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而水的载体是池塘,可以这样说,没有好的池塘就没有好的水质,没有好的水质就养不好鱼,养不好鱼就没有好的经济效益。池塘也是鱼类等水产动物赖以栖息和生长的场所,较高标准的池塘对于高产、高效、优质的养殖渔业  相似文献   

2.
<正>"鱼儿离不开水",良好的水环境是鱼类健康生活的物质基础,池塘水质调节的目的,就在于创造一个养鱼高产的水生生态环境,并使各种饵料生物能持续保持质好量多的状态,满足鱼类摄食和生长的需要。下面将池塘水质调节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水质控制是渔业养殖中的关键因素,"养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控制不好,可能会引起养殖鱼类的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水质恶化造成损失的事件屡见不鲜,并且,水中的溶氧状况、pH值等是影响养殖鱼类摄食量及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可见水质管理对于鱼类养殖的重要性。要管理好池塘养殖用水,生产者必须全面了解和  相似文献   

4.
<正>养鱼先养水,从池塘底部入手,科学合理的使用底改产品,不仅可以有效持久的维护好水质,还可以预防鱼病、增产增收。底质好,水质自然好;水质好,底质不一定好。健康养殖是从综合调控底质与水体、水质开始的,底质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鱼类能否健康的生长,不良环境是养殖鱼类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池塘条件 池塘大小不限,一般家鱼池塘即可,要求水质好。无工业污水。还应彻底清塘除野。以防止病菌、寄生虫和野杂鱼的潜伏影响养鱼类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正>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夏秋高温季节,对于高密度精养鱼塘,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易造成池鱼泛塘和暴发鱼病,轻则抑制池鱼的生长,重则引起鱼类死亡。做好池塘水质调节工作,是加快鱼类生长、减少病害发生、提高饵料利用率、取得稳产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 夏秋季节是鱼类生长旺季,池塘载鱼量明显增大,且受投饵、施肥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池塘内环境变化较大,从而又影响鱼类的生长,影响鱼产量。因此,抓好夏秋季节的鱼塘管理至关重要。 一、加强水质调节。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夏秋季节水温高、天气变化大,加之投饵、施肥量增大,鱼类排泄物也增多,水质容易恶化,故应加强水质的调节。水质的好坏可通过观察水色加以辨别,通常水色呈  相似文献   

8.
正水作为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它的好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鱼类等水生动物成活和生长。进入金秋季节,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摄食旺、生长快,鱼类的代谢产物在水体中也越来越多,池塘的生物耗氧量大增,水体中的氨氮等有毒物质随之增加,水质较难控制,对鱼的生长影响较大。常言道"要养好一池鱼,首先要养好一池水",因此抓好秋季水质管理显得极为重要,应突出一个"勤"字。  相似文献   

9.
<正>在旱灾肆虐时,管好用好仅存的水体显得尤为重要。池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好坏,是决定池鱼能否健康生长和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水质管理不善,不采取水质调节措施,就容易导致池水水质老化,使池水缺氧,有害物质含量升高,造成池鱼泛塘和暴发鱼病,轻则抑制池鱼的生长,重则引起鱼类死亡,所以旱灾天气中要更  相似文献   

10.
<正>"养鱼先养水",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水质的好坏与鱼类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良好的水质可以促进鱼类生长发育,而不良水质会影响其生长,乃至带来灭顶之灾。一般来说,好的水质可以概括为"肥、活、嫩、爽"四个字,可是好的水质是如何得来的呢?这就需要对水的  相似文献   

11.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由于大量投饵施肥,水质容易变坏,影响池鱼的健康生长,因此,夏季应注意池塘水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正> 水中溶氧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养鱼池塘,水中溶氧的多少是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溶氧从多方面影响到池中鱼类和池塘的鱼产量。了解池塘水体溶氧的来龙去脉及其分布变化规律,对指导渔业生产会有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白露过后,水温适宜,一般在20~30℃,鱼类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也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生长的黄金季节。因此,抓好秋季管理,对促进渔业增产增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适时轮捕成鱼,减轻池塘载鱼量秋季以后,部分鱼类达到上市规格,这时池塘的负载量也较大,水质不易控制,影响未达成鱼规格的鱼类生长,同时成鱼的生长也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和池塘养殖单位产量的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阶段,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时期,尤其是精养鱼池,要实现稳产、高效,笔者认为水质调控、改良已成为该阶段关键  相似文献   

15.
养鱼先养水     
《渔业致富指南》2011,(18):83-83
<正>8、9月份是鱼类生长的旺盛期,摄食量大,排泄量也大,特别是精养池塘,残饵粪便分解利用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排放的速度,极易导致水质恶化,寄生虫、细菌滋生蔓延。在此期间,如果加强养殖管理,控制好水质,则可以保证养殖增产增  相似文献   

16.
<正>养鱼先养水,集约化养殖塘口,池水控制不好就会导致水质劣化甚至恶化,致使水中含氧量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轻则抑制鱼类生长,使其食欲减退,身体消瘦,重则导致其发病,甚至死亡。因此,调控好水质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及获得高产的重要手段。集约化养殖塘口水质调控的关键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投喂,防止残饵污染池水残饵是精养鱼塘主要污染源,它是造成池塘水质败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残  相似文献   

17.
夏季池塘水质的调节方法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期,由于大量的投饵施肥,水质很易变质,影响池中鱼的健康生长,因此,夏季应注意池塘水质的调节。(1)适当施肥,施肥不仅可以增加饵料生物,而且能够改良水质。适当的施肥,可使浮游植物保诗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夏...  相似文献   

18.
<正>养鱼要想夺高产,抓好池塘早春管理很重要。其主要措施如下:一、调节好池塘水深、水质早春、鱼塘水不宜太深,成鱼池先保持水深1米左右,让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铒料生物大量繁殖,鱼类早食生长。另外,还  相似文献   

19.
<正> 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成活,清塘消毒是改善池塘环境条件的有效措施。通过清塘可以改良水质,消灭敌害,减少鱼病,增  相似文献   

20.
<正>"养鱼要先养好水",这话一点不假。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乃至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学会判断养鱼水质十分重要,水质好坏从两方面来判定:一是通过常规的水质化验来衡量水体的各项指标是否适合鱼类的生长;二是通过肉眼观察水色好与坏。一、好的水色好的水质也就是常说的肥、活、嫩。主要是:1.黄褐色水质(包括褐色水、褐绿色水)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