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新《会计法》第四条和第二十一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从而确定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应该说这是新《会计法》在原《会计法》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原《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都是会计责任主体,要求大家都负责,结果造成多重主体,无人负责,会计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  相似文献   

2.
《会计法》第4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21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在会计工作中的责任,对于保证依法理财意义重大。 其一,旧《会计法》中对单位负责人没有明确其法律责任,把会计工作仅仅看成是财会部门、会计人员的事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追究的是财务部门负责人或经办会计人员的责任,如果  相似文献   

3.
宋弘  刘雪峰 《活力》2008,(9):38-38
民营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有以下三方面: 1.部分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民营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会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四条也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也就是说,《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的职责规定得非常清楚,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相似文献   

4.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负责。”说明《会计法》将单位负责人列为会计行为的第一责任主体,这是新《会计法》的一个重大突破,意在针对性地解决会计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在《会计法》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字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必须由总会计师签字并盖章。  相似文献   

6.
九届全国人大第十二次会议于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 ,它对于规范会计行为 ,建立健全会计秩序 ,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充分发挥会计职能 ,将起重要作用。认真学习宣传好《会计法》 ,才能保证《会计法》的贯彻、实施 ,才能保证《会计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学习新《会计法》 ,体会如下几点更加深刻。一、新《会计法》强化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修订后的《会计法》第四条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一条规定 :“单位…  相似文献   

7.
吴平 《天津财会》2001,(5):12-13
新修订的《会计法》第四条指出:“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一条又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如此反复强调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这是因为,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的“一把手”和最高负责人,统管本企业所有的工作,当然也包括了会计工作,这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做法。此外,单位负责人是企业的管理者,而财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执行者和被管理者,被管理者直接对管理者负责,管理者直接向社会负责,两者的关系和责任不能够颠倒,面对摆在眼前的责任问题,作为单位负责人,在不十分熟悉财务专业又不可能亲临现场做具体会计工作的条件下,应如何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减少由此而带来的责任风险哪?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明确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代表单位依法行使职权,应当对本单位的一切事务,也包括会计事务负责,这既是法律规定,也是一个基本常识。那么,单位负责人负有哪些会计责任,怎样来负起会计责任?笔者就此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法》第四条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 ,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单位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作些表述。一、单位负责人的含义新《会计法》第五十条规定 :“单位负责人 ,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这是对单位负责人的含义的界定。根据新《会计法》的上述规定 ,我们可以理解为 ,单位负责人主要包括两类人员 :一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是指依法…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法》的产生 ,标志着我国会计业界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新《会计法》在 6个方面有重大进步。进步之一 :单位负责人由共同责任主体变为第一责任主体。原《会计法》规定 ,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和其他会计人员都对会计行为负责。其结果是大家负责 ,大家都不负责。这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滋生蔓延的症结所在。新《会计法》抓住这一关键 ,彻底变革 ,在总则第四条就明确规定 :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确立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 ;也就是说单位会计行为出了违法违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法》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的相关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四条 )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第二十一条 )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第二十八条 )  “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单位或者有…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法》总则第四条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是明确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这一规定使会计人员摆脱了既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之下 ,又要监督本单位负责人的尴尬境况 ,解除了原《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过去 ,会计人员既要为国家利益负责 ,又要为单位利益和职工个人利益负责 ,常常处于矛盾的焦点上。当出现假账、假报表、“小金库”等违规、违纪时 ,单位负责人往往以“不懂”、“不知道”、“不了解”等等借口把主要责任推给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13.
论单位负责人如何对本单位的会计行为负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新的《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明确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负责主体;《会计法》第五条又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如法人代表、国有企业的厂长  相似文献   

14.
<会计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对部分单位进行了解发现,部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知识比较贫乏.根据<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界定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作为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履行<会计法>所赋予的职责,学会、掌握会计知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会计法》第一章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工作行为的责任主体,第七章第五十条对单位负责人做了具体解释,单位负责人即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防止单位因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出现责任事故而出现扯皮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一、新《会计法》的主要进步1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新《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财会人员则承担次要责任,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共同承担责任”而事实上谁也不承担责任的现象。新《会计法》抓住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这对于有效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意义。2充实了会计核算内容。增加了对会计处理方法、或有事项、会计记录使用文字等方面内容,对审核原始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和报送财务会计…  相似文献   

17.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该法第三十六条同时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相似文献   

18.
张学芳 《广东审计》2001,(10):17-19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明确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会计法》中第十五条又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如,法人代表、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并不是指具体负责经营管理事务的负责人,如公司制企业的总经理等。 众所周知,企业因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给消费者造成重大伤害并被消费者起诉,单位负责人是要作为被告单位的法…  相似文献   

19.
今年 7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有许多新概括、新发展和新突破 ,对于完善会计法制建设 ,规范会计行为 ,惩治会计造假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个人学习体会 ,这些新的概括和突破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新《会计法》第四条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一条规定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按第五十条的解释 ,“单位负责人 ,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主要是会计信息应有的质量特征不能保证,虚假会计信息盛行。本文试图通过贯彻《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一论述。 一、《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会计主体,从根本上解决造假帐屡禁不止的问题。 企业、单位编制虚假会计报表,多数与单位负责人有关。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表真实、完整。”这是新《会计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原来规定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都是会计的责任主体,要求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