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零售业态变迁因素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与消费倾向均明显的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零售企业对利润的追逐促使零售业态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3.
关于零售业态变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零售业态的变革有其内在规律性。对其变革规律的解释有五种理论。我国零售业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国零售业在面临许多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面临着如何选择和调整零售业态。 相似文献
4.
张吉隆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4,(5):119-121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外商纷纷抢滩我国零售市场 ,使我国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外资零售业在经营理念、技术手段、经营规模、商品价格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我国零售业应采取继续推广和完善连锁经营 ;大力发展特许经营 ;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商社 ;创新经营特色 ;发展电子商务等对策 ,为零售业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零售业态演化规律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首先介绍了主要的五种零售业态演化的理论,然后指出有关理论的两点不足:一是它们只研究了零售业态的单体问题,而对零售业态群体问题没有进行研究,二是零售业态的生命周期理论解释得并不完善,同时,对由此产生的一些错误的说法和判断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6.
从业态周期的缩短趋势看零售业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短短十几年间,完成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时间发生的零售业态的变迁。本文在研究西方零售业态变迁规律的基础上,针对业态生命周期短期化的趋势,提出我国零售业态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零售业将面临第四次零售革命 ,从经济发展水平、消费需求变化、竞争、管理和零售业态的生命周期规律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影响零售业态选择和发展的因素 ,为零售业未来业态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国当代零售商业业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是一个商品流通十分发达、商品市场高度发展的国家。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中 ,商业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零售商业业态齐全 ,各种业态均在市场上存在并取得长足发展 ,成为美国商业基本的和主体的部分。一、当代美国零售商业业态发展情况(一 )零售商业业态的种类、特点及销售趋势1、百货商店 ( Department Stores)。百货商店是一种相对古老的零售业态 ,其单店面积通常为1 0 0 0 0— 2 0 0 0 0 m2 ,它经营的商品种类较广 ,每类商品中也有较多的品牌、规格、花色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美国的传统百货店都大大削减了原有的商品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我国零售业态的演进过程及杨入WTO后,零售业所面临挑战和应对决策。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入世的背景下,零售业向外商全面开放,零售业态面临着“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同时,本土零售企业将真正参与国际零售市场竞争,面临着更杨激烈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11.
零售业态在美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且已相当成熟,对美国业态的发展研究将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示:政府根据具体经济环境鼓励发展无店铺、杂货店、保健品店等多种业态,而且,在业态结构的管理上要进行优化,使之均衡发展,此外政府应该建立信息平台和预警体系,为零售业态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投资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陕西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将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陕西省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含5个因素的准则层和含18个指标的指标层。结果表明:陕西省投资环境界于“中”与“良好”之间,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培育与改善。 相似文献
13.
零售专业技能的跨国转移与零售本土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售专业技能的跨国转移与零售本土化问题是零售国际化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跨国零售商海外经营的成败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零售专业技能的内涵与构成进行了全新的界定,认为零售专业技能由零售技术、零售文化以及零售业态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又可以分解成固化性与操作性两个层面,在此基础之上构建起零售专业技能跨国转移的理论框架,认为零售专业技能的固化性层面在跨国转移过程中应该进行标准化的复制,而操作性层面则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本土化调整,进而论文围绕零售专业技能操作性层面在跨国转移过程中的调整行为深入分析了跨国零售本土化边界与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购物中心选址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购物中心的选址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购物中心运营后经营效果。通过对影响购物中心选址因素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设计了选址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确定每层因素权系数,再确定低层因素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系数,应用数学的方法建立购物中心选址的综合评价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处理购物中心选址评价中大量存在的模糊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购物中心选址决策的正确性,为开发商成功投资购物中心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自有品牌商品的日益发展,零售商更加重视配送活动以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由于不同零售商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程度、产品结构、规模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各异,它们必须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客观可行的自有品牌配送模式。文章以自有品牌商品配送活动为研究对象,根据零售商自有品牌商品及其配送特点,建立了配送模式评估指标体系,旨在帮助企业作出科学合理的自有品牌商品配送模式选择,即首先针对零售商自身实力和发展规划,确定影响模式选择的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经比较得出一个分值;其次,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系数法相结合,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偏差,权衡主客观优势和劣势,得出影响因素综合权重系数;最后,通过线性加权计算各模式总分值,分值较高者为较优的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17.
曹海娟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54-58
在构建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的层次结构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税收政策对经济的适应性不强、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性较差等因素制约了中国产业税收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准确定位财税政策的作用领域、优化产业税收政策运行的环境、构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体系,是提高产业税收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一个业态价格梯度模型,该模型将价格梯度与业态竞争分布相联系,通过引入"消费者偏好"概念,较好地刻画了零售业态中服务、价格、成本三者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验证并发展了"技术边界线"理论,提出业态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技术进步、满足消费者偏好以及管理创新带来的成本下降,我国家电零售业态历史发展变化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量化分析工具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业态进化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2014,21(3):383-393
The present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supermarket diffusion by incorporating shopping habit factors, beyo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store characteristic factors, into a framework for predicting consumers' choice to shop in traditional versus modern retail formats. Further, this study aims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se variables compared to other facto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socioeconomic factors have minimal impact on consumer choice. Shopping habit factors have as great or even larger impact as market-relevant and product-relevant attributes, especially for fresh-food and cooked-food shopping. 相似文献