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金凤 《市场论坛》2005,(10):56-57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是源于人们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关注,但其主张却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支持与反对比较优势战略的论战持续百年,足见其在理论界以及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本文系统地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以及其相对应的两种战略之间的论战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马宁 《商场现代化》2006,(1Z):174-17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很多山区贫困县实施了比较优势战略。但由于其生产要素的层次较低,在现实的区域贸易中,其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大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趋向。强化全县人民的危机意识、多赢意识、市场意识,发挥思想对行为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资本聚集量:让国家的扶贫资金获得更大的收益;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自己的产业聚集带和经济增长极,争取长期利益最大化以规避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敏 《商》2013,(8Z):180-180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就其发展至今的历史情况来看,比较成本理论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的成果及负面影响展开分析,同时也给出了如何走出“比较优势陷阱”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如何利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一直是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发展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总结与分析,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应按比较优势发展,而国家以竞争优势为主,辅以比较优势取得发展。  相似文献   

5.
阮敏 《商业时代》2005,(29):58-58,60
发展中国家通过何种发展战略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模式路径,指出仅通过任何一种单一战略,都很难达到目的,尤其对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只有两种发展模式的有机融合,才能持续化的结构升级,从而真正实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秋菊 《江苏商论》2008,(1):155-157
本文通过分析内、外生比较优势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从中寻求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路径,并以此作为我国外贸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必须立足在比较优势之上 ,而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 ,因此产业发展战略应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而及时调整。否则 ,则容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改造传统产业 ,强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新的竞争优势 ,是中国产业发展两条并行不悖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马宁 《商场现代化》2006,(2):174-175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以及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很多山区贫困县实施了比较优势战略。但由于其生产要素的层次较低,在现实的区域贸易中,其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大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趋向。强化全县人民的危机意识、多赢意识、市场意识,发挥思想对行为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资本聚集量;让国家的扶贫资金获得更大的收益;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自己的产业聚集带和经济增长极,争取长期利益最大化以规避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于宁  王昕 《市场论坛》2008,(12):3-5
针对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弊端进行深入剖析,得出一定要以综合优势理论为基础将综合优势战略发展作为广西对外贸易的核心发展战略。文章运用综合优势理论提出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同时给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在80年代发表了其著名的三部曲,即《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那么,比较优势论与竞争优势论到底有何异同?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取向。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应追求竞争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另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还是应该以比较优势为基础。本文首先从学术背景上对这两个理论进行概念辨析,然后介绍波特教授最新提出的新…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外贸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较大经济剩余,但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究其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已不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我国外贸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从比较优势战略转向竞争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本文指出,片面强调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都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重发展的战略,并分别从对外贸易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洁  俞晶 《北方经贸》2006,(2):27-28
文章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对比分析入手,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中,不宜完全像竞争优势理论所倡导的那样实行战略性保护贸易政策,而应该实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重的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增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多元化市场是在改革开放后形戍的.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效果取决于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本文认为,未来的多元化战略举措不能单纯地依靠贸易和投资的促进,更需要适应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以比较优势巩固市场多元化,以国家竞争优势优化市场多元化格局,以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贸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为我国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了动力和支持。本文通过对国家竞争理论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外贸发展中运用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调整应借鉴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大力发展竞争优势企业,注重产业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发挥,并注重提高政府的效率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析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贸易发展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我国的外贸发展中具有局限性,但合理利用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现阶段中国贸易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不利环节,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哪一个更有效: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述忠  陈兴浓 《商业研究》2002,(14):121-122
在阐述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从对外贸易战略选择这一角度出发 ,指出竞争优势更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 ,结合我国情况 ,论述了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未来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适应性以及从比较优势理论导向转为竞争优势理论导向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何思颖 《商》2014,(9):201-201
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仍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该理论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从而发展了绝对优势理论。上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发表《国家竞争优势》,并系统的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理清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内在联系,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和措施的制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贸易发展战略。中国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时应必须考虑到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在国内提供良好的制度安排和增加公共服务,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维护本国利益。  相似文献   

20.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比较优势战略,获得了比较利益,但却出现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其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大量新贸易现象的不断涌现,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不适应性。必须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因此,从理论上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进行了详尽的比较研究,其结论: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适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具有更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