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中国台湾场外市场层次结构发现场外市场企业阶段多元、类型多样,涵盖拟上市企业、场外持续交易企业以及初创期企业。证券经营机构应针对性提供交易撮合服务,为拟上市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为场外持续交易企业提供流动性支持、为线下业务提供交易对手方。针对证券经营机构场外股权业务类型,监管部门应明确中介机构准入门槛及业务职责、进一步完善业务备案制度,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激发场外股权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2.
场外衍生交易清算机构高度集中了场外衍生交易的交易对手风险和操作风险,若丧失清偿能力可能引发或加剧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当在衍生交易清算机构的成员资格、风险管理、违约管理等方面对其加强风险监管。监管机构应在清算机构公平公开的成员准入要求与控制成员对清算机构和其他成员带来风险之间实现平衡,对同时参加若干清算机构的成员施加较高的最低资本要求;加强清算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投资风险监管,要求清算机构建立危机后业务恢复、清算持续机制;在违约管理制度设计中应避免追加保证金要求引发成员的流动性危机乃至加剧金融系统内流动性危机,以及因非违约成员对违约基金增加出资限额不明确而产生的成员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3.
林欣 《新金融》2012,(9):26-30
场外衍生品交易中,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与市场风险相结合,极其容易导致错向风险。随着危机前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快速增大,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错向风险出现在各种衍生品的交易中,由其造成的损失较大。许多国际组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对错向风险的防范。不过,对抵押品管理、交易压缩技术、引入中央对手方和采用信用估值调整等这些措施的研究有待深入,以更好地降低错向风险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为了规避风险,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快速增长,但其本身又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如何有效监管是我国一直在研究的问题,16年11月28日,银监会《衍生工具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中亦可看出,金融衍生工具监管问题在我国所受的重视,然而由于我国衍生产品交易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以及现在出现的监管方面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廖慧 《武汉金融》2015,(2):35-38
本文在系统性梳理中央交易对手特点的基础上,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引入中央交易对手(CCPs)进行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的利弊。从收益的角度来看,引入CCPs能够为市场参与者节约资本、降低交易对手风险等,能够为CCPs所有者节约清算成本、降低操作风险、收集市场信息便于管理等,有利于增强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透明性以及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等。从成本角度来看,引入CCPs除了承担一些机会成本、考虑具体的衍生产品特征外,还需要有一系列的硬件、程序上的安排。同时,本文还对CCPs的监管和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刘玄 《上海金融》2012,(6):49-52,117
摩根大通巨亏事件,将场外衍生品交易与监管问题推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央对手方机制产生及发展的回顾,说明了该机制对场外衍生品交易具有的重要意义。为防范场外衍生品交易中的风险,需要借助中央对手方机制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刘玄 《上海金融》2012,(6):49-52
摩根大通巨亏事件,将场外衍生品交易与监管问题推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央对手方机制产生及发展的回顾,说明了该机制对场外衍生品交易具有的重要意义。为防范场外衍生品交易中的风险,需要借助中央对手方机制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8.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衍生产品交易合约被认定无效而无法履行,或者合约订立不当等原因导致的风险。一般而言,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9.
《新疆金融》2013,(5):52-57
<正>截至2009年底,全球场外衍生品名义价值高达625万亿美元,巨额场外衍生品市场给国际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风险,包括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场外衍生品监管改革的国际框架不断推进落实,本文分析研究监管改革的整体框架、主要国家当前的最新进展以及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参与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以及国内市场发展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香港交易所拟成立场外衍生工具结算所。12月10日,香港交易所决定于2012年底前成立一家专责香港场外交易的结算所,以配合全球监管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场外衍生工具结算业务的商机。香港交易所认可内地会计准则。12月10日,香港交易所刊发相关咨询总结,决定修改《上市规则》,准许内地注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