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你觉得美国人应该向中国人学习什么?”刚到美国时,对中国十分感兴趣的牧师Paul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正当我绞尽脑汁寻找“最佳”答案时,Paul感叹道:“你们中国人对老人很孝敬,老人和子孙在一起,其乐融融,令我们很羡慕!”  相似文献   

2.
“你觉得美国人应该向中国人学习什么?”刚到美国时,对中国十分感兴趣的牧师Paul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正当我绞尽脑汁寻找“最佳”答案时,Paul感叹道:“你们中国人对老人很孝敬,老人和子孙在一起,其乐融融,令我们很羡慕!”  相似文献   

3.
苏东坡效应     
《老区建设》2012,(1):64-64
古代有则笑话:一位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时和尚将他灌醉,并剃光他的头发后逃走。解差醒时发现少了一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之有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清贫方志敏     
方志敏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1953年4月,毛泽东在浙江登莫干山时,对身边的人说:“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是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  相似文献   

5.
今年仙逝的数学大师陈省身说过:“一般中国人觉得我们不如外国人,所以我要把这个心理给改过来.”杨振宁先生认为,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也许不是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一个看法,就是“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看法。对此我深有同感。有记者问过我:“你在从事激光照排研制过程中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我立刻回答说:“最大的苦恼是大多数人不相信中国的系统能超过外国产品,不相信淘汰铅字的历史变革能由中国人独立完成。”1980年前,对于我们跨越式发展的独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中国报道》2007,(3):8-8
“医改”连着你我他常食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呢?看病就医是人的必须。上世纪90年代的“医改”曾经给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了多少的期盼。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只听到“医改”的“磨剑”声,“只听到楼板响,未见人下楼”。  相似文献   

7.
常强 《走向世界》2012,(10):94-95
在“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白岩松提到“两弹一星”元老朱光亚先生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见到做过大事儿的人时,总会感到他好像没做过什么事儿一样。  相似文献   

8.
陈理 《中国高新区》2008,(4):118-120
战国时魏国之相白圭,被奉为中国“商祖”。他总结了一套经商致富的原则,即“治生之术”。其基本原则是“乐观时变”,依据对年岁丰歉的预测,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这与巴菲特的“别人贪婪时要感到恐惧,别人恐惧时要变得贪婪”的投资秘诀基本一致,都是逆向操作,不与人趋。  相似文献   

9.
《走向世界》2011,(10):86-86
“我觉得学中文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我常去中国,我很想与我的朋友、对手交流.我蟛刚印慕中国文化,”德国乒坛名将波尔对新华社记者如是说。今年1月,波尔开始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学习汉语。他说:“我希望经过一两年的汉语学习,能够和中国人聊天,这是我的目标。“波尔对中国文字也非常感兴趣,希望有朝一日能写出一手漂亮的中国字。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SP第一人”,王雷雷赚过中国互联网最“快”的钱,他经历了SP(手机网络服务提供商)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也经历了SP南盛转衰,几乎消亡的没落岁月。如今,他义处在一个“快钱”诱惑无处不在的网游产业里,而他却说:以前赚钱赚得太多太快了,现在我想赚“慢钱”。  相似文献   

11.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走向世界》2011,(34):79-80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5,(49):8-10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11月23日】钟情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有一次在北京,我问一个起了英文名字并有着绅士派头的中国人霍华德:“为什么全世界都害怕中国?”作为新一代中国人的代表,霍华德的反驳老实而坦诚:“唉,哪里有啊。最近两年你们根本不用害怕。我们自己的问题还忙不过来呢!”“两年?”我大声追问,“然后呢?”“不是,”他有些不好意思,“大概,怎么也得几年。中国现在处于上升阶段,但还远远没有真正强大。”“然后呢?”“然后,”霍华德笑着说,“像历史那样,需要和平转变。”  相似文献   

14.
“我的韩国同事来到北京后,看见蓝色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宣传海报时,感到很奇怪。问我,“为什么不用红色”。在许多韩国人看来,中国就是红色,中国人就是特别喜爱红色,没有别的颜色。”韩国KBS电视台北京2008奥运会报道主持人、中国姑娘孙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就想告诉他们一个多彩中国。”  相似文献   

15.
“我的韩国同事来到北京后,看见蓝色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宣传海报时,感到很奇怪。问我,“为什么不用红色”。在许多韩国人看来,中国就是红色,中国人就是特别喜爱红色,没有别的颜色。”韩国KBS电视台北京2008奥运会报道主持人、中国姑娘孙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就想告诉他们一个多彩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一日晨练,跑步时碰到一位刚退下来的老同志,年龄满打满算也只有50岁。他有点儿木讷地说:“我老了……”我一怔,问他:“你怎么就老了?”他无奈地摊摊手:“没得事干了,还不老了吗!”说话间,他又似有点儿委屈地补充道:“……其实,我还可以再干10年、20年的!”说完,他生硬的转着手里的健身球,转身走开了。  相似文献   

17.
侯伯文 《当代陕西》2011,(12):12-13
侯伯宇教授是我的二哥,是我的好哥哥。 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西北大学工作,直到去世。他是把毕生都奉献给了我国西部的教学、科研事业。 我二哥被誉为“中国的骄傲”,我无权评说,但我可以肯定:他绝非英美教育的成果,他完完全全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骄傲”!  相似文献   

18.
悠幽斋     
《广西经济》2009,(11):60-60
坐火车 一天,汤姆正坐在去华盛顿的一列火车上,车厢内只有他一个人,当列车在一个车站靠站时,车门打开,上来一个大汉,用刀抵住汤姆的颈部威吓道:“要钱还是要命?”汤姆吓得浑身抖抖索索地回答:“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大汉恶狠狠地问:“那你为什么发抖?”汤姆哭丧着脸说:“我以为你是检票员。”  相似文献   

19.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是莎士比亚对书的评价。书是人类精神和智慧的营养品,世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和否定这种营养品,特别是人类社会中那些出类拔萃的学者、科学家及政治家们,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书这种营养物质而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才能和卓越功勋的伟大人物。高尔基认为,他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书给他的,所以他说:“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扑在面包上。”马克思在回答女儿的问题时,也表明自己最喜欢做的就是“啃书本”。孙中山也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张海迪身残志坚,勇…  相似文献   

20.
崔晓红 《新财经》2010,(11):31-32
在本期选题执行过程中,有同行问,“你们杂志这期重点关注什么?”当我告诉他是房地产时,他显得有些不屑,说:“房地产不就那些事,还有什么可说的?”相信很多人都跟他有一样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