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实施以来,已走过了5年历程。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的快速增长,见证了合作社领域的不断拓宽,见证了合作社实力的持续增强,更见证了合作社作用的全面凸显。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深入到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农业部门注重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农技人员领办合作社、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手把手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在农技人员的直接参与下,合作社逐渐成为当地农技推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3.
观点     
《要像抓农业生产环节那样抓农业组织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基础,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成长阶段,数量少、规模小,规范程度不高。因此,要将全面贯彻合作社法推向新的阶段,进一步加快规范化建设,带动更多农民;要像抓农业生产环节那样抓农业组织环节,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合作社数量增加和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收费等负担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的热点和焦点。基本情况2011年灞桥区启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活动以来,区农林局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通知》、《西安市灞桥区农林局关于实施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农业合作社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文介绍了加拿大农业合作社的概况,分析了加拿大农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速览     
《江苏农村经济》2012,(8):10-12
观点□尹成杰(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要像抓农业生产环节那样抓农业组织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基础,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成长阶段,数量少、规模小,规范程度不高。因此,要将全面贯彻合作社法推向新的阶段,进一步加快规范化建设,带动更多农民;要像抓农业生产环节那样抓农业组织环节,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河南郑州市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截至2008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512个,共有成员4.8万个,带动农户4.1万户.2008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8.7亿元,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总值3.1亿元,共向社员分配红利456万元,充分显示了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丹麦与中国农业合作社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丹麦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特点、内部制度安排、合作社发展动力等方面与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比较,分析了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丹麦农业合作社的具体差别,认为合作理念、社员自治、人才培养是目前中国从丹麦合作社发展中可以汲取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合作社达到128.9万家。农民合作社已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骨干力量,是促进小规模农户与农产品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某些方面难以适应当前农民联合与合作的需求,亟须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修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特别是2010年3月《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垦区农民(工)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壮大,正在成为垦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目前,垦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近1600家。一、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家庭农场现阶段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合作社的逐渐发展与成熟,合作社企业家人才的作用和局限性日益突出.本文重点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成长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国际合作社年,又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5周年。现就国际与国内农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5年来,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到2012年一季度末,全国依法登记的专业合作社达到55.2万家,实有入社农户达到43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7.2%。专业合作社逐步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的联合,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随着快递配送业务系统的不断完善,电商覆盖面不断扩大,线上销售更加普及。因此,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势深化农产品电商发展,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合作社名称我国现行合作社法定名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表述为"农民合作社",国际上更多的是称"农业合作社",或"农场主合作社"。那么,究竟哪个名称更科学?名称与法律定义不一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定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从法律的定义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调整的  相似文献   

16.
以农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之一。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是农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在农业小生产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善之前,按照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区域结构特征,在适宜的农业部门和农村区域发展农业合作社,逐步实现农业组织化,是我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上海农业组织化程度,是确保实现“十二五”农业发展171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其落脚点就是实现上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具有法人资格,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同时,作为一种通过联合互助而形成的经营主体,合作社在农业科技的研发、应用、推广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但资金瓶颈一直是困扰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难题。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成因当前,已形成一定种、养、加、运、销一体化的合作社亟需融资发展扩大规模;经济效益尚不明显的合作社为走出困境,加强生产、营销等薄  相似文献   

19.
日本有限的耕地面积限制了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但总体上讲,日本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仍居世界前列,其中农业协同组织功不可没。中国农业合作组织的主要类型是市场经济催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日本农业协同组织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起步阶段的合作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小规模合作社经营规模小、实力弱,直接影响市场营销渠道的开拓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从单个个体经营农产品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再到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强强联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织,都充分说明了人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智慧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