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2009,(9):89-89
以“信心北京·创新北京·投资北京”为主题的2009投资北京论坛于8月18R在京举行。论坛包括开幕式暨资本市场对接北京成长企业论坛,以及2009北京投资咨询日、项目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高科技投资发展论坛三个专场活动。旨在通过论坛向广大企业和投资者宣传北京投资环境,介绍北京经济发展形势,最新的投资政策和促进投资的措施;促进资本与项目对接,服务与项目对接;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和服务。本次论坛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21个项目签约,涉及金额约66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习牧歌 《中关村》2012,(6):80-82
5月22-27日,中国科技界的年度品牌盛会——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其中,科博会倍受关注的“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国际论坛”于5月23日在北京昆泰酒店隆重举行。论坛上,政界、  相似文献   

3.
石玉 《中关村》2005,(11):89-89
2005年10月13日至16日,“‘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暨‘首届海淀教育节’”在北京海淀区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亚洲教育北京论坛此次年会由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承办。此次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年会一共有亚洲的2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波兰、德国、匈牙利、美国等亚洲区域以外的嘉宾出席,共计800多人,同时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与海淀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同时举行的首届海淀教育节、中外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他们的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23,(6):32-33
<正>5月26日,“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作为2023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以“汇聚创新力量,赋能青年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中国日报社、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办。教育部、中国日报社、北京市领导,驻华使节、诺贝尔奖得主代表出席论坛并致辞。相关部门、国际组织负责人,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学者代表,部分在京工作的杰出外籍专家和优秀国际学生代表共计约300人参加论坛,共话创新,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4年9月5日,北京稻香湖景酒店,以“创新推动发展,科技缔造财富”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关村电脑节正式拉开会议论坛序幕。其中包括“投资环境介绍及重点招商项目推介会”、“中国软件外包国际峰会”、“2004年科技与奥运研讨会”、“京津塘新干线论坛”、“海淀新区发展论坛”、“中关村全球研发总部论坛”、“电子政务与创新发展论坛”等12个重要会议和论坛。市委市政府及海淀区的领导同志将出席电脑节,并与业界知名企业家和学者共同讨论中关村科技发展大计。电脑节将搭建一个科技研讨和交流的平台,促进招商引资和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增强中…  相似文献   

6.
程桔华 《中关村》2006,(8):22-31
论坛缘起:在当下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奥运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竞争和较量的重要机会。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奥运从根本上看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奥运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奥运作为内容产业,将全面提升北京数字文化产业;奥运作为一种注意力经济时代的会展业顶级实践,将对北京整体形象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奥运作为体验产业,是发展休闲娱乐游戏产业的极好机会。奥运会会对举办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奥运举办城市应该如何进行重新定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怎样利用奥运机遇取得飞跃性发展?如何把握奥运商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这些问题成为第四届北京2008奥运国际论坛讨论的核心话题。今年是北京筹备2008奥运会的关键年,也是北京打造“创意之都”的启动年,在这个时候适时召开以“奥运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奥运国际论坛,为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以及北京市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来自国际国内的近三十位研究奥运文化以及创意产业的专家学者在本次论坛上发表演讲,分别从“奥运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奥运与城市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奥运文化创意产业的经典个案”四个方面,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创意文化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北京2008奥运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以及宝贵的实践经验。本届论坛定位于“切实服务奥运筹办工作,深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号召,将“奥运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作为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奥运国际论坛是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中惟一高层次的官方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05,(6)
“富人”应懂得“穷人的经济学”继《财富》论坛后,世界级的“2005诺贝尔获奖者论坛”,也于5月底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将有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聚集北京。此时此刻,我联想起未能光临的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先生,他在1979年获奖演说中讲过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8.
陈卫 《中关村》2012,(6):71-71
5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自主创新品牌评选活动”中,北京博电新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博电”品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自主创新卓越品牌奖”。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9,(6):15-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科技北京”论坛的主题发言中建言:“北京应乘当前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东风,将首善之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软件之都’,使之成为‘科技北京’建设的重要标志,为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做贡献,为中国发展成为软件强国、信息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倪光南院士认为,“天时地利人和”,北京具备发展软件产业的基础条件和环境优势。一是“北京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0.
程桔华 《中关村》2008,(1):20-29
论坛综述: 技术转移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具体落实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中关村技术转移战略.促进中关村的科技资源优势发展为市场竞争优势,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中科院北京分院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联合主办,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共同协办,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2007首届技术转移发展论坛”于2007年11月30日上午9:00在北京稻香湖帚酒店牡丹宴会厅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19日,由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北京智能交通信息应用与服务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科委、北京市交委的领导到会并致词。来自国内外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2.
萧惑之 《中关村》2013,(9):16-16
日前,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王恩哥等一行与北京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区长孙文锴等领导座谈,对北京大学和海淀区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北大将继续发挥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城环学院等院系的学科优势,为建设“美丽海淀”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字     
《中关村》2004,(9):99-99
2004亚洲教育北京论坛8月22至24日在海淀举行,2004北京国际教育博览会8月24至26日在京举办,中国学生有望网上念“麻省”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05,(6):16-16
继《财富》论坛后,世界级的“2005诺贝尔获奖者论坛”,也于5月底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将有8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聚集北京。此时此刻,我联想起未能光临的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先生,他在1979年获奖演说中讲过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勒川 《中关村》2023,(7):12-19
<正>科技已描绘了未来世界的样子。数字经济体验周、“数字之夜”城市脉搏点亮、首届中国数字音乐会、精品主题展等特色活动,共同烘托出“数字北京”的开放形象。7月4日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灯光璀璨,备受瞩目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隆重开幕。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里,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嘉宾汇聚北京,围绕“数据驱动发展,智能引领未来”的大会主题,通过开幕式、主论坛、六大高峰论坛以及40多场专题论坛,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12,(7):68-68
6月13日,“中关村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成立大会暨中关村创业投资与天使投资论坛”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举行。  相似文献   

17.
经济万花筒     
《中关村》2005,(1):66-66
中国新知识型官员独领风骚根据新华社消息,辽宁、河南、福建三省省委书记调整。李克强任辽宁省委书记;国家广电总局局长、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任河南省委书记;福建省省长、代书记卢展工任福建省委书记。这些足以震动朝野的人事变动,最明显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化,一是学术化、技术化。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凤春说“这些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学历较高的官员纷纷上马,显示了中央在培养未来可用人才时的多样性选择。”■2004,海外留学人员做客中关村12月22日,由北京青联秘书处、北京海外联谊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办的“2004海…  相似文献   

18.
奥运教育对话中国为期两天的北京经济论坛在11月21日闭幕,论坛专题是“人文奥运与首都产业化发展”。首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各个研究协会在会上纷纷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是,结论是不确定的,从哪里进行人文奥运的建设没有异议,基本上是从北京  相似文献   

19.
杨柳 《中关村》2005,(8):101-102
2004年5月初,一个名为“中国创意产业企业家代表团”的团体,造访了英国伦敦。2004年5月22日,一家名为“创意中国产业联盟”的民间组织宣告在北京成立。2004年年底上海召开了“2004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论坛”。2005年7月7日上午,2005首属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在北京嘉里中心吾开。……在21世纪的经济史中,“创意产业”必将成为一个核心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霍鑫 《中关村》2009,(5):74-77
第一次会面:2006年10月,北京凯宾斯基酒店 刚刚回国的陈亮在朋友的介绍下,带着创业遇到的困惑,参加了“欧美同学2006北京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与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