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败血症是由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急性传染病,最早称为淡水鱼暴发病,有的地区又称出血病。该病于1980年代出现于我国广大淡水鱼养殖地区,1994年前后暂定名为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该病当前仍是淡水鱼类和其他养殖经济鱼类的主要疾病。根据我国农业部发布《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的规定,淡水鱼细  相似文献   

2.
<正>一、几种常见的水产病害及致病因素1.败血症此处所提及的败血症大都是细菌性败血症,因为地区不一样对此类细菌性败血症叫法也并不一样,然而其发病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单胞菌里面的嗜水汽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所导致的。其症状表现为溶血性或出血性的腹水病等,是水产养殖环节最为常见的病害。2.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减少鱼类血液里面所含有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数量,水里面所产生的亚硝酸盐会经过鱼类的呼吸进入到血液之中,对鱼类的血液组分产生影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高温季节后,鱼类摄食量增加,新陈代谢、生长速度加快,肝胆解毒能力下降,同时,水体负载增大,水质趋于恶化,水中各种病原生物大量滋生,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又称"出血病")开始大面积流行,做好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是决定全年  相似文献   

4.
淡水鱼类的细菌性败血症,也被称为细菌性出血病、出血病、出血性腹水病、腹水病等,该病是我国水产养殖历史上危害鱼类多,受害鱼类规格范围大,流行区域广、季节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关于鱼类这种疾病的研究报道很多,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  相似文献   

5.
<正> 鱼类暴发性败血症流行病是广大水产养殖者生产中遇到最棘手的,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鱼病。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对增加经济收入、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鱼类暴发性败血症流行病一般流行于4—10月,但以5—8月为最适宜发病期。其病情来势凶猛、流行面广,加之并发细菌性烂鳃、赤皮等疾病,严重威胁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正>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方法,不同的资料多有不同的介绍,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一致。笔者在长期的鱼病防治实践中,找到一种快速治愈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方法,3-5天能有效控制病情,起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症状、危害及流行情况等(一)症状及表现1.鱼体症状:病鱼的口腔、鳃盖、眼眶、鳍条基部及鱼体两侧充血,眼球突  相似文献   

8.
<正>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笔者根据多年的入户指导经验,对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一些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了总结,供广大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由于养殖户追求较高的产量,养殖密度的加大和颗粒饲料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危害情况愈发严重。该病有危害严重、周期长、患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确认稳定性粉状ClO_2对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对稳定性粉状ClO_2在养殖现场治疗几种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时间及供试鱼群状态1.1.1乌鳢2001年4月中旬,湖北省仙桃市某渔场网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流行情况: 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是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多种淡水养殖鱼类的败血症,主要危害的鱼类有异育银鲫、白鲫、鲫鱼、团头鲂、鲢、鳙等多种鱼类,从2月底到11月(水温9℃-36℃)均有流行发生,其中尤以  相似文献   

12.
<正>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出血病、败血症,是由鲁克氏耶尔森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等病菌在不同时期感染发病,己成为多发常见病。该病具有病症复杂(表现为内脏和体表充血或无明显症状)、流行期长(6~9月)、危害鱼类  相似文献   

13.
一、9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9月份,依然是广西水产养殖病害高发期,养殖对虾病害仍以桃拉病与日斑病为主,但其危害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与8月份持平;养殖鱼类的病害仍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出血性败血症、链球菌病、爱德华氏菌病、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细菌性综合症、溃疡病、  相似文献   

14.
一、6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6月份是广西各地水产养殖病害高发高危害期,养殖对虾常见的白斑病、桃拉病等病毒病将进入危害高峰期;淡水养殖鱼类主要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肠炎、赤皮、烂鳃“老三病”为主的细菌性病害的危害进一步加重;细菌性综合症、溃疡病、打印病等病的危害也明显提  相似文献   

15.
<正>引起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病原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以及一些藻类等,其中细菌引起的鱼类常见的症状有烂鳃、白皮、赤皮、竖鳞、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疖疮、打印病等,甲壳类常见的细菌性疾病有红腿、烂鳃、瞎眼、甲壳溃疡、荧光病等,鳖类常见细菌性疾病有爱德华菌病、穿孔病、红脖子病、胃溃疡出血病,蛙常见细菌性疾病有爱德华菌病、红腿病、链球菌病等。下面简单概述下鱼类常见的几种细菌性疾病。烂鳃病:本病为鱼类养殖中广泛流行的一种疾病。病原为柱状纤维菌。在全国各地终年均有发生,水温15℃以下的  相似文献   

16.
<正>细菌性败血症又称为细菌性出血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出血病等,作为暴发性流行病其危害最重,流行最广,周期最长,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死亡率也最高,患此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至5天,短期内会造成大幅度死鱼。笔者从1995年就从事鱼病防治工作,从我县近三年的测报情况看,细菌  相似文献   

17.
<正>细菌性出血病又称出血性腹水病、溶血性腹水病、细菌性败血症等,名称尚末统一。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斑点气单胞菌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病源引起的,此类菌主要侵害鲤、鲫、鲢、鳙、鳊等淡水鱼类,是一种急性、爆发性传染病,该病流行地区广,流行时间长,造成危害大,是目前对淡水养殖场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8.
<正>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鲢、鳙、草、鳊、鲫、鲤等养殖品种,是一种流行范围广,传染性强,病程时间短,死亡率高的鱼类传性疾病,在我国大江南北内都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给渔民的养殖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今年哈尔滨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试验试繁基地发生一起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现对其治疗过程进行总结,以期  相似文献   

19.
一、疾病流行情况自2000年以来,每年的2月底开始,我市及邻近县不少养殖户的鲢、鲫、鳊常发生细菌性败血症,引起大批死亡,若不采取措施,重病症的塘口7—10天之内,鲢、鲫、鳊的死亡率可达95%以上,尤其是碰到连绵阴雨天气,特别难以治疗,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损失。细菌性败血症危害鱼类的年龄是最广的,危害鱼的种类除白鲢、鲫、鳊外,还有一些小型鱼类等,它不仅在精养池塘发病,网箱、网拦、网围、河沟等养殖水体也均可发生。二、流行原因1、放养密度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大幅度提高,鱼病预防工作未能同步加强;2、饲养管理工作做得不细,鱼池池水底质恶…  相似文献   

20.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8S):52-52
一、8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8月份,广西水产养殖动物仍处在病害危害高峰期,养殖对虾病害依然以白斑病、桃拉病及弧菌病为主,其危害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较7月份略有下降;养殖鱼类的病害仍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尤其是出血性败血症的危害更加严重,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细菌性综合症、溃疡病、打印病等细菌性病害还将继续危害养殖鱼类,其死亡率将与7月份持平,爱德华氏菌病的危害也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下降;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病仍将继续危害养殖生产,其死亡率与将较7月份略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