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一、水质管理1.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cm深,如水质过肥透明度低或是老水要进行套水,要放掉池水1/3在加注新水或边排放边加水。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为宜。2.控制水透明度夏季应减少或停施有机肥,适量追加化肥,可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旺  相似文献   

2.
<正>一、水质管理1.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cm深,如水质过肥透明度低或是老水要进行套水,要放掉池水1/3再加注新水或边排放边加水。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左右为宜。2.控制水体透明度高温季节应减少或停施有机肥,适量追加化肥,可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旺盛的生长状态。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并注意  相似文献   

3.
正夏季骄阳似火,气、水温持续攀L,养殖鱼类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是形成全年稳产、高产、高效的关键时期,因此,广大养鱼者应切实加强夏季鱼塘的技术管理,确保养殖鱼类健康生长,安全度夏。主要应抓好以下四项管理:一、水质调控管理1.加换新水每7~10天加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20~30cm,保持水深为2m左右;每半月换水1次,每次换掉30%的老水,保持透明度为30~40cm。  相似文献   

4.
《江苏农村经济》2014,(7):47-47
一、水质管理适时加注新水八月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10天左右应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正>一、水质调节水质调节主要是提高水中溶氧量,减少耗氧量和氨氮含量,池水透明度提高,控制在30-40cm。调节的方法:一是适时加注新水,排除老水。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深20-30cm以保证池塘水位不低于1.5m。注水在清晨4时左右进行。如鱼类缺氧浮头,立即注水能有效地解除浮头。二是停施或少施有  相似文献   

6.
夏季池塘养鱼水质调节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适当施肥。夏季池塘以施化肥为主,一般水质清瘦、水的透明度较高的池塘,每亩施尿素2.5kg、磷肥5kg,隔5-7天施一次。或施有机肥,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每次每亩施经过发酵或消毒的人畜粪便50kg左右。或施渔用生物肥每亩每米施1-2kg。2.定期加注新水,合理调整水位。这是调节池塘水质最有效、最主要的措  相似文献   

7.
<正>入夏之后的鱼池管理是整个鱼类生长中的关键时期,如能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措施,可以说渔业丰收在望。调节水质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池水不宜过肥,一般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为此,要根据养殖品种及放养量勤换新水,通常10d左右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20  相似文献   

8.
<正>一、调节水质调水的重点在增氧、改底和保持水质稳定,不要认为鱼不浮头就不需要增氧。充分发挥增氧机的功能并正确使用增氧机:晴天午后开(2-3时),阴天次日清晨开,连续阴雨半夜开,浮头早开,高温季节天天开,阴雨天白天不开,一般傍晚开。加注新水,更换老水:要求6-9月每周一次,至少10天一次,每次换水30cm,先排底水,再加新水,当透明度小于20cm或鱼食欲不  相似文献   

9.
<正>4.4定期调节水质每15~20天定期用泼洒生石灰水1次,用量为每亩15~25kg,改善养殖水质条件。5.病害防治5.1综合预防措施5.1.1采取彻底清塘、加注新水、换水排污及使用水质改良剂等措施,改善池塘水质条件,营造良好的养殖水体环境。5.1.2放养健康的苗种,适宜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养殖组群。5.1.3科学投喂优质饲料。5.1.4药物预防是针对水源条件较差、淤泥较多的池塘而采取的措施。在  相似文献   

10.
<正>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有如下几条: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发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2、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的清新,应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3、做好遮荫降温工作,最适宜牛蛙生长的温度是  相似文献   

11.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2.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容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的清新,应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水域污染相对加重,过去那种高投入、高密度、高产出的对虾养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养殖要求.现介绍一种利用天然生物饵料的对虾绿色养殖新技术. 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进、排水方便,近海,池坝、进排水闸门牢固,不坍塌,池底平整,底质以泥沙质为好,养殖水源为海水或半咸水,盐度不低于1 0‰. 多年养殖的老池塘经过一个冬季的排干暴晒,在虾苗放养前一个月左右,使用生石灰按75 ~ 100kg/亩的用量均匀的扬撒于池底,通过机械翻耕等措施使生石灰与池底15 ~ 20cm厚的淤泥层均匀混合,进水20~30cm,2天后排干,再进水20~30cm,2天后再排干,连续冲洗2~3次,清塘一周后进水肥塘.当年开发的新池塘,在放苗前20天左右,进水10 ~ 20cm,将生石灰按50~80kg/亩的用量均匀撒入池中,3天后排干池水,再进水20cm左右冲洗一次,然后进水肥塘.  相似文献   

13.
生产实践证明,夏季鱼塘管理是养鱼产量高低和成败的关键。现将高温期鱼塘生产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水质控制高温季节,投饵比较多,水质变化快,搞好鱼池的水质调节,是获得高产稳产的一条重要措施。水质调节主要是提高水中溶氧量,减少耗氧量和氨氮含量,池水透明度提高,控制在30~40厘米。调节的方法:一是适时加注新水,排除老水。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  相似文献   

14.
<正>秋季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季节,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鱼池内因投饵、施肥、用药等引起水体环境变化,易导致池鱼缺氧浮头,依据往年经验及涟水县水产养殖实际情况,广大养殖户应在以下五个关键点上做好管理工作。一、强化水质调控的管理1.使用增氧机,备好急救药物。开启增氧机应坚持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的原则。备好速氧、粒粒氧等增氧剂,以便缺氧浮头时应急。2.及时换水,改良水质。每隔15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20cm左右,每隔20天左右使用一次复合微生物制剂,如  相似文献   

15.
<正>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易坏。应视牛蛙池的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做好遮阴降温工作。最适宜牛蛙生长的温度是18~28℃。因此夏季应做好遮阴降温工作。可在池塘中培植菱藕等水生植物,池塘边栽种葡萄、丝瓜等藤类植物。  相似文献   

16.
<正>秋季大宗鱼养殖生产,占全年生产的较大比重,抓好秋季生产,事关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是否实现两个亩均双千目标。一、抓好水质调节经过7-8月份高温、多雨,池塘水质普遍较差,养殖受到抑制。因此,要利用晴好天气进行水质调节:①每10d左右注换新水一次,每次10-30cm;②每15-20d用生石灰15-20kg/亩·m化浆全池均匀泼洒一次,pH值保持在7.5-8.5之间;③采用EM原露、养殖保、光合细  相似文献   

17.
秋季天气凉爽,气温适宜,非常适宜鱼类及其饵料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的生长,因此抓好鱼塘秋季管理,对提高鱼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生产中,成鱼塘秋季管理主要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水质管理。养殖成鱼的池塘,由于投饵施肥量大、鱼的排泄物多,水中的有机质较多,容易引起水质恶化,所以每天要把鱼塘的残饵及杂物捞起,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一般,以滤食性鱼为主体鱼的池塘,水的透明度建议保持在25—30cm;以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为主体鱼的池塘,水的透明度建议保持在35—40cm。进、排水方便的池塘,最好保持有微流水进出池塘,最低也要保证15d左右冲1次水,每次注水量5—10cm深。缺水的池塘,每15—20d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m用生石灰lOkg,加水溶化后,  相似文献   

18.
<正> 秋季是鱼类催肥长膘的旺季,抓好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要比正常管理增产30%以上。为冬季鱼类安全越冬打好基础。 一要改善水质。保持良好水质,是促进鱼长膘的关键。一是勤注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一般5—6天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以15—25厘米为度;二是泼洒生石灰,消毒灭菌、增加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当地的养殖实践,对秋季鱼塘管理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并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水质调控秋季养鱼对水质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主要采取以下四种调控方法:一是定期注换水。入秋后可将鱼塘水位加深至2m左右,对水源充足、进排便利的池塘,应每隔lO-15天注入新鲜水1次,每次注水20—30cm,保持透明度30-40cm。若发现水色过浓,可采取换水措施,先排出老水,后加入新水,换水量为30%左右。二是适时增氧。增氧设备的使用应坚持晴天中午开机,傍晚不开机;阴天清晨开机,白天不开机;有浮头征兆时提前开机,阴雨连绵半夜开机。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项目实施中,指导示范户在增氧设备上安装溶氧控制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养殖环境的选择1.草鱼喜欢比较清新的水质环境,草鱼的养殖地一般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湖区、库区。池塘的底质以壤土或砂礓土为好。2.养殖草鱼池塘的水体透明度一般控制在30~40cm较为适宜,水质过肥、水色过浓的水体草鱼的发病率较高。因此草鱼养殖过程中,要勤加注新水或换水,一方面薪水可以刺激鱼的摄食和生长,另一方面换水可以改善鱼的生活环境降低池塘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加水时的温差(一般不超5℃)、加水的量(一般一次1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