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一些管理措施,但是债务规模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指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通过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完善置换债的操作、加强预算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的限制比较严格,但地方政府规避法律规定举借债务的情况却非常普遍。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采取措施,试图控制和缩减地方政府债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债务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地方债务规模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认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从而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地方政府债务作为地方筹措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特别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兴起,地方政府债务呈井喷式增长,其中隐含的风险不断累积,部分地方政府不堪重负。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控制,有效控制债务规模。目前,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实践来看,由于受地方债历史原因和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目前正处于失控边缘,规模呈加速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做到标本兼治,必须从理顺体制入手,深化改革,建立良性发展机制,同时加强债务管理,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地方政府债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伟国 《中国外资》2012,(24):159+161-159,161
地方性政府债务规模自2009年起迅速扩大的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有必要对地方性政府债务进行系统梳理,以便重新认识地方性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影响、成因。本文在分析了地方性政府债务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针对地方债务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给出一些加强我国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和控制的措施,以防范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越来越大,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和风险概述入手,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和风险表现进行分析,探究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和影响,提出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策略,并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迅猛,地方政府债务的适度规模和风险控制问题广受关注。本文基于KMV模型,测算在一定风险概率条件下,三种不同口径的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以期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提供可参考的安全边界。通过对比我国30个省(市)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与测算的适度规模,结果显示,我国债务规模总体风险可控,但局部差异明显。越是发达地区,对适度债务规模的利用率越低,债务风险越小,而少数西部地区的实际债务规模已超出适度规模,蕴含了较大的债务风险,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债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加快了本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债务的不当运用也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举债规模的扩大,我国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日渐增长,过度举债所累积的债务信用风险十分严峻,可能威胁到经济金融的稳健运行.本文以KMV模型为视角,将地方政府视同企业,衡量财政收入和债务规模之间的关系,以测算该省各个地级市的政府性债务的违约风险概率P.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树立正确政绩观,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健全债务风险监督机制,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张,且以存量规模大、隐性债务突出为主要特征,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历史根源进行梳理,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总结债务累积引发的风险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债务监管机制,以及加强预算管理等化解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乡镇政府的融资需求十分强劲,债务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上升趋势,从而直接影响到财政的安全性,政府性债务问题逐渐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有序管理的体制机制,努力防范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债务风险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过高,债务违约可能会导致系统性风险。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十分关键。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地方债务规模、偿债能力和偿债压力评估河南省地方债务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进一步控制地方债务风险,从而促进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方面,中日两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中日两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与分析。在地方债务管理方面,日本实行典型的中央行政控制、中央隐性担保,制度比较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小,但风险向中央转移。我国过去和当前的地方债务管理,都具有行政控制的特点,但是过去存在中央政府隐性担保,依靠简单的预算平衡管理,多头管理;当前地方债务管理制度,管理部门统一,采取市场化发行债券方式,试图避免风险向中央转移。在实践中,还需要建立明晰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给予地方政府债务收入恰当的定位,明确债券发行的审批规则,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国际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娟 《中国金融》2012,(18):73-7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拉动不无关系。但从1994年开始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政府在事权扩大的同时,财力不断收紧,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增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举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剧增,债务风险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渐成为焦点问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地方政府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是债务规模庞大,特别是体制外的隐性、或有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债务预算与地方财政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县、乡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比较严重,应当认真解决。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是切实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蔡丽 《投资与合作》2014,(10):88-88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湖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地方融资平台的推动下促使湖南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也开始不断的扩张.目前来看,湖南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日益的暴露出来,因此湖南应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分析以及管理,这样才能使湖南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得以缓解.本文将主要从湖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状、债务风险体现、债务风险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作用,包括预防债务风险、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确保债务资金使用效率等。同时从审计的重点、方法和成果利用三个方面分别指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大,受分税制改革的实施,财权上移和事权下移的矛盾造成了地方政府预算内的财政资金难以满足其增加的支出需求,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倾向更加强烈.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和对债务管理不规范,已经开始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因此探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和防范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结构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对促进地方政府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中国重要风险隐患之一,而房地产市场繁荣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增收的重要保障。研究采用2010-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表明:房价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从国际案例中美国、新西兰的经验来看:美国将房产税作为偿还市政债券资金来源,在房价上涨情况下,其增发债务的可能性更大;新西兰政府不对债务实施规模控制,房产税收入是影响其借债水平的最主要因素,这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和借债能力。据此,建议参考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作用,包括预防债务风险、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确保债务资金使用效率等。同时从审计的重点、方法和成果利用三个方面分别指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方债务管理需要严格控制规模,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发展富有活力的地方债券交易市场,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约束地方政府的举债冲动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特点美国实行三级财政体制,即联邦、州和地方财政。州和地方政府可以依照法律发行债务筹集财政资金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美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具体有以下特点:法律明确规定地方政府的发债权。美国发行地方债务一般与城市化同步,因此发行时间较早,1991年州地政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