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看待现代中国崛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中国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国崛起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难以估计的发展机会,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发展的成功;反之,中国发展的失败就是世界发展的失败。中国在谋求和平崛起时,首先要敦实崛起的国内基础。中国经历并将经历的不同的四大发展时期: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的中心期(1400~1800年)、现代化落伍者与经济大国的衰落期(1820~1950年)、经济追赶期(1952~2020年)与经济强国期(2020~2050年),其构成了中国崛起的轨迹与效应。总体说,中国崛起有两种不同的追赶战略,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追赶战略,二是转轨时期的追赶战略。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崛起的大战略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共同富裕为主题,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和平崛起,就需要找到属于中国的发展道路。我们认为,绿色发展就是中国的崛起之路,追求绿色发展,提供绿色贡献,实现绿色和平,则绿色崛起就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选择。  相似文献   

2.
娄继彪 《魅力中国》2014,(14):248-248
全珠化背景下民族体育的发展受到来自内外部的双重压力,要维护世界体育发展的基础,必须努力坚持维护民族体育的生存与发展。在当前体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西方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民族体育的发展与崛起是中国体育界迫切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之音10月17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整个世界,特别是对亚洲邻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周边国家是挑战和威胁还是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持续奋斗160多年,终于开始实现国家的崛起,工业化的崛起和经济总量的崛起,并向技术崛起和文化崛起扩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革命胜利建立强大国家,结束战败和内乱;出现特大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年轻、储蓄率高,长期保持40%的储蓄率,投资数量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国内外经济提供4亿廉价劳动力,现在又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在家庭、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下,中国进行了世界上最充分、最艰苦的20年教育投资,为未来技术管理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最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5.
山西要在中部崛起中加快发展,与兄弟省共同崛起,最关键、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中部崛起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山西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世界商贸活动的第一大出口圉和第二大进口同。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着增长的走势,引起世人瞩目。中目的发展被一些同内外的学者称为“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荩本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世界对中国的崛起真是又敬又畏。然而,当提到中国将如何使用它的新力量和影响力时,许多问题变得晦暗不明。中国的领导人对国内的种种矛盾忧心不已,但由于中国将继续以这样的高速发展,许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合作经济》2007,(2):63-63
为何历史上的强国都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今天,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不争现实。如何从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如何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寻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本书通过解读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追踪和研究大国兴起轨迹,总结大国崛起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战略选择,为中国的发展寻找镜鉴,以期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白旻 《亚太经济》2008,(1):104-108
中印两国经济的崛起,选择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逐步确立了自己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印度则向着"世界办公室"的目标迈进。这两种发展模式虽成就了中印经济过去二十多年的辉煌,但也都存在着能否持续的问题。中国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印度的"世界办公室"发展模式,在没有就业增长的支撑下,也难以为继。目前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所遇到的难题,其根源在于超大型的国家规模。中印崛起呼唤发展中大国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中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全球性和时代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世界的目标和愿景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通过和谐世界这一理念向世界表明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决心,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和谐世界理念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时代表达,是对"中国威胁论"的积极回应,同时还是对创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