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力有限,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价格,且数量型工具比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好。短期内,利率和汇率调节会引起资产价格的不稳定波动,只有经过一定的时滞,才能在中长期对资产价格产生比较稳定的影响。因此,当前货币当局可以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进行短期调控,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看,应当进一步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并综合运用基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强化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需要根据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逐步由过去单一的数量型中间目标调整到价格型和数量型中间目标相结合的调控框架中来。  相似文献   

3.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量。社会融资多元化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多样化,而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效率则与传导路径长短以及工具本身有关。实证结果表明,从关联性和可调控性看,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对社会融资的规模调控都比较有效,并存在时滞和调控力度非线性、非均匀等问题。数量型工具对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市的调控更有效,价格型工具则对债券市场、未承兑票据、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更有效。价格型工具时滞短,数量型工具时滞长累积作用更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力度在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较大时的作用力度也较大。因此,须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实施金融调控;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加强金融监测和统计。  相似文献   

4.
面对国内复杂的宏观经济状况,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频繁使用数量型调控工具,但未能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这说明当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不顺畅。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的利率体系逐渐形成,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机制转变的时机已经到来。本文通过借鉴美国、日本、印度等国的发展经验,根据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对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央行借鉴国际货币政策框架发展经验,日益重视价格型工具的调控作用,通过搭建利率走廊,积极推动货币政策框架转型。该文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渡阶段,探索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以存款准备金等数量型调控工具为主,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亟需一种能通过市场机制发挥重要作用的价格型调控机制.目前,以加拿大为代表的部分成熟经济体实行一种“利率走廊”模式的价格型调控手段并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归纳了典型国家“利率走廊”三种模式的实践经验,使用货币政策规则模型模拟了我国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利率的拟合情况,并分析了“利率走廊”在我国的实施条件.建议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成熟时,考虑“利率走廊”这种新型调控手段,以丰富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工具箱”.  相似文献   

7.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性日益加剧,很容易引发金融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宏观审慎调控管理成为防范资金流动风险的必要手段。在充分识别风险点的基础上,建立"跨境资金波动压力指数"反映资金流动异常现象,并运用VAR模型对价格型和数量型宏观审慎调控手段情景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数量型调控手段短期效果显著,价格型和数量型手段共同作用时效较长,效果更明显,价格型调控手段则较数量型手段效果更小,但对境内外利差收窄效应更强,市场引导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在广义货币供应量以及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深化,货币理论不断完善,特别是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正在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关于银行理财业务的货币政策传导功能研究,日益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对银行理财业务参与下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作用路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银行理财对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功能不仅存在,而且使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能力不断增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货币政策操作和理财业务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对金融实践和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金融脱媒现象的加剧,金融创新不断涌现,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随之面临一些梗阻,如我国融资体系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货币政策传导偏重于数量型信贷渠道,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与银行存贷款市场之间的利率传导不畅通等。为此,应采取健全利率走廊机制,稳步有序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发展和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打通货币市场与存贷款市场利率传导梗阻等措施,以实现"宽货币"转向"宽信用",提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健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金融市场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不同反应机制,探究了基于货币供给量和基准利率来调控市场均衡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本文结合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实证发现,互联网金融提高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从而增加了非计划货币的供应量和数量型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的偏离程度。同时,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加强了银行存贷款规模及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了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效率,最终促使政策工具选择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进行转变,促进了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深入考察了二战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演进过程,总结了当前发达国家以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通过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型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规则操作要优于相机抉择的逆周期货币政策,价格型目标和工具往往要优于数量型目标和工具。货币政策制定必须考虑市场预期的因素,采取前瞻性的政策操作,充分发挥价格工具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顺利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首先建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框架,然后选取我国100家商业银行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是否存在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均存在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且存在门限效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和非对称性均强于数量型;中小银行或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对此,央行在运用不同类型货币政策时应当关注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在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加快推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转变,同时强化对中小银行或低资本水平银行的监管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构建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和创新资本工具,尽快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和优化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的快速提升,中国的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明显。从国际实践看,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十分复杂,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尚难以得到普适性的结论。本文结合中国的有关数据,在对金融脱媒程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新凯恩斯IS曲线的变化。我们发现,金融脱媒因素的引入显著增强了IS曲线中利率对产出缺口的弹性。实证结果表明,金融脱媒有助于利率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促使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更加有效,并促进调控方式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经济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正在从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调控为主转变的过程中,价格调控 越来越重要。完善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调控转型过程中提升价格 调控效率的关键,也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重要内容。本文沿着央 行利率调控、利率传导路径,从中央银行调控工具与政策利率,到中介主体金融机构与金融市 场以及中间目标市场利率,再到最终目标实体经济以及微观主体企业与居民,全面地、详细地 梳理分析利率传导各个环节存在问题,并相应地借鉴国际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利率调控与利率 传导机制的经验,最后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纪敏  李宏瑾 《金融研究》2018,462(12):1-18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迅猛发展且结构日趋复杂化,不仅加剧了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货币政策调控。本文分别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个角度,对银行表外理财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金融脱媒理论的回归结果表明,银行表外理财的发展确实提高了货币乘数,加大了中央银行准确控制广义货币供给的难度,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也因而明显下降。同时,影子银行扩张也使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上升且更不稳定,尤其是,近年来大量银行理财资金以委外方式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加杠杆投资,更是加大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利差。实证研究还发现,银行表外理财的扩张规模,与存贷款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水平与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从未来趋势看,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宏观审慎评估弥补货币数量调控的局限,另一方面更要加快实现利率并轨,优化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利率管制的基本取消,我国货币政策将由传统的数量调控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型。本文根据泰勒规则揭示的均衡实际利率理论关系,对中国隔夜均衡实际利率水平进行了估计。考虑货币、汇率等不同因素的货币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隔夜均衡实际利率水平大致在1.2%~4.4%之间,与我国资本回报率的典型性事实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今后货币调控应以均衡实际利率为基础,根据产出和通胀缺口变化情况进行利率决策,以确保价格型货币调控转型的顺利完成和经济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包含金融部门和"双支柱"调控政策的DSGE模型,系统地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组合在应对不同外部冲击时稳定经济和金融的效应差异以及福利差异.研究有以下发现:一是相较于单一货币政策,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具有更好的金融稳定效应;二是"双支柱"调控框架下不同货币政策在应对货币冲击时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渠道与效应存在显著区别,价格型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渠道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但需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隐患;三是"双支柱"政策协调搭配能够有效增加社会福利,其中价格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时社会福利损失最小.上述发现意味着"双支柱"框架的调控效果依赖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因此,现阶段央行应进一步厘清不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的作用机理,以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相似文献   

18.
马鑫媛  赵天奕 《金融研究》2016,428(2):137-144
金融市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和传导具有更加复杂和非可控的微观因素。本文尝试将非正规金融纳入研究框架,建立四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且持续时间较短,导致的通货膨胀上升幅度小。在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央行打出一套调控"组合拳",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同时动用,三种货币政策手段一次齐出,这在央行历次出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也出乎市场的预期之外,可谓"指向明确,各有其用".  相似文献   

20.
《银行家》2014,(8)
正近期,在清华大学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周小川行长表示,在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过程中,未来中国短期利率的调控方式将采取"利率走廊"模式。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纪敏副局长近期也撰文提到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问题。利率走廊模式的逐步构建,可能会对我国流动性、利率、货币供应等产生重要影响,商业银行应高度重视。利率走廊机制的特征及国际实践所谓"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