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郭黎  熊媛  喻辉  穆云犀 《财会月刊》2015,(1):127-128
1.我们是资产管理公司,用100万元收购信贷公司1 000万元不良资产(主要是个人小额信贷),我们收到部分款项时要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交营业税还是增值税?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相关规定,企业收购信贷不良资产属于购入金融资产。由于一般情况下信贷公司将不良资产转让均不附追索权,所以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此债权应按照取得时公允价值计量。资产管理公司以后收到部分债权回收款项时,应根据与债权人之间的协议确定收回债权的比例并  相似文献   

2.
张子菲 《上海物流》2005,(4):25-28,11
从理论上讲,不良资产是一种不能为企业产生资金流,小能再在企业的经营、生产中参与投入产出的周转资产,它是企业资产中的呆滞产品,往往它还包括一些不实资产即:企业财务帐上窄挂着的资产,实际已无一一对应的资产;具体来说不良资产它指的是:长期未有动态的债权,积压、呆滞的库存商品(产品),长期未有收益、或者是严重亏损企业的投资,实际兀使用价值或报废的固定资产等等;按大类分又可大致分为:不良债权类资产、不良实物类资产及不良投资类资产等等。  相似文献   

3.
马有成  王荣 《甘肃审计》2002,(4):23-23,28
商业银行资产是指其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由于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资产是银行资金营运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资产按其流动性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流动资产。即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贷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其他资产等。另一类是非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通过对商业银行的审计,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和固定资产中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资产与资本关系新探武汉大学章军荣一、资产是能提供未来利益的经济资源《企业会计准则》将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并给出其外延,即资产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西方趋向于从资产的效能进行阐述:"资产是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  相似文献   

5.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其内容包括可在一年内或者一个经营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货币资产,应收预付款项、存货、短期投资等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长期资产.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资产的结构是指各种类型或性质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包括短期与长期资产的期限结构;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形态结构及类内资产的质量结构.资产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能否正常运营及经济效益如何.因此,企业应重视优化资产结构,增强活力,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6.
债转股是把国有商业银行对国企的不良债权转为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是一种债务重组手段,被认为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降低国企高负债率,帮助国企脱的一项重大,但笔认为它也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议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郭丽媛企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企业资产按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众所周知,企业的有形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其它资产。而企业无形资产却不被人们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物资和债权。”但是,多数观点认为,资产评估学上的资产不同于会计学上的资产,作为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政策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措施,既可以盘活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可以促进国企转换经营机制,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财务结构,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债转股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银行剥离不良债权,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实施债转股及企业回购股权。一、债转股实施中的具体会计处理(一)银行剥离不良债权。银行剥离不良债权一般采取出售方式,即由资产管理公司购买银行的不良贷款。1.银行的核算。银行一方面减少不良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并冲减已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另一方面增加应收款项。例:某银行剥离一批不良贷款至…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确定流动资产分类的作用侯耀宗乡镇企业的资产,就是企业拥有的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等。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即企业占用在各种形态资产上的资金转变为货币资金的速度和能力。资产的耗用周期短、变现速度快,流动性就强...  相似文献   

11.
融资性担保公司是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经营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资产.本文通过阐述融资性担保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意义,分析比较不良资产的成因和处置方式,探讨不良资产损失的财务和税务处置方式,以期帮助融资性担保公司实现不良资产向货币资产的有效转化,提高偿债能力和抵...  相似文献   

12.
抵债资产是指商业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及财产权。抵债资产是盘活信贷资金、化解经营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收取抵债资产是商业银行实施资产保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合法权益、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尤其是对盘活以前年度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赢利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抵债资产是指商业银行依法行使债权或担保物权而受偿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及财产权。抵债资产是盘活信贷资金、化解经营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收取抵债资产是商业银行实施资产保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维护合法权益、规避和化解经营风险,尤其是对盘活以前年度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赢利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负债的相关规定(一)税法规定(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资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投资资产应以取得时支付的货币资产或非货币资产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为投资成本;企业各项资产持有期间发生增值或减值,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  相似文献   

15.
容琛 《电子财会》2006,(8):57-61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资产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和兴衰。因此,分析资产质量,优化资产质量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近期以来,广西国有企业出现不良资产增长,不良资产率上升、不良资产处置的效果不佳等一些问题,给广西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阻碍。本课题组受广西国资委的委托,承担了《深化广西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过实际调研广西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情况,主要发现了以下问题:第一,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存量较大,增速较快;第二,不良资产存在隐蔽性;第三,处置流程长,审批环节多,费用高;第四,不良资产中的债权评估无法为资产处置提供可靠的定价依据,而且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估结果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可能会阻碍不良资产处置。因此,围绕上述问题,经研究论证,文章认为可以在强化企业自律管理、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赋予企业处置不良资产更多的权利,有利于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和降低存在减值风险的资产走向事实损失的概率。其次,作为处置资产时定价依据的评估报告,因目前尚无成熟的不良债权评估理论,且评估报告本身也需依靠法律发现不良债权的真实情况等因素,因此,可以赋予律师对不良债权处置过程中影响定价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同时企业也可以对不良债权的可回收价值进行内部评测。  相似文献   

17.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能够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而企业的不良资产则包括在企业总资产中,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因资产价值虚增、债权呆滞而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其账面价值的损失额。不良资产使企业投资收益不高,经营成本上升,形成企业潜亏,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良资产问题,并伴随着...  相似文献   

18.
王丽艳 《活力》2008,(7):35-35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将非货币交易定义为: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不涉及或涉及很少货币性资产或负债的交换和非互惠转让。其中,交换.是指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惠转让,通过转让,企业以让渡其他资产或劳务或者承担其他义务而取得资产或劳务,或者偿还一项负债。非互惠转让,是指资产或劳务的单方向转让。包括从企业内部转出(如转给业主实物)和从企业外部转人(如接受捐赠实物)。  相似文献   

19.
刘建勋 《企业经济》2001,(12):143-144
1、《或有事项》准则重新定义了“资产”概念。主要变化有:(1)资产是一种资源,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删去了“经济”两字,体现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除包括经济资源本身外,还包括社会环境、人文等资源,扩大了资产的内涵;(2)放充了“能以货币计量”这一要求,这一变化能较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对会计四大假设冲击下的不能以货币计量的一些东西,如对能力、知识的计量;(3)增加了“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点充分说明了资产的本质和企业拥有或控制资产的目的,同时也是区分资产和费用的关键性标准:如果某项支出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全部或部分特征(同时也符合其他条件),就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否则应作为费用或损失。《或有事项》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定义的“资产”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力”。新定义强调了资产的重要特征,即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些已没有经济价值,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已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就不能确认为资产。以此为基础,新制度对资产的核算做了一系列的改进,旨在解决实际工作中企业存在的资产不实、虚增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