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谈判后期阶段,有一个结束谈判的有效方法:反悔.买主守信用的时候,你用不着使用这个策略.只有当你觉得买主没完没了磨你降价的时候,你再使用.或者你知道买主想做成这笔买卖,但他们心里想的是:"再跟这个人讲讲,看我一小时能挣多少钱?" 比如说你买的小饰物,每件1.80美元.买主给你1.60美元.你们谈来谈去最后发现他可能同意1.72美元.  相似文献   

2.
当我向朋友抱怨,最近常因经济问题跟老公吵架时,朋友给了我一个律议:"你应该弄个账本,先弄清楚钱到底都花在哪里了."我一听就乐了:"记账?多老土啊!"朋友笑了笑,说:"你错了,现在好多人都拥有自己的网络账本,养成了记账习惯.将账单在网上公开,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可以发现很多与钱有关的人和事,感受很多与钱有关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3.
礼尚往来策略告诉你,无论什么情况下,买家要你做出让步的时候,你自然应该要求一些回报.第一次使用这个策略,你就能赚回不少钱,而且从此每年都会让你赚更多的钱. 比如说销售铲车,你卖给一家五金店一大批货物,他们要求你在他们开业之前30天发货.业务经理突然打电话给你:"我们商店建设的日程要提前,我们想把开业时间提前到五一节那个周末.你们能不能下星期三之前提前发货?"你可能想:"太好了.货已经在我们仓库里备好了,所以我宁愿提前装货,尽早得到付款.如果你们愿意,我们明天就发货."  相似文献   

4.
杰米恩 《西南金融》2008,(10):58-58
在一次年会上,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语惊人地对明智投资者的定义做了概括,他说:"如果我持有的某只股票下跌了50%,我会对它充满期待;实际上,如果你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所有的股票在今后几个月中都下跌50%,那我会给你一人笔钱."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像很多人一样,一听人家开口闭口谈钱时,就会说:"太庸俗了吧!怎么开口闭口都是讲钱呢?"但是这些年来,跟着茅于轼教授,我把很多东西看得更加明白了.很多人表面上说不喜欢钱,其实心里还是很喜欢钱的.每次胡总书记、温总理去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时说:"乡亲们,你们有困难吗?"怎么没有困难呢?当然大家都有困难,但如果温总理给每个人一百万元,我相信他们 就没有多大困难了.  相似文献   

6.
广西的经济学界应把主要力量,百分之九十的力量,放在研究广西的问题上,而且应研究一些大的问题.现在社会科学界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一个人搞一个题目写本书,因为评职称要靠这个.我们要提倡另外一种办法,即只要在本地工作当中运用科学知识取得成就的人,就可以得职称.现在,我们的职称很大程度是出版社给的.出版社可以给,我们区党委就不可以给吗?我们人民政府就不可以给吗?如果证明你确实是运用科学,你的知识,你的材料,你的论点,确实是起到了作用,就应该给职称.料研技术力量从哪里来呢?一是自力更生,培养人才;二是请进来,派出去学.你们看准了谁,事先就可以“定货”,给外省的专家出些题目:我们广西有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请你们看看,我请你来,敬为上宾.到广西开学术会议的,“雁过拔毛”嘛.用各种办法办班,请人来讲课,花不了几个钱.如果定出这么一个规矩,以后就不一样了.北京市的同志发表意见,说我们北京这棵“梧桐树”留不下“金凤凰”,很多知识分子都到别的地方办事情.北京知识分子比上海多一倍,用得不充分.现在引起注意了.我看,即使北京、上海等许多地方注意了知识分子的利用,外地还是可以从这些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得到知识分子的帮助.现在许多地方都着急了;都来想各种办法吸引人.广西这个地方不是文化  相似文献   

7.
人(扩大说也可以指一个公司)一生会有三个钱包,他可以使用三种钱.一个是现金或资产,这些东西是可以计算的钱包. 第二个钱包是信用,别人口袋里的钱你能支配多少.  相似文献   

8.
12岁的女儿总是抗议,说零花钱不够.于是,钻研赚钱的门道,开始成为她的一道作业了. 她先是提出刷碗,一次5角钱.我同意了.但一周后,她赚够了一本<儿童漫画>的钱,主动提出罢工不干了.后来,她又提出数学98分、语文95分以上,我们应该奖励她5元钱.我反对:"难道我不给你钱,你还会故意考出坏成绩?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孩子."大约为了证明自己是好孩子,她放弃了.不过,她不甘心受挫,又附加了另一个条件:"如果我考100分,你要奖我玩半小时电脑."  相似文献   

9.
李ⅹⅹ,浙江临安人,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常年做的是山货生意。从来没有和法院打过交道。前几天通过临安市法院,李ⅹⅹ归还了银行多给他的30000元,并办理了相应的法律手续,支付了相关的费用。过后他跟法官诉苦道:"从今往后,你们再也不要往村子里寄什么传票、判决书这种材料了,这种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寄来寄去的啊!村坊里人家传来传去,说是我拿了银行的钱,把我的名声彻底搞坏掉了……再这样下  相似文献   

10.
王素文 《理财》2012,(6):53
你的存款习惯是怎样的?是不是等到工资卡里的钱积累到一定数量,比如1万元,才跑趟银行换一张定期存单?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我很高兴把这篇文章拿出来与你共勉。前段时间我看到了一个很强大的帖子,名为《"榨干"银行利息》,帖子的主要内容是:用网上银行每天存50元,充分榨干银行利息。发帖人说,不管钱多钱少,只要是闲钱就要充分利用。以前大家很多一个月存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然后循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正>主持一场婚礼多少钱婚礼前新郎问主婚人:"主持一场婚礼要多少钱?"主婚人说:"老婆越美钱越多。"新郎不好意思地给了一块钱。主婚人一愣,回头看了一眼新娘,然后找了5毛。投资楼市!"老张因为赌球妻离子散,老王因为买彩票贪污被抓,老李因为打麻将老婆跟人跑了,你看,赌博多么害人呐!""是啊,那我以后再也不赌博了,我去学老赵投资楼市!""怎么?老赵跳楼的事你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税收征纳》2013,(3):11-11
某厂医院注射室,一护士正准备给一炊事员打针,炊事员回头一望,大惊失色。炊事员:"你怎么给我用那么大的针头?"护士:"不要大惊小怪,上次你给我打菜用小勺子,这次我给你打针用大针头,不然别人会说我报复你。"一天晚上,女孩错过了末班车,只好打的回家。她问司机价格,司机说要十元,她说自己只有八元,司机妥协了。上车之前,女孩弱弱地问:"你是坏人吗?"司机淡定的回了句:"你才是坏人呢,这么晚打的才给我八块钱。"  相似文献   

13.
没事偷着乐     
《理财》2009,(12)
为钱吵架 一对年轻夫妇老是为了钱吵架.这天,丈夫忍不住嚷道:"全是为了钱、钱、钱!你这种人,无论说什么,就是一个钱!下次再把钱放在嘴上,咱们干脆离婚!"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一个流浪汉来到比尔·盖茨的门前.盖茨说:"你打算要一美元,还是要一万美元?"流浪汉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富翁,便说:"对您来说,一万美元不过是一美元.就给一美元吧."盖茨给了他一美元,外加一张签了"发挥你的长处,以知识致富"的名片,说:"这是一美元,这是9999美元."流浪汉接过钱和名片问:"这张名片真的能值那么多钱吗?"盖茨说:"只要你照着去做,可能不止值9999美元."  相似文献   

15.
谈判与生活 有人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无休止的谈判",这不无道理. 你肯定不止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早晨起来,老婆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暧昧地喊着你,企图只有一个,让你去买什么麦当劳之类的,你会告诉她,我正在看一份很重要的文件,接着还要学习一个讲话内容什么的,老婆撇撇嘴说:"你要不给我买,我就要生气了."你同样告诉她,如果她不让你看手上的资料,你同样也会生气.然后你们之间会为这个事情讨论半天.  相似文献   

16.
某日,与一网上银行客户闲聊。他在网上搞了家“店铺”,每天都有几百元的营业额。我问他,为什么你的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建行而不是工行完成的呢?是因为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到账速度不够快,还是功能上有欠缺?客户笑道:不是。其实我的大部分客户也是你们工行的客户。工行汇款到账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对我来说很不方便。因为我不知道这笔钱到底是哪个客户给我汇过来的。有段时间实在没办法,只好让客户汇款时多汇个1分2分的,以便区别是哪个客户给我汇的钱。而建行汇款虽然没有你们快,但每笔汇款都可以留言。对我来说,钱早一天晚一天收到倒无所谓,关键…  相似文献   

17.
理财娱乐     
"我准备炒黄金了.建行的同学告诉我,每天赚个菜钱没问题."晚上吃饭,老婆对我宣布."什么?你又开辟了一个战场?"对我而言,这无疑又是一枚轻型炸弹.之前,老婆已将股票炸弹、基金炸弹扔在了我面前,并且成功引爆.三年赔了4万,钱来钱去钱如水.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税收征纳》2011,(6):25
◇牧师问教友:"当你躺在棺木里,你希望别人说什么?"一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是个顾家的人。"另一人说:"我希望别人说我乐于助人。"第三个人说:"我希望别人说:‘瞧,他好像在动!’"◇老张一直在交通部门负责发放营运驾驶执照,退休以后在居委会发挥余热,帮忙办理结婚证。没想到上班没几天,群众意见倒不少。居委会主任向  相似文献   

19.
秋风 《银行家》2005,(4):131-133
她是一份伟大的新闻纸,一份伟大的经济评论新闻纸。她是一本拥有160年历史、一直在捍卫自由市场原则的新闻纸。你猜对了,我说的是伦敦出版的(《经济学人》(TheEconomist)。其实,我几乎没有读过她的印刷版,无缘,也无钱。但自1997年上网以来,她的电子版我几乎每期都会访问一下,读上一两篇免费的文章。这简直成了一种礼仪。而我的新闻评论写作,坦率地说,正是从模仿--或者是编译--《经济学人》开始的。后来,对一切屈尊向我请教的实习记者,我都只有一句话:"扔掉你们在课堂上学的新闻学垃圾.看看《经济学人》。"--当然,如果看不懂英文,每天读读《参考消息》也行。  相似文献   

20.
60年代,在全国人民掀起的那场学哲学的运动中,人们将"在众多矛盾中首先抓住主要矛盾"这一观点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牵牛要牵牛鼻子--稍有点作田常识的人都知道,牛,只要牵住了鼻子它就会乖乖地跟着你走.今天我们说的"钱鼻子"指的是人们投资理财的心理抉择.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大脑(也就是人们习惯称之的心理)决定的.投资理财也不例外.当你有了钱想投资理财时,投在何处,如何打理,非常重要.投得隹确,理在刃上,就会钱上生钱,反之则会丢财赔本.有许多人在投资理财上屡屡失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主见,缺乏分析,缺乏选择,"钱鼻子"不是由自己牵着,而是牵在别人手中,别人开店我开店,别人炒股我炒股,人随大流草随风,结果丢了财赔了本,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