的独立性还可获得在证券市场上持续融资的渠道.对于风险投资家而言可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因此,IPO被认为是最佳的退出方式.虽然并购收益比不上IPO,但资金能很快从风险企业中退出进行新的投资.因此,并购也是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应用BP神经网络求解模型,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综合评价结果说明,分值越高,评价指标上综合表现越佳,应优先选用IPO退出.分值越低,指标上综合表现欠缺,应优先选用清算退出.  相似文献   

15.
发展产权交易完善风险投资退出通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关键。目前风险退出机制在我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借鉴国外风险投资业的主要退出机制,结合中国风险投资的实际,提出符合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发展产权交易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必需有可靠的退出机制提供安全保障,我国风险投资领域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还未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本文对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风险投资退出遇到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瑞兰 《商场现代化》2007,(11):173-174
风险投资的退出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四种:首次公开上市、并购、回购和清算。本文在比较分析这四种退出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力 《中国市场》2007,(52):78-79
风险投资在现代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风险资金退出机制不完善,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已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在比较分析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情况入手,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障碍。笔者认为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关键就是要创建国内二板市场,使风险资本可以通过上市的方式退出,具体构想就是从我国拟建二板市场的模式、机制出发,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分阶段、分步骤地把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板市场过渡为二板市场。  相似文献   

20.
拥有一套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对一个国家的风险投资体系而言,扮演着动力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的双重作用,而影响中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健全、多渠道的退出机制。本文在比较分析国际上普遍通用的三种退出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约束作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