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经营者》2014,(15):23-23
我是一个汽车迷,平时喜欢收集各种经典汽车的精美图片。最近看了《汽车消费报告》6月号中的“经典车型图赏”,大感过瘾。这期的奔驰SUV篇,把奔驰的全系列SUV都列了出来,不但做了精辟的介绍,还附了具体的配置参数,最令我满意的是图片的质量非常过硬,印刷也非常精美。  相似文献   

2.
“老爷车”一词,最早出现在1973年英国出版的一本《名人与老爷车》的杂志上,尽管它的直译应该是“经典的古老汽车”。作为一种怀旧的产物,“老爷车”通常泛指早期使用现在仍可工作的老式汽车。  相似文献   

3.
11月21日,以“绿色科技和谐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此次国内商用车企业——福田汽车携旗下7款产品亮相车展现场,向广大受众传达福田汽车倡导通过科技实现“人、车、生活”和谐发展未来之美的企业愿景。此次亮相的自主品牌产品中,三款为皮卡车型。而“拓陆者”则是众望所归,作为—款“新一代时尚多功能汽车”,拓陆者深刻诠释了福田汽车全球科技与经典品质完美结合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在研品经典著作、经典事件后还要研品经典人物呢?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如果说经典著作“立言”,经典事件“立功”,那么经典人物则重在“立德”。从这个意义上讲,研品经典人物就是为了学习经典之中的“经典”,旨在突破研品经典著作、经典事件的局限性,更...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13,(18):54-54
无论哪一种经典,都必须经过时间考验才行。这种容不得焦躁的漫长和耐心也正是“经典”一词始终保持足以引人重视的分量的原因 古典汽车品鉴和收藏一直是发达国家汽车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参与其中的主要是热爱汽车的社会名流、著名收藏家、大牌设计师、专业资深记者和疯狂爱好者。大众对古典汽车的热爱反映出一个地区汽车文化的深远和悠久,是一种颇有自豪感的高雅文化。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14,(10):110-111
继“汽车强国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后,近期国家又提出了“汽车强国”的明确标准,即:要有一两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几强、有一些独到的技术能够引领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一直是中国一汽的奋斗目标,并以十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一汽的“汽车强国”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刘亮 《中国新时代》2009,(10):46-49
他是中国汽车工业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0世纪60年代,他参加了第二汽车制造厂的选址和筹建工作,并且顶住“文革”的冲击,将“二汽”的建设逐步拉上正轨。凭着建设一汽、二汽等中国大型骨干汽车企业的功绩,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之父”  相似文献   

8.
面对WTD,面对世界汽车商品的大挑战,有人惶恐,认为中国汽车工业顶不住外来汽车的冲击;也有人大意,认为国家会有保护措施,企业不用担心。然而,精明练达的企业家则会审时度势,未雨绸缪,背水一战。 一、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形势是严峻的,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前途仍是光明的。 1、“入世”会加速中国汽车工业重组,改善中国汽车工业“散、乱、差”的格局。长期处于政府高关税保护下,正是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规模不经济的重要因素。“入世”后,减让关税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逐步递…  相似文献   

9.
穿越斯柯达     
张南 《经营者》2010,(8):130-141
《汽车消费报告》为你讲述一个传奇品牌——斯柯达鲜为人知的过往,看它如何从“一个没有未来的经典品牌”转变为“一个拥有经典奔向未来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10年里,中国的汽车产销量由200万辆飙升到了1800万辆,由原来的自行车社会快速迈入汽车社会。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博斯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谢祖墀认为,这10年来堪称中国汽车市场的“白银时代”。美联储经济学家爱德华·波利斯哥特则预测,未来的10年则是中国汽车业真正的“黄金10年”。  相似文献   

11.
失衡的天平     
盂为 《经营者》2014,(18):162-165
9月1日,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第一天。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再次狂欢的时刻,却有个严峻的问题被多数人忽视。9月1日,中国学生的开学日,这一天成为了国内很多城市一年中的“最堵日”,但或许也是中国汽车消费者一个“堵心”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研究》2009,(12):86-86
纵观中国客车产品,能称得上“经典”者为数甚少。厦门金旅“考斯特”系列历经十多年市场锤炼、持续热销,已然成为了国内中型客车的一个经典产品。其在以卓越品质逐步陈酿经典的过程中,收获了广大客户、社会的信赖,并多次在国内外会议及赛事中被赋予重任,可谓为接待服务用车的“超级巨星”。  相似文献   

13.
杨与肖 《经营者》2013,(18):120-123
除大气外,中国汽车还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形容词,这个过程虽然艰辛却充满趣味 某种程度上,这篇文章可以被看做《汽车商业评论》2013年7月号中《急不得的DNA》一文的延续。 彼时,我们讨论的是中国本土车企在建立自身品牌过程中,设计所应该,而且能够发挥的作用;现在,我们将“细流汇涌成大河”,试图“俯瞰”中国汽车DNA的形成过程,或者说寻找中国汽车设计的“标签”。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15日,新势力新方向“2006搜狐汽车年度大选”大奖揭晓,凯旋喜获“网友首选中级车”。这是凯旋继2006中国(山东)汽车总评榜获评“年度最佳中级汽车”、《京华时报》2006“汽车风云榜”获评“风云汽车大奖”后,再次获得殊荣。  相似文献   

15.
张趁 《经营者》2013,(2):62-62
在中国的汽车企业中,有两种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官员”,一个是“职业经理人”。这两种人左右着中国汽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超 《经营者》2013,(10):62-63
20年前汽车带给我们的方便感、幸福感和自豪感,如今掺杂进了烦恼、负担和无可奈何。这绝不是“发展中国汽车工业,让汽车进入中国干家万户”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4,(3):222-224
“以人为本,打破技术与艺术之间的樊篱”是德裔汽车向来独步车坛的致胜法宝。面对纷繁多变的21世纪,福特蒙迪欧坚持以德国经典设计理念,结合全球资源,运用全球独一的、先进C3P产品开发体系,缔造完美轿车,将德国设计精髓尽情展现。2004全新蒙迪欧(MONDEO)以不凡的精致风范,启动了中国轿车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8.
白柯 《中国企业家》2005,(23):103-104
相对于前两年的高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在2004年、2005年滑入“熊市”。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能走出“熊市”?在这样的市场中如何获胜?波士顿咨询公司根据观察,总结出了成功企业的四个核心要素:开发出中国消费者心仪的汽车、提供出色的品牌体验、建立有效的经销商网络、降低成本。本刊就此采访了该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汽车专项领导人林杰敏。  相似文献   

19.
近日,备受业界瞩目的“2009年唯美汽车设计大奖(中国区)”正式在上海揭晓,刚刚于中国市场上市的大众进口汽车Scirocco(尚酷),凭借前卫的外形设计及激情四溢的驾驭感受,荣获“唯美汽车设计大奖”的“高性能两厢车大奖”,为其至尚至酷的中国之旅赢得碰头彩。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企业》2008,(10):15-15
2008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环保理念,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8(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首次给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明确目标: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届时汽车年产辆为1000万辆算,我国新能源汽车要达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